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建议微小提议 深度思考

2018-02-15 21:38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水磨功臣转体

11 月4 日20 点30 分,鲁南高铁肖家庄特大桥连续梁两座144 米T 构,在空中完成35 度“华丽转身”后相互凝视,它们开创了国内高铁连续梁最大跨度双T 构转体先河。

这是目前国内高铁建设中跨度最大、距离既有铁路线最近、梁高最大、施工安全风险等级最高以及双T 构转体最长的三跨双线大纵坡连续梁,梁体全长301.6 米,转体部分总长286 米,转体后中跨144 米。转体梁重达25000 吨,相当于40 万人口的重量,被大家称为“陆地航母”。

“18 号、19 号墩是连续梁主墩,单片T 构梁长度达到144 米,而且距营业线仅0.4米,大型设备没办法施工,加上我们进场晚,没想到从桩基开始就屡屡‘碰壁’。”经过专家反复讨论,项目部最终决定采取人工水磨钻形式攻克桩基地质难题。由于岩石层较厚,最深处达到了29 米左右,为避免倾覆,唯一的办法只能采取“M 型”人工水磨钻形式施工。以往都是用冲击钻“超速”施工,现在却只能一个一个孔地钻,即便每天三班倒,最多也只能挖三十多厘米。

“我们通过BIM 线性监控,加上数据分析,提前解决了很多隐患,比如在T 构连续梁转体的角度确定上,假设转体后剩余合龙段是矩形,两个T 构在同时转体时就会有碰撞的可能,后来反复研究试验,最终采用了类似平行四边形的形式,角度也精确到了35 度;在钢筋预应力管道施工中,也及时调整优化了钢筋位置,避免碰撞;还有边跨张拉由两端改单端、转体采用钢盒工艺等等,都对工期保障甚至提前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刘松旺介绍道。

“连续梁之所以能够成功转体,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功臣’。”聂战辉提到的“功臣”就是桥墩内隐藏的一个大型球体——球铰。球铰类似于两个“磨盘”套在一起,承受总重量竟达到了12500 吨,在安装时,要确保上球铰与下球铰的中心轴误差控制在2 毫米以内,球面的高差也不能大于1 毫米,对精度要求可想而知。项目部进行了数十次的研究认证,才确定采用“十字线对中法”和“坐标控制法”等进行控制。“仔细监测球铰状态,如有问题立即汇报!”冰冷透骨的寒雨中,技术负责人聂战辉抬头凝视着转体中的桥梁,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根据报纸杂志编辑整理)

猜你喜欢
水磨功臣转体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灭害功臣
水磨钻施工工艺在路基抗滑桩基施工中的应用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T型刚构桥梁转体系统设计
“扶贫就要扶出个名堂” “扶贫功臣”史军辉的故事
泥土中的功臣
水磨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百姓事,记在笔头刻在心头——记水磨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燕振昌
世界最重转体桥跨越京沪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