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

2018-02-15 19:35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产犊瘤胃供应

春 花

(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兽医站,青海 班玛 814300)

1 病因分析

临床生产中该病主要是发生在奶牛产犊之后的早期泌乳阶段。饲养过程中会给高产奶牛饲喂过多的精饲料,但是却不能供应足够的粗饲料,这样就会导致奶牛的瘤胃功能减弱,从而造成奶牛食欲减退而改变瘤胃的内环境,并且因为奶牛的采食量降低就会消耗较多的能量和矿物质,此时如果供应的饲料中缺少生糖物质或碳水化合物,必将会因为葡萄糖代谢负平衡状态而引起酮病的发生。与此同时,奶牛采食的饲料中没有充足的糖和蛋白质供应,反而是含有较高的脂肪量,或者是给奶牛供应的饲料呈变质、发霉或腐败状态,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供应不足或是缺乏,从而诱发酮病的出现。实际生产中如果奶牛接受的光照和运动量不足,如果奶牛患有前胃迟缓、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生产瘫痪及慢性消化障碍等疾病也都有继发酮病的可能性。除以上原因之外,反复发生酮病的患牛,其发病的原因可能是遗传造成。

2 患病表现

奶牛发生酮病之前就会有一些异常和敏感的情况表现出来,生产中可闻到患牛口腔或鼻内呼出的气或者乳汁、尿液等具有轻微带有芳香而甜腻的烂苹果味,但是临床中饲养者不太容易发现这种异常情况。随着病程的发展,病情会逐渐的加重,表现出的临床症状随之更加明显。

3 综合防治

奶牛饲养生产中发生酮病属于泌乳时期代谢性疾病和管理性的综合疾病。为减少饲养者的损失,在实际生产中必须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主要从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方面加以预防,此外还应该遵循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以保证饲养场的经济效益。

3.1 合理搭配日粮

通过对日粮进行相对比较合理的配比方式对奶牛进行饲喂,日常供应的粗饲料应该保证具有比较好的质量,要求口感好且易消化,确保饲料中的营养丰富。同时对于奶牛采食的湿青贮供应量应加以控制,对于呈现酸性的糟渣饲料及沾有霉尘的干草应禁止饲喂给奶牛。为了避免奶牛采食饲料中的青贮玉米造成消化不良,应该避免添加或少量添加非蛋白氮,否则很容易引发奶牛的酮血病出现。临床中还要注意控制或者是减少脂肪类饲料的供应。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建议在临床上供给奶牛全混合日粮(TMR),但是应该注意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饲料配方进行相应的调整。日粮中要适量的增加干草的供应量,但是建议不要轻易的改变日粮品种以及饲料来源。

3.2 重视干奶期和产犊前后奶牛的饲喂

如果奶牛处于干奶期应该将饲养工作的重点放在体型控制上,避免其采食量过多而导致过肥或者是处于过饱的状态。日常饲料中减少精料的配比,并且在生产之前将消化机能调整到位,但是必须注意供应的精料中不能配比过多的蛋白,同时还要相应减少脂肪类饲料的供应。

产犊前2周及产后一段时间,奶牛处于营养需要的时间段,所以应该适当增加供应给奶牛的能量,提高奶牛的采食量。应该注意不能轻易的更换饲料配方,因此时饲料配方有非常微小调整都会对适口性和奶牛的食欲造成影响,同时钙和其他营养物质也要适当的进行补充,但是避免过量的情况出现。奶牛在生产之前如果饲料中适当的添加丙酮酸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酮血病的发病率。生产之后的奶牛可以适量饮用红糖水。保证奶牛采食日粮中具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高产牛群除外,否则会导致食物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

3.3 治疗

临床生产中的老年奶牛、高产奶牛或者是曾经患过酮病的奶牛,可以在其生产前1周采取补糖、补盐措施,通常在实际生产中保证每天补充50%葡萄糖和5%氯化钠各200 mL。如果生产之后的奶牛表现出酮病的临床症状,建议每天注射2次50%葡萄糖750 mL和5%碳酸氢钠500 mL以及氢化可的松60 mL加以治疗。在酮病的高发期喂服丙酸钠,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产犊瘤胃供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瘤胃调控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中国荷斯坦牛青年初产年龄和成年母牛产犊间隔遗传参数估计
非遗传因素对西门塔尔母牛繁殖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