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霉玉米中毒与附红细胞体病混感的诊治

2018-02-16 03:44王蕴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出血点中毒红细胞

王蕴

(辽宁省建平县行政审批局,辽宁 建平 122400)

1 发病情况

辽宁省建平县张某饲养小尾寒羊存栏158只,于2016年5月20日有一只出现腹泻,每隔两天就出现发病羊只。到6月18日共发病22只死亡11只。自己经过多方救治无果,治疗方向主要以腹泻为主,所用药物恩诺沙星、痢菌净、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还有中药白头翁、黄连素制剂均无效果。我们与6月5日到现场经过调查了解,发现今年春季收购的玉米已经出现发霉、变质、玉米粒以变黑的较多。个别羊只出现渐进性消瘦,尿颜色变深黄或褐色,死后剖检皮下脂肪黄染,肝脏肿大,有黄色条纹,胆汁浓稠。经过化验室、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疑似为霉玉米中毒并发附红细胞体病。

2 临床症状

羊中毒后主要是表现症状为排稀软深绿色便,随着时间延长粪便中呈粥状,有的水样便,有的带状血条,尿呈褐色似血红蛋白尿。死前多有神经症状如惊厥、抽搐、背颈角弓反张等。沉郁型的表现为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流延,吞咽困难,步态瞒珊。全身肌肉颤抖,眼球震颤。体温正常或偏低,脉搏及呼吸减缓,肠及胃蠕动音减退或消失。严重的出现临床症状几小时就死亡,用止泻和镇静药物都无济于事。病羊为渐进性消瘦。

3 眼观病理变化

病羊瘦弱,皮下浆膜黄染有出血点,血液稀薄。肺脏苍白贫血,还有淤血点;心包积液呈淡黄色,脏内外膜有出血点,剖开瘤胃有霉变气味,真胃黏膜肿胀溃疡呈条状和斑块状,肠道粘膜呈弥漫性出血,用刀刮去表层粘液见有大小不等的溃疡灶;肠系膜淋巴结呈索样肿,切面多汁有陈旧出血;肝脏略肿大色淡呈土黄色,表面有灰白色结节;胆囊萎缩,胆汁浓稠呈黄绿色;脾脏变化不明显,肾脏略肿胀,表面和肾盂有少量出血点;膀胱集尿呈褐色,黏膜肿。脑膜充血。

4 化验室诊断

4.1 镜检观察

采集病死羊心脏、肝脏、肠系膜淋巴结等涂片,用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后,置显微镜下未看见病原菌。

取病羊耳尖血1滴和肝脏涂片,瑞氏染色法染色油镜观察,可见红细胞边缘呈锯齿状或者星芒状,有附红细胞体病原。

4.2 细菌培养 取病料接种在普通琼脂培养基,放置在恒温箱37℃中培养48h,未发现致病菌落。

同时我们对饲料观察发现,玉米有霉变,已经饲喂20多天。由此诊断为霉玉米中毒和附红细胞体的混合感染。

5 治疗

5.1 全群羊只立即停喂发霉的玉米,改换新鲜的玉米饲喂。

5.2 饲料中添加脱霉剂,按说明书使用;我们在羊群中还使用霉解0号,按全价饲料的0.4%添加并混合均匀全天饲喂,连用7d。同时,在饲料中还添加酵母粉等。

5.3 对有明显的症状采取的方法是,应用硫酸钠20~30g/次,配合大黄10g、枳实8g、青皮8g粉剂混合灌服,缓泻促进毒物排出;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mL,配合VC1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强尔心5mL,1次/d,连用7~10d至症状减轻。同时应用10%盐酸土霉素注射液对发病羊只肌肉注射0.2mL/kg.bw,2次/d,连用5d。停药3d再连续用。

6 预防

6.1 注意保存的玉米不要发霉 进入春天后,应立即将玉米进行晾晒,晾干后保持于通风温度适宜的仓库之内。没有发病羊只应用土霉素注射液进行药物预防,1次/d,应用3次即可。

6.2 发霉较轻微的玉米要进行日光消毒,多次进行晾晒,做饲料时要少给,限量使用。

6.3 发霉轻微的要进行脱毒处理,可用1.5%碳酸钠或3%的石灰水溶液浸泡,晾干使用。有条件的可与其它饲料交替使用。

6.4 发霉较重的玉米,千万不可做饲料使用,切记心存侥幸,人为地造成损失,到时悔之晚矣。

7 小结

夏秋季节天气多雨,比较热,收购的玉米湿度大而有点发霉,养殖户常把变质严重的挑选出来,对轻度变质的玉米没有全部清除,由于饲喂时间长达一个月,造成慢性霉菌毒素中毒。慢性霉菌毒素中毒极易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附红细胞病混合感染而增加死亡率。鉴于混合感染诊断时需经过综合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在治疗过程中应脱霉剂,并针对继发感染病正确用药。

猜你喜欢
出血点中毒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中毒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西游记》中毒记
Mutually Beneficial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