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后风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

2018-02-15 12:42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娄玉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8年12期
关键词:医案风湿病关节

李满意 刘红艳 陈传榜 娄玉钤

【摘 要】 痢后风是从特定发病时间的角度命名的痹病,是按特征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为特殊痹之一。历史上对于痢后风的相关论述较少,通过对痢后风有关历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痢后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痢后风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对风湿病的丰富和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痢后风;痢疾杆菌感染后关节炎;特殊痹;风湿病(痹病);虚邪瘀;三级痹病;源流;规范化

痢后风又名痢风,是由痢后下虚,调摄不当,或多行,或房劳,或感外邪所致,以腰膝酸软、下肢关节肿痛,甚则不能行走等为主要表现的痹病[1]。痢后风是从特定发病时间角度命名的痹病,为特殊痹之一[2],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4]。历史上对于痢后风的相关论述较少,且较为散乱,多在鹤膝风、痛风、历节等中论述。本文对痢后风的源流及历史文献进行复习和整理,以便临床准确运用。

1 痢后风的病名

有关痢后风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首次提出“痢风”之名。明·戴思恭《证治要诀》最早提出“痢后风”之名,其后,明清部分医家多专论痢后风。

1.1 痢 风 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曰:“患痢后脚痛痪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风。”明·虞抟《医学正传》曰:“痢后脚弱缓痛,不能行履,名曰痢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曰:“痢后脚膝软痛,不能履,名曰痢风。”孙一奎《孙文垣医案》曰:“痢后脚缓痛,不良于行者,名曰痢风。”清·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曰:“痢后脚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风。”另外,《奇效良方》《丹溪摘玄》《仁术便览》《证治准绳》《寿世保元》《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续名医类案》等也论及痢风。痢风是痢后风的最早名称。

1.2 痢后风 最早见于《证治要诀》,其曰:“痢后风,因痢后下虚,不善调摄,或多行,或房劳,或感外邪,致两腰酸软,若痛若痹。”明·楼英《医学纲目》曰:“痢后风,系血入腑腑,下未尽,复还经络,不得行故也。”张介宾《景岳全书》曰:“……其有痢后而成者,又名痢后风。”清·何梦瑶《医碥》曰:“痢后风,足痛,或痹软,或胫肿,或膝肿。”另外,《孙文垣医案》《续名医类案》《杂病广要》等也列有痢后风。《世医得效方》《普济方》《医学入门》《寿世保元》等也提及痢后风。

2 痢后风的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泻痢后气血亏虚,脏腑虚弱,调摄不慎,外邪侵袭,痰瘀阻滞经络关节而致。

2.1 外邪侵袭 痢久不愈,或痢后调摄不慎,感受风寒湿热等邪,留滞经络,气血痹阻,发为本病。若受风者,风行善变,走窜经络;若感寒伤湿,寒湿凝滞,气血痹阻;若感湿热之邪,湿郁热蒸,湿热互结,流注肢体关节,皆可发为本病;若为疫毒痢后,余邪未尽,血与热毒搏结,痹阻于关节,也可发为本病。如《医学正传》曰:“痢后不谨,感冒寒湿,或涉水履霜,以致两足痛痹,如刀虎咬之状,膝膑肿大,不能行动。”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曰:“湿热无自而出,遍攻肢体骨节间,以致项强、目赤,肩臂腕膝足胫俱发肿,痛甚不能转侧……名痢风。”《医碥》曰:“痢后风,因痢后下虚,感受风湿,留滞关节所致。”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曰:“痢后腰腿挛痛,不能俯仰,此肾虚风寒湿所乘也。”

2.2 痢后体虚 痢后下虚,或多行,或房劳,伤及脏腑气血,而致“亡阴”,肢体筋骨失养,发为本病;或久痢正虚感邪,而致本病。《证治要诀》曰:“痢后风,因痢后下虚,不善调将,或多行,或房劳,或感外邪,致两脚酸软,若痛若痹。”《医学正传》曰:“凡因久痢后,两脚酸软疼痛,或膝肿如鼓捶者,此亡阴也。”明·高叔宗《丹溪治法心要》曰:“痢后脚软,骨疼或膝肿者,此亡阴也。”《景岳全书》曰:“其有痢后而成者,又名痢后风,此以泻痢亡阴。”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曰:“有痢久两脚痠软疼痛,或膝肿如鼓槌,此亡阴也。”《医碥》曰:“痢后风,因痢后下虚,感受风湿,留滞关节所致。”《续名医类案》曰:“痢后腰腿挛痛,不能俯仰,此肾虚风寒湿所乘也。”

2.3 瘀血痰浊 血痢误治,恶血入经络,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或寒湿秽瘀凝滞经络,留滞隧道,痰瘀痹阻肢体筋骨关节,而致本病。元·朱震亨《格致余论》曰:“因患血痢,用涩药取效,后患痛风,叫号撼邻,……此恶血入经络证,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所下未尽,留滞隧道,所以作痛。”明·卢和《丹溪纂要》曰:“若患血痢收涩过早,恶血入络,血受湿热,久必凝浊,邪滞血瘀,痹阻经络而发病。”《孙文垣医案》曰:“此痢后风也,盖由治痢不善,以致寒湿秽瘀凝滞经络,日久血气为痛所伤。”《医学纲目》曰:“痢后风,系血入腑腑,下未尽,复还经络,不得行故也。”明·张三锡《医学六要》曰:“血痢止早,恶血留于经络,作痛甚。”《证治汇补》曰:“痢后作痛,有血痢兜早,恶血留于经络作痛者,此瘀血也。”《医碥》曰:“恶血痢下未尽,留滞经络作痛叫号。”清·顾世澄《疡医大全》曰:“湿痰湿热,或死血凝滞等证,患在关节,流注不行。”而成本病。

另外,饮食不当、劳倦所伤,也可导致本病。

综上所述,痢后风发病常与痢后体虚、感受外邪、瘀血痰浊等因素有关,但概括起来不外乎“虚邪瘀”三个方面[5]。本病病位以下肢筋肉关节为主,可涉及腰部,与脾(胃)、肝、肾、肠等脏腑有关。其基本病机为痢后体虚,邪瘀痹阻。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有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肝肾亏虚之别,标实以寒湿、湿热、痰瘀为主。病初常以标实为主,久则多以本虚为主。本病可因虚致实,也可因实致虚。

3 痢后风的主要表现

“痢后脚痛痪弱,不能行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世医得效方》《奇效良方》《杂病广要》)“痢之后,足履痪弱。”(《是斋百一选方》)“痢后风,手足不能屈伸。”(《世医得效方》《普济方》)“痢后腰痛,两脚无力。”(《丹溪心法》《丹溪治法心要》)“痢后偏生痛脚风。”(《澹轩方》《古今医统大全》《杂病广要》)“两脚酸软,若痛若痹。”(《证治要诀》《医部全录》《杂病广要》)“痢后脚弱缓痛,不能行履。”(《医学正传》《寿世保元》《疡医大全》)“痢后不谨,……以致两足痛痹,如刀劙虎咬之状,膝膑肿大,不能行动。”(《医学正传》《济阳纲目》)“痢后脚弱,渐细小。”(《医学正传》)“痢止而筋骨肿痛,痛处发热,昼轻夜重,肌肉消。”(《孙文垣医案》《续名医类案》)“痢后脚缓痛,不良于行者,名曰痢风。”(《孙文垣医案》)“痢后脚痛缓弱,不能行步,或腿膝肿痛。”(《外科发挥》《外科大成》)“痢后脚痛缓弱,不能行步,或腿肿痛。”(《外科理例》《古今医统大全》)“痢后脚弱渐细。”(《丹溪治法心要》《古今医统大全》《医学纲目》)“痢后脚軟,骨疼或膝肿。”(《丹溪治法心要》)“痢后脚膝软痛,不能履,名曰痢风。”“痢后手足不能屈伸。”“痢后手脚背肿,不能行履。”(《古今医统大全》)“痢后脚弱渐小,痢后风,痢后脚弱渐不能行步。”(《医学入门》)“痢后脚痛,缓弱不能行。”(《仁术便览》)“项强、目赤,肩、臂、腕、膝、足胫俱发肿,痛甚不能转侧……名痢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痢后,脚弱缓痛,不能行履,名曰痢风。”“两膝肿痛,足胫软弱,步履艰难,甚至形寒发热。”(《证治准绳》)“久痢后,两脚酸软痛,或膝肿如鼓槌。”(《医学六要》《杂病广要》)“又有泻痢久而为是症,焮肿红赤作痛成脓。”(《幼科百效全书》)“痢后作痛,……有痢久两脚痿软疼痛,或膝肿如鼓槌。”(《证治汇补》)“痢后脚弱不能行履。”(《冯氏锦囊秘录》)“足痛,或痹软,或胫肿,或膝肿,名痢后风。”(《医碥》)“痢后腰腿挛痛,不能俯仰。”(《续名医类案》)“妊娠下痢……腰疼。”(《医学实在易》)

历代文献详细而形象地描述了痢后风的临床表现,综合文献所述,其主要特点是发病前有泻痢病史,下肢关节疼痛,肿胀,酸软,屈伸不利甚至不能行走,或可见腰痛,甚则可见下肢肌肉瘦薄,骨节呈露。根据其证候特点,西医学的痢疾杆菌、沙门菌、耶尔森菌感染后关节炎及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关节炎出现痢后风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4 历代医家对痢后风的论述

历代医家对于痢后风的相关论述较少,且较为散乱,多在鹤膝风、痛风、历节等中论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首论“痢风”,《医学正传》《古今医统大全》等后世医者多从其说。《证治要诀》在“痢”中附有“痢后风”,首次明确其理法方药,奠定了痢后风理论的基础。《丹溪纂要》认为本病为“恶血入经络”所致。《医学正传》《古今医统大全》在鹤膝风中论有痢后风。《孙文垣医案》引《局方》论有痢风。《丹溪治法心要》在“痢”和“痛风”中论述有本病。《医学纲目》列有丹溪所论痢后风。《丹溪摘玄》认为,风、寒、湿热、气血失调、劳累等皆可为本病致病因素,对病因的描述较详细;记述本病具有“疾作”“作痛”的特点。武之望《济阳纲目》论有本病。《景岳全书》在“鹤膝风”中提到痢后风,认为痢后风是鹤膝风的一种特殊类型,鹤膝风“其有痢后而成者,又名痢后风”。明·龚居中《幼科百效全书》也在“鹤膝”中论“泻痢久而为是症”。《证治汇补》在痛风中论“痢后作痛”。《医碥》认为痢后风日久可发为鹤膝。《杂病广要》在历节中承《澹轩方》《证治要诀》《医学六要》等论有痢后风。现代有人把肠道型反应性关节炎归为痢后风论治[6]。

5 痢后风相关问题

5.1 痢后风与肠痹 两者都可见腹泻后肢体关节疼痛。痢后风发于泻痢后,初起主要以下肢关节疼痛,酸软为主,而肠痹始终腹泻症状较著,起病累及肢体关节不定,而且具有饮多小便少,胸闷,气喘等症状[7]。

5.2 痢后风与鹤膝风 两者皆可见膝部肿痛,屈伸不利。痢后风有泻痢病史,且病位主要在下肢,以下肢关节疼痛、肿胀,甚则行走困难为主要表现;而鹤膝风多无泻痢病史,病位主要在肘、膝,以关节肿大或肌肉瘦薄、骨节呈露,如鹤之膝为主要表现[8]。但痢后风久或可迁延为鹤膝风。如《医碥》曰:“若恶血痢下未尽,留滞经络作痛叫号者,日久恐成鹤膝。”

6 痢后风的治疗

6.1 痢后风的治疗原则 根据本病特点,常以调理脏腑气血、扶正祛邪、通调气机为治疗原则。本病多本虚标实,初起以标实为主,或清热祛湿、通络止痛,或祛寒除湿、宣痹通络,或清热解毒、通络止痛。需要注意的是,在祛除外邪的同时,常需加补气养血之剂。久则多以本虚为主,治则为益气养血、通络止痛,或滋补肝肾、通络止痛。泻痢后常伤阴津,若有外邪侵袭挟风者,可酌情加祛风之药;但应注意防风药偏燥,再伤其阴。本病治疗时还注意“以通为补”,调理气血,以达气血和调,络通痛止的目的。此外,本病虽发于泻痢之后,整个病程间或有泻痢,需要及时合理调治。

6.2 历代医家对痢后风的论治 宋金元时期医家始有痢后风论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大防风汤治疗痢风,《世医得效方》《奇效良方》《医学正传》《孙文垣医案》《外科发挥》《外科理例》《古今医统大全》《仁术便览》《证治准绳》《寿世保元》《外科大成》《冯氏锦囊秘录》《杂病广要》等后世众多医家多从其说,使大防风汤成为治疗痢后风的第一个经典方剂。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用郁李丸治“痢后风,手足不能屈伸”;《普济方》《古今医统大全》等从之。《格致余论》列有本病医案:“因患血痢,用涩药取效,后患痛风,叫号撼邻,……遂与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牛膝、黄芩、陈皮、生甘草,煎入生姜,研潛行散,入少酒饮之数十帖;又与刺委中,出黑血近三合而安。”《丹溪纂要》《医学正传》《医学纲目》《医学六要》《医碥》《杂病广要》等从之。朱震亨《丹溪心法》曰:“痢后腰痛,两脚无力:陈皮、半夏、白芍药(以上各一钱),茯苓、苍术、当归、酒芩(以上各半钱),白术(一钱),甘草(二钱)。上作一服,姜三片煎,食前服。”《丹溪治法心要》《古今医统大全》等从之。明代对痢后风的论治较为丰富。《证治要诀》论治:“痢后风,……独活寄生汤,吞虎骨四斤丸,或用大防风汤;将多以生樟即骨碎补,俗呼为胡孙姜三分之一,同研取汁酒解服,外以杜仲、牛膝、杉木节、白芷、南星、萆薢,煎汤熏洗。”《医碥》《杂病广要》等从之。《医学正传》用防风通圣散“治痢后鹤膝风”;用“二防饮治痢后不谨,感冒寒湿,或涉水履霜,以致两足痛痹”等;“凡因久痢后,两脚酸软疼痛,或膝肿如鼓捶者,此亡阴也,宜以芎、归、熟地黄等补血药治之自愈。挟气虚者,加参、芪。挟风湿者,加羌活、防风、白术之类。切不可纯作风治,反燥其血,终不能愈。”“如痢后脚弱,渐细小,用苍术二两,白芍药、龟板各二两半,黄柏五两,粥糊丸,以四物汤加陈皮、甘草,煎汤送下。”《丹溪治法心要》《医学六要》《杂病广要》等从之。《孙文垣医案》列有痢后风医案,如治“程巢父乃郎”案,用《局方》大防风汤“服三十帖而安”;并强调“此症虚虚实实,极难认”,若误治则“欲补虚则肿愈剧,欲疏通则痛愈甚”;《续名医类案》等从之。《丹溪治法心要》曰:“痢后脚软,骨疼或膝肿者,此亡阴也,宜芎、归、地黄等补药治之;气虚加参、芪;挟风湿加羌、防、白术之类;若作风治反燥其阴。”《古今医统大全》《医学纲目》等从之。《古今医统大全》曰:“治痢后手脚背肿,不能行履,用川乌、芍药、苍术等分,酒浸为末,酒糊丸。”《医学纲目》列有朱丹溪治疗“邻人鲍子”痢后风医案。明·薛己《外科枢要》提出本病治疗方法同鹤膝风,曰:“或有痢后而患者,亦治以前法,余当临症制宜。”《证治准绳》《景岳全书》等从之。《丹溪摘玄》对于本病治疗所述甚详,提出“流散寒湿”等治疗原则,采用大防风汤、四物汤等方剂治疗。李梴《医学入门》用苍龟丸治痢后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记载有本病医案。《景岳全书》认为:“痢后风,此以泻痢亡阴,尤宜壮肾。”强调补肾扶正为主,其治疗方法同鹤膝风。《济阳纲目》列有“治痢后风方”,用二防散“治痢后不谨……以致两足痹痛,如刀劙虎咬之状,膝膑肿大,不能行动”。《幼科百效全书》对于“泻痢久而为是症,焮肿红赤作痛成脓,以补中益气汤,固脾土为主”。清代医家多承明代医家论治痢后风。《证治汇补》对于“痢后作痛”治疗原则为“血瘀逐瘀,阴虚补阴,切不可兼用风药,反燥其血”。《医碥》承《证治要诀》《丹溪治法心要》《医学纲目》《证治准绳》等论治痢后风:如“松明节一两,乳香二钱,炒焦存性,苍术、黄柏各一两,紫葳一两半,甘草五钱,桃仁去皮不去尖一两,为末,每服三钱,生姜同杵细,水荡起二三沸服。若由下多亡阴而致者,补脾胃生血,忌用风药”。《续名医类案》列有“痢后风”医案2例,一为“孙文垣治程氏子”案,一为“陈三农治一士”案,“用独活寄生汤二剂愈”。清·陈念祖《医学实在易》用黄柏散“治妊娠下痢……腰疼”。林佩琴《类证治裁》曰:“痢后变成痛风,皆调摄失宜所致,宜补中益气汤加羌活、续断、虎骨。”日本丹波元简《杂病广要》记载了大量前人治疗本病的医案和方药;如引《澹轩》曰:“痢后偏生痛脚风,一般五积自能攻,于中去却麻黄味,酒煮多多服见功。”

7 痢后风的预防及调护

一旦发病,应积极调治。若见风邪偏盛之证者,不可过用风药,禁食辛辣。病程间或有泻痢发复或持续迁延,需积极调理肠腑。做好医患沟通,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宜清淡且营养丰富,应主动休息,起居有节,冷暖相适,勿贪凉饮冷,避免触冒风雨,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潮。勿劳累,调畅情志。

关节疼痛剧烈者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多活动。肿消痛减后要及时运动,以助关节功能恢复。若病情迁延,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坚持治疗,本病仍可痊愈。

8 痢后风的转归预后

本病病初以标实为主,若治疗适当,寒湿去,湿热清,痰瘀解,病可痊愈;若痢久不止,肠腑受损,常可耗伤气血,体虚日甚,加之余邪未尽,而致虚实夹杂,病情复发或迁延难愈,但经过长期合理调治,仍可痊愈;若日久损及肝肾阴阳,病情趋于复杂,皆为难治;若血痢误治,恶血入络,久可发为偏枯,亦较为难治。如《格致余论》曰:“因患血痢,用涩药取效,后患痛风,叫号撼邻,……经久不治,恐成偏枯。”《医学纲目》也从其说。总之,本病应及时、全程、全面地进行调治,方收良效。一般不遗留关节畸形,预后尚好。若间或有泻痢反复发作,应及时调理肠腑,有助于本病预后。

9 结 语

痢后风病位在下肢筋肉关节,可涉及腰部,与脾(胃)、肝、肾、肠等脏腑有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病初邪实为主,久则虚实夹杂,或以虚为主,虚实常互为因果。常因痢后气血虚弱,复感风寒湿热等邪,痹阻下肢筋肉关节而致病。病因不外“虚邪瘀”三个方面,痢后体虚,邪瘀痹阻为其病机根本。当以调理脏腑气血、扶正祛邪、通调气机为治疗大法。临证还当详辨病邪性质,区别虚实,分清本虚标实之主次,达到紧扣病机,法随证转。需要注意的是,本病治疗用药切记勿用过燥之品,全程注重“以通为补”,或祛邪通络,或养血活血逐瘀并用,以助气血和调,脏腑居安,筋肉关节解利,病情向愈。在本病的各个阶段,经过合理调治,坚持治疗,都可有较好的预后;但若病情迁延难愈,久发为“偏枯”或累及四肢,病情趋于复杂,较为难治。另外,根据规范化研究,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9],那么痢后风就是二级病名(特殊痹)下面的三级病名。本文对历史上有关痢后风的论述进行了梳理,以便临床运用。

10 参考文献

[1]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32-337.

[2] 娄玉钤,李满意.特殊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1):49-57.

[3] 婁玉钤.风湿病命名与分类的规范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840-844.

[4]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5]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6] 王志君,梁丙楠,付滨.痢后风与肠道型反应性关节炎关系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18,37(4):277-278,281.

[7] 李满意,娄玉钤.肠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6):42-47.

[8] 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等.鹤膝风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11):51-56,70.

[9]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收稿日期:2018-10-20;修回日期:2018-11-28

猜你喜欢
医案风湿病关节
膝盖经常咔咔响,小心“关节鼠”
风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出门晒太阳 风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方面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才是关键
以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结节病1例
类风湿关节炎并寰枢关节脱位死亡1例并文献复习
谭波诊治脑中风恢复期验案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