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种猪繁殖障碍的控制及提高繁殖性能的方法

2018-02-15 19:35陈胜辉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受胎率养猪场公猪

陈胜辉

(黑龙江省肇东市昌五镇畜牧兽医站,黑龙江 肇东 151126)

1 种猪繁殖障碍分析

种猪繁殖障碍主要指公猪和母猪发生一系列影响种猪正常繁殖的现象,种猪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气候环境、疾病等,尤其在母猪配种或者生产阶段,如果养殖人员没有照顾好母猪,容易使母猪发生细菌感染,从而给母猪正常繁殖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种公猪繁殖障碍。公猪繁殖障碍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内容,其一,先天性不育。如果种公猪是近亲繁育的后代,会导致公猪生殖器官不健全,给公猪繁殖带来较大影响[1],对于这类障碍的公猪,没有使用价值,养猪户可以出售有先天性障碍的公猪,从而提高种猪生产力。其二,后天利用性不育。主要指公猪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惊吓等,使得公猪产生繁殖障碍,对于这种疾病的公猪,有一定程度上的治疗价值,养殖人员可以为公猪提供较为安静的环境,避免公猪受到外界环境刺激。

母猪繁殖障碍。其一,先天性不育。主要体现为卵巢发育不全、子宫畸形等,这种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母猪,治疗价值较低,养殖户可以把其当做商品猪进行饲养,从而解决母猪繁殖障碍问题。其二,卵巢机能障碍。母猪出现这一疾病,主要由于养殖人员疏忽管理造成的,有的母猪在生产后,养殖人员没有及时对其管理,饲养物质无法满足母猪机能实际需求,导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因此养殖人员要加强对母猪的管理,确保母猪进食的营养性,从而提高母猪生产能力。

2 种猪繁殖障碍控制策略

科学选址。 随着养猪场数量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养猪中,有的养殖人员缺少实践经验,专业水平较低,导致种猪繁殖障碍问题的出现。这就需要养殖人员全面了解养猪方面的知识,科学选择养猪场,在选址期间,养殖人员要避免选择离化工厂较近、人群较为紧密的区域,化工厂会在附近排放一些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给种猪繁殖能力带来一定影响,人群较多的区域,会使种猪情绪不稳定,容易使种猪受到影响,导致种猪出现繁殖障碍。因此养殖人员要加强对选址的重视,尽量选择地形较为平坦、空气质量较好的区域,确保种猪饮水的安全性,在选择好养猪场位置后,养殖人员还要对其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建筑格局的合理性,为种猪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

对种猪引种进行严格把控。养殖人员在引进种猪时,要对种猪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掌握种猪父代、母代信息,防止种猪有先天性繁殖障碍,养殖人员要选择较为强壮、没有缺陷的种猪,这样才能确保种猪健康生长。对于新引进的种猪,养殖人员要进行隔离观察,把新引进的种猪单独放在一个区域,至少观察2周后再对其进行消毒,把新引进的种猪与其他种猪一起生活,避免新引进的种猪身上有病毒,传染给健康的种猪,给养殖场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3 提高种猪繁殖性能的方法

对种猪营养结构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对种猪营养结构进行调整能够有效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相关人员通过对母猪所采食的营养物质进行分析,发现用中性洗涤纤维(NDF)饲养的母猪产仔量较高[2],主要由于NDF中富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母猪通过食用NDF能够有效改善身体机能,使母猪繁殖性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种猪繁殖性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养殖人员要加强对营养结构的重视,合理调整种猪营养结构,确保种猪所食用的物质均衡。

对种猪配种方法进行科学改良。通过延长两次配种时间间隔能够有效提高受胎率,相关人员对种猪配种时间进行调查发现,种猪配种时间间隔10 h,受胎率能够达到90%以上,种猪配种时间间隔6 h,受胎率在80%左右[3],由此可知,养殖人员合理控制配种时间能够有效提高母猪繁殖力,这对于提高种猪繁殖性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养殖人员要加强对配种时间的重视,对配种方法进行积极改良,从而提高母猪生产猪仔的数量。

4 结语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种猪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提高种猪繁殖性能是养殖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养殖场担任着猪肉食品安全的重任,这就需要养殖人员加强对种猪繁殖性能的重视,有效解决种猪繁殖障碍问题,从而为畜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受胎率养猪场公猪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提高牛人工授精覆盖面的试验研究
提高母牛受胎率有啥妙方
肉牛人工冻配受胎率试验研究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