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的分析、诊断和防治方案

2018-02-15 19:35刘晓芳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猪丹毒亚急性周龄

刘晓芳

(江苏省兴化市畜牧兽医站,江苏 兴化 225700)

猪红斑丹毒杆菌存在于大多数(但不是所有)猪场和高达50%集约化猪场,它存在于猪体或者存在于环境中,其可以通过唾液、粪便或尿液排出,且无法通过净化将其清除出猪群。红斑猪丹毒丝菌也存在于其他动物中,如羊、家禽、鱼类和鸟类。受污染的粪便也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尤其是在生长猪舍和育肥猪舍。由于仔猪可通过母猪的初乳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该病在12周龄以下的仔猪群中相对不常见。该病为人畜共患病,人被传染后,可发生类似丹毒的损害,称为类丹毒病,但这种情况极少发生。该病菌种类较多,引发疾病的毒力也不尽相同,既有可引发轻微症状的毒株,也有可导致极严重症状的毒株。极端恶劣的环境、营养不良、温度波动以及转群和混群均会导致疾病的暴发。猪一旦受到感染,就会产生免疫力,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只会看到轻微的或亚临床症状。病原体通过扁桃体侵入机体,自然状态下发生于小肠完整性受到破坏时,或猪打斗留下伤口时。

1 临床症状

超急性型。猪丹毒能够快速致猪死亡,并且在暴发时,可能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就发生死亡。

急性型。病原体进入血液后迅速繁殖,并引发败血症。发病一般较突然,有时疾病的发展非常快,以致临床见到的第一个症状是死亡,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在哺乳仔猪上看到。该病常见特征是高热,一般达到41~42℃。某些母猪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疾病,但其他母猪相对正常。发病母猪在行走时表现为动作僵硬和困难,且通常不愿站立,表明关节受到了感染。在感染的最初24 h内,病原体会在小的血管中聚集,并堵塞血管,尤其是背部和腹部区域皮下的血管,引起血栓。随后这些区域的皮肤会出现供血不足,供血受阻的区域会形成小的突出的菱形肿块,这些肿块会发红,同时由于肿块内的组织死亡最终会发黑。通常在疾病的早期其他症状出现前,这些肿块可通过触诊感知。但是在黑毛母猪身上较难发现。如果不进行治疗,则病变皮肤最终会坏死并脱落。在未免疫或免疫力不足的猪群中,高热的妊娠母猪往往会出现流产。在此类病例中,猪群中高达20%的猪都会受到影响。一些妊娠母猪在随后的分娩中会出现较高比例的死胎以及木乃伊胎。公猪发生猪丹毒时病情会比较严重,因为长时间的高热会在5~6周内影响精子的生成,因此繁殖性能会受到影响,表现为窝产仔数减少,以及正常和异常发育间隔的返情率提高。一般来说,疾病的每一次暴发限于2~3头猪,然而在未经免疫的猪群中,无论何时均有5%~10%的猪会受到感染。

亚急性型。亚急性暴发时,感染猪往往不发病,体温与急性型相比会低很多,有时候体温甚至不会超过40℃或正常。在某些病例中,疾病的表现极为温和,以致难以发觉。有些未出生的仔猪在母猪亚急性感染后可能会死于子宫中,随后变为木乃伊胎。亚急性型也可引发皮肤病变,大多数受感染猪会在3~4天后自行恢复。

慢性型。慢性猪丹毒可能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发展而来,或没有任何其他临床症状的患猪。病原体一般会定植在关节腔中,引发慢性关节炎,表现为极度的疼痛和体况损失,但更为重要的是商品肉猪在屠宰后因疾病而导致胴体报废。心瓣膜感染会导致细菌在心脏中增殖(心内膜炎),随后引发心脏衰竭而致猪死亡,如在分娩过程中。慢性猪丹毒通常发生于母猪,如果猪群中有1头母猪受到感染,则其尿液和粪便会引起其他猪感染大量细菌,因此建议对接触该猪的所有猪注射青霉素以进行控制。

猪丹毒会引起繁育母猪的繁殖障碍,症状包括急性型或亚急性型暴发时导致妊娠母猪流产,子宫内胎儿死亡,随后形成木乃伊胎,延迟发情,窝产仔数不均匀。感染猪丹毒的公猪会出现高热,同时精子的生成会受影响达5~6周。随之出现不育,表现为母猪返情、配种失败以及窝产仔数少。公猪受到感染后至少4周不能用于配种。

2 诊断要点

该病的诊断可通过临床症状来判定,如食欲减退、高热以及菱形皮肤肿块,如存在这些症状则基本可以判定。如果菱形肿块眼观不明显,则需要通过手掌触摸背部或后腿背后部皮肤,以及腹部两侧皮肤,将有助于做出初步判定。猪红斑丹毒杆菌在实验室很容易培养,采集突然死亡猪剖检病料,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培养有助于疾病的确诊。对感染期及2周后的母猪采血检测,通过血清凝集试验测定血清中的抗体水平,作为参照。抗体滴度水平小于1∶60表明为亚急性感染、低水平感染或疫苗反应,滴度水平超过1∶320可能表明最近感染,同时隔2周后再次检测时抗体滴度水平上升(1∶640),则预示着发病。

3 治疗方案

红斑丹毒杆菌对于青霉素非常敏感,可以作为治疗药物。对受影响的母猪应用长效抗生素制剂进行治疗,除非是急性型疾病,通常只需注射1次,但如果病情严重,有必要在2~3天后重复注射。对急性病例,速效青霉素在最初24 h内注射2次应该会有快速的响应,随后连续注射3~4天。如果许多母猪受到感染,应该在饮水中添加阿莫西林或苯氧甲基青霉素进行治疗,药物的剂量可依据所用抗生素粉剂的纯度。也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磷酸泰乐菌素,供处于危险中的猪群服用。对于暴发期较长的病例,通过在饲料中添加200~300 g/t的苯氧甲基青霉素,给发病猪进行治疗,连续使用2周,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在个体暴发案例中,对育肥栏在每个生产批次间应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如果使用湿喂系统,则湿喂系统必须进行清洗并消毒。

中兽医对于该病多以清热解毒或宣毒发表、透疹外出为治疗原则。方1:大青叶120 g、生石膏40 g、贝母40 g、板蓝根40 g,共研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天1剂,连服3剂。方2:金银花12 g、连翘12 g、地骨皮12 g、黄芩19 g、大黄12 g、蒲公英15 g、地丁15 g、木通10 g、滑石12 g、生石膏30 g,水煎,25 kg体重的猪一次性灌服,连服数剂。方3:清热解毒汤,黄连25 g、黄芩25 g、山栀25 g、丹皮25 g、银花45 g、紫花地丁45 g、板蓝根45 g、元参45 g、马鞭草24 g、赤芍24 g、大黄30 g,每剂2煎,混合分早晚2次灌服(2头猪用量)。方4:加减普济消毒饮,大黄25 g、黄芩12 g、甘草30 g、马勃10 g、薄荷25 g、酒玄参30 g、牛蒡子15 g、升麻12 g、柴胡30 g、桔梗25 g、滑石60 g、板蓝根30 g、青黛30 g、陈皮20 g、连翘30 g、荆芥30 g,水煎灌服,每天1剂,连服3~4剂。另用:黄柏25 g、苍术25 g、马齿苋25 g、蒲公英25 g,水煎取汁洗刷疹块处。

4 预防和控制措施

在繁育猪群中,所有的公猪和母猪都需要进行免疫。目前市场上已经有效果不错的灭活苗供应,通常可接种2次,2次间隔2~4周。理想情况下,培育的后备猪应该从12周龄起接种2次疫苗,并在首次配种前接种第三次疫苗。经产母猪在产前2周或断奶时再次进行免疫,具体操作取决于场内的发病情况和病史。母猪在每个连续批次的断奶时进行一次加强免疫。灭活苗非常安全,不会对母猪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感染风险较大的猪场,后备母猪和公猪有必要再次进行免疫,因此第三次免疫可在第二次免疫后的2个月进行。公猪应该从12周龄起免疫2次,随后每隔6个月再加强1次。如果公猪发病且体温升高,并出现皮肤病变,则应立即进行治疗,并停止用于配种至少4周。鸟类同样会污染饲料,应评估鸟与猪群的接触情况。需注意是,在疾病暴发期间,饮水、粪便、鼻腔分泌物、垫料和饲料会成为病原体繁殖的温床。如果进行了免疫接种,疾病仍然暴发,则来自环境中的感染风险很可能非常高。需要评估配种栏的环境卫生状况,并将猪转入全进全出式猪舍饲养。湿喂系统,尤其是使用牛奶副产品的饲喂系统,会成为病原体繁殖的温床。检查饮水的来源,鱼可能会携带猪丹毒病原体,如果猪以河水为饮用水,那么其可能会通过供水系统感染猪丹毒。有时免疫猪也会暴发猪丹毒,原因可能是来自于周边环境的感染风险过大,免疫时漏接种或操作不当,也可能是疫苗毒株与发病株不符。遵照生产商推荐的方法对疫苗进行合理的储存非常重要,疫苗如果发生冻结,通常会失效。

该病的预防很容易通过免疫接种来实现。在持续暴发的情况下,生长猪有必要在10周龄后接种疫苗,如果疾病发生早于此阶段,则接种疫苗的日龄需要提前。然而,通常情况下,猪不应在8周龄前免疫,因为初乳中的母源抗体会降低疫苗的效果。

猜你喜欢
猪丹毒亚急性周龄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控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猪丹毒病原菌特性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猪丹毒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褐壳蛋鸡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猪丹毒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