残积层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2018-02-15 03:52陈少华姜晓勇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期
关键词:路堑坡脚黏土

陈少华 姜晓勇

(广州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红黏土路基建设过程中,需要针对失水收缩开裂、压实性差、稳定性差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总结以往施工经验,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初步应对策略。并结合工程施工现场情况,争取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完成所有施工作业,并且确保边坡稳定性达标,不会对路基结构整体性能产生影响,提高道路工程施工综合质量。

1 红黏土性能特点

在面对残疾层红黏土进行路基边坡施工时,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处理,路堑边坡将会因为土质因素限制而出现失稳现象,尤其是受到车辆荷载影响,必定会出现滑塌等质量隐患,对整个道路工程施工与运行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想要提高路堑边坡稳定性,必须要针对红黏土物理、化学以及力学特点进行分析,综合各项特点后来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为路堑边坡稳定施工提供保障。①物理方面可确定红黏土颗粒大小分布相对均匀,多为细粒,具有较大含水量、饱和度以及天然重度,同时孔隙与液塑较大。②力学方面分析,可确定红黏土自出膨胀率、无荷膨胀率以及收缩系数要小于膨胀土。虽然红黏土为超固结性土,但是孔隙比较大,受剥蚀性产生的卸载作用,地下水位善生等因素影响,存在上硬下软特点[1]。另外,红黏土胀缩性以缩为主,且下层胀缩变形大于上层,当含水量与缩限相等时,便不会继续收缩,但是在吸水以后将会产生最大膨胀量;含水量达到胀限时,继续浸水将不会继续膨胀,但是存在较大的收缩潜势。

2 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2.1 边坡性能

结合某道路工程施工运行结果来看,在无明显流水作用影响情况下,波率在1:1~1:5之间,不足6cm的共黏土边坡稳定性比较高,但是对于超过6cm的边坡,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在后期运营中将会逐渐出现滑塌、剥落等问题,相比坡面种草、坡脚防护处理后边坡稳定性提高,可保持较大完整性[2]。另外,红黏土路堑边坡受水流影响较大,在不对坡脚设置挡土墙情况下,边坡会发生坍塌问题,且会持续发展,导致整个边坡向下滑动。一般情况下红黏土边坡为浅层滑坡,并且集中出现在雨季,强降雨后水流对边坡稳定性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2.2 破坏机理

2.2.1 水流与裂隙

红黏土孔隙比较大,含水量高,人工开挖边坡施工时,导致红黏土原有保护层丢失,临空面附近土体表面含水量会持续降低,外部环境含水量较低时,会造成土体内水分急速损失收缩,形成网状裂纹,导致水流下渗与蒸发速度加快,持续向下发展便会形成宽度较大的裂缝,待相互连通后便会造成坡面表面破碎,降低边坡稳定性。再加上雨水冲刷,很容易造成边坡表面坍塌,长时间降水土体裂缝含水高度饱和,便会造成边坡大面积滑塌。

2.2.2 应力过于集中

路基施工进行边坡开挖处理后,导致土质层原有稳定性被打破,坡体内应力会重新分布,一般情况下坡脚位置集中度较大,将会使得坡顶位置拉应力过度集中,在此种受力情况下,临空面很容易出现回弹变形问题。再加上后续施工处理不到位,将会造成坡脚处于无支护悬空状态,因此在针对红黏土路堑边坡施工时,必须要提高对坡脚处理工艺的重视,避免应力过于集中,降低边坡整体性与稳定性[3]。

2.2.3 软弱层结构

随着深度的增加,红黏土强度越小,力学性质会逐渐减弱,这样下部软弱层受到工程荷载影响,在土质性能上将会与上部产生较大差异。总结以往施工经验,可以确定影响红黏土软塑层硬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软塑层厚度与埋深、物理学性能以及边坡开挖高度与速率等。边坡开挖施工时达到软弱层且形成临空面时,软弱层将会向临空面挤出,但是上部将会出现不均匀沉降,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滑动问题,降低路堑边坡稳定性,需要将其作为施工处理技术要点分析和控制。

3 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优化对策

3.1 消除裂缝提高防水性

为解决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要基于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对常见的表层开裂问题进行处理,提高边坡整体防水性,减少边坡滑塌情况的发生。可结合工程所处地理环境,确定每年降雨量,然后搭配合适的绿植栽种方案,对坡面进行保护,避免其受到水流冲刷损坏,还可减小风化作用,抑制裂纹的形成与发展,提高边坡整体性与稳定性。另外,针对红黏土边坡施工时,应尽量将坡顶设置成天沟状,对于堑坡中部为平台的情况,需要在平台上设置截水沟,及时对积水进行排除,避免水流对边坡造成冲蚀影响。

3.2 软弱层与边坡应力

应严格控制边坡开挖深度,在遇到不可避免的情况时,应采取分级开挖、分层加固的方式处理,遵循由上到下的原则作业,待上一级边坡稳定防护完成后,才可以进行下一级边坡的开挖施工。尤其是坡脚位置施工,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例如设置挡土墙来提高坡脚稳定性。另外,还需要适当降低红黏土坡高度,采用缓和度较大的坡比。同时,对于软弱层可以适当的添加矿渣、水泥颗粒以及粉煤灰处理,可提高边坡稳定性。

4 结束语

基于红黏土性质特点,为解决边坡稳定性问题,必须要基于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可靠措施进行优化处理,排除各项因素的干扰,争取达到设计标准。

[1]方薇.残积层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

[2]黄晓晖.武广客运专线灰岩残积层红黏土力学特性现场试验研究[J].铁道勘察,2010,36(02):19~22.

[3]罗贵川,殷天平.碳酸盐岩风化残积层红黏土的边坡稳定性[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16(03):119~122.

猜你喜欢
路堑坡脚黏土
软弱结构面位置对岩质顺倾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监测与分析研究
单一挡土墙支护边坡安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陕北矿区黄土沉陷坡面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山西省祁县G208公路某段深挖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不一般的黏土插画
高边坡路堑监控量测技术控制要点
黏土多肉植物
报纸“黏土”等
京沪高速铁路不同线路形式噪声暴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