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2018-02-15 19:35林洪涛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断尾寄生虫病猪群

林洪涛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畜牧兽医局,黑龙江 绥化 152000)

1 发生原因

猪咬尾症通常是成群发生,较轻时会出现剩半尾的猪,严重时还会伴有咬耳的现象。猪咬尾症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损伤前期,此时特点是有猪会将其他猪的尾巴放入嘴内轻轻吸吮或者咀嚼,而被咬猪处于接受和忍受状态;之后即进入第二阶段,即损伤期,此时被咬猪的尾巴被咬伤、出血,且开始对咬尾进行逃避、反抗。猪通常在采食的时候最容易发病,被咬伤猪会躲在角落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发生感染,导致被咬处发炎和坏死。据报道,猪咬尾症会导致猪群的生长速度下降26.4%,饲料效率也有所降低,带来较大危害,应该采取积极的预防。

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猪咬尾症的发生率不同,如纯种长白猪、杜洛克的杂交一代比较容易发生咬尾。另外,某些猪的行为异常,易与其他猪呈现咬斗。

环境因素。现代养猪生产中,猪整个饲养过程中几乎都处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如果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加之通风较差,则容易积聚大量的氨气,导致猪情绪不稳定,易于暴躁,从而造成猪群出现打斗。另外,猪舍相对封闭,导致猪饲养环境过于单一,加之光线不足,没有新事物来分散猪的注意力,使其注意力往往集中于同群其他猪上,尤其是部分猪摇尾时,会诱使其他猪出现咬尾。

营养因素。猪日粮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或者搭配比例不合理,如能量水平过高,蛋白质水平较低或者缺少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不适宜,含有过少的粗纤维,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不足或者比例不平衡,缺乏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都会造成机体代谢紊乱,从而容易出现咬尾等异常行为。

管理不当。猪咬尾症在很大程度上受猪群饲养密度的影响,如果组群不合理,整齐度较差,猪群中出现以强凌弱,特别是新组猪群因争夺群内位次而进行咬斗,会导致整群过于混乱,从而容易出现发病。另外,如果饲养数量过多,而圈舍面积过小,会限制猪运动而呈现焦躁不安,从而容易出现打斗、咬尾。当猪群受到强烈刺激,如噪声过大,频繁抓猪,随意窜圈,导致猪受到惊吓,也能够引发咬尾症。

疾病因素。猪感染寄生虫病,如患有体内寄生虫病,特别是患有蛔虫病,会导致其主动攻击其他猪;患有体外寄生虫病,如疥癣病等,会使体表皮肤受到刺激而变得烦躁不安,在舍内墙壁不断摩擦患处而出现渗出物,使其他猪受到吸引而出现咬尾。此外,猪发生贫血和尾尖坏死,也能够引起咬尾症。

2 临床症状

病猪初期表现出举止不安,目光凶狠,受到外部刺激非常敏感,食欲不振。猪群中初期只有个别猪彼此咬斗,之后有更多猪参与,被咬猪尾部往往出现发生脱毛、出血,从而促使病猪出现嗜血,形成咬尾癖,造成较大的危害。另外,被咬猪体增重降低,严重时被咬处容易出现继发感染,导致脓肿和骨髓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处理,会引起败血症等。

3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从外地引进大量猪苗时,要合理组群,要求将来源、体重、毛色、体况、性情等方面相近的猪饲养在同一圈舍内,如果猪在运输中出现外伤(如碰破皮等),必须及时进行分开饲养,避免由于血腥味而导致彼此咬尾。调控饲养密度适宜,通常每圈饲养数量控制在8~12头,确保猪活动空间充足,另外要根据环境的通风情况进行合理调整,还要根据季节适当安排。猪合群时,要将体质差异较小的猪合为一圈,且合群初期可将气味较大的物品(如酒精、大蒜等)喷洒在猪体表,用于掩盖自身气味,连续进行几天喷洒,待猪群稳定后即可避免猪间由于气味不同而引起的争斗、撕咬。饲料要根据猪各个阶段所需的营养需求合理调整,并确保供给足够的饮水。一般来说,要保证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要满足机体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蛋白质,特别是断奶时,为避免仔猪发生应激,可多补充一些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为避免猪发生咬尾症,可在饲料中加入少许镇静剂或者0.1%食盐。此外,要结合当地寄生虫病的发生规律,猪场制定适宜的驱虫程序,并确保形成定期驱虫的良好习惯。

及时断尾。据报道,仔猪断尾后大约只有0.25%会出现咬尾,而没有断尾时有6.86%会出现咬尾,因此建议仔猪在1~2日龄进行断尾。操作时先在尾的下1/3处用钢丝钳子连续钳两下,距离尾根大约0.5 cm处钳断尾骨和尾肌,确保压扁血管和神经,在皮肤压出沟,钳10天左右即可使尾的下1/3脱掉。该法不会发生出血,也不会引起发炎,效果良好。

立即隔离治疗。只要猪出现咬尾,应尽快隔离具有攻击恶癖的猪和被咬猪。立即处理被咬猪伤口,可先在患处使用0.1%高锰酸钾进行冲洗消毒,接着涂擦碘酒避免化脓。如果咬伤严重,可选用适宜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断尾寄生虫病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断尾的狐狸》新编
壁虎的独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小花猫与老鼠
加州鲈寄生虫病及防控建议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断尾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