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2018-02-16 03:44张育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炭疽炭疽病牦牛

张育红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 同仁 811399)

疾病是影响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疾病大规模暴发时,会使该区域内的人类和牲畜的健康遭受巨大威胁。为此,从事养殖业不仅防疫制度健全完善,防疫措施得当,从业者还要有比较完备的疫病防疫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了解疫病,正确诊断,对症下药。本文将牦牛炭疽病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牦牛炭疽病的临床症状

急性炭疽病可直接导致牛类突然性死亡,而且容易与其他的病症混淆,比如,致死性臌气、代谢性疾病等等。急性炭疽病可是牦牛大量死亡,一般在死亡的牦牛的天然孔穴会流出暗红色血样液体,易与后腔静脉血栓形成的出血性皱胃溃疡、坤中毒或最急性沙门氏菌造成的死亡混淆,所以该病的诊断对兽医人员的知识水平也是一个考验。

牦牛急性炭疽病会表现发热,生产性能减弱,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粪便、牛奶和尿液等会含有血液,并且还会有心动过速和呼吸困难症状,还会出现一些神经症状。通常牦牛感染1-2d后会出现躺卧、休克、直至死亡。另外,在进行症状的判断时,如果已经能根据发病症状和天然孔出血判断为炭疽病时,严禁进行尸体的剖检。避免出现人类的感染情况。

牦牛受伤后发生局部炭疽的症状一般会难以察觉,急性病例应列入牛场或者区域性的炭疽病史中,并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

2 牦牛炭疽病的诊断

2.1 病料采集

进行诊断时,要在尸体还新鲜的时候,于颈静脉或乳房静脉的部分收集血液,通过细胞学检查或者细菌的培养,进一步研究其发病的规律。严禁在尸体腐烂或超出12h后采集病料,因为这时芽孢杆菌会大量繁殖,造成细胞学诊断的误判。

2.2 剖检要求

一般进行血液样品检验时,血涂片的检验要在合格的实验室中进行。如果是疑似炭疽病诊断,一定要严格执行人畜共患病剖检及检测程序,戴好手套、口罩、工作服等防护用具。

2.3 典型病变

急性炭疽病表现为急性败血症,脾脏肿大几倍,血不凝固,脾髓及血如煤焦油样。切片有大量炭疽杆菌;内脏浆膜有出血斑点,体腔液内有血样和浆液血样液体,皮下胶样浸润;肺充血、水肿;心肌松软,心内外膜出血;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水肿等。天然孔穴分泌有黑红色或者黑色的分泌物。

3 牦牛的炭疽病的防控

3.1 疫苗免疫接种

在常年流行的地区,可以采用炭疽2号芽孢苗皮下接种,每一年一次,1mL/次,免疫期为1年。

3.2 加强饲养管理

免疫接种后,养殖人员还要将养殖场内的卫生完善,定期的将肠内的粪便垃圾进行清理,在进行污染物的处理时,可以选用火焚的方式,或者采用深埋的方式进行无公害化的处理,并且在处理完成之后,还要将处理的场地进行消毒,选用热碱溶液或者漂白粉溶液进行消毒,保证在长期的养殖中,能够实现干净卫生,从而遏制这种病情的出现和传播。

3.3 疫情上报

如果在养殖区出现炭疽病,要首先进行申报,向地方兽医主管部门上报后,根据患病的病例情况,划定疫区范围,同时,还要和相关部门联合,将病畜进行捕杀的工作,将已经死亡的尸体要及时的销毁,切断传染的病原,对未发病牦牛群要及时隔离养殖,并进行实时检疫,同时要将其注射防疫疫苗,保证在监管期其他牦牛的健康生长,避免被病牛波及。

3.4 病牛的治疗与护理

要保证严格按照兽医的指示,对病牛和疑似牛进行隔离治疗。(1)对确诊患牛用青霉素治疗,症状消除后继续用药3d。(2)对体温升高的疑似患牛,用抗炭疽血清注射和青霉素配合治疗,连续用药3d以上。(3)接种炭疽疫苗,一般成年牦牛需要每次注射1mL左右,而犊牦牛只需注射0.5mL即可,一律采用皮下注射。如果选用2号炭疽芽孢疫苗,则可以不分年龄,统一注射1mL即可。但在老疫区中,完成防疫控制后,蛰伏2~3年后还会复发,所以,老疫区在将每一年的防疫接种完成后,再春季和秋季的敏感期还要进行加强免疫,以减小牦牛养殖的经济损失。

3.5 病牛产品处理

在出现牦牛的炭疽病疫情后,要禁止市场生产和销售牦牛产品,要对市场进行全面检疫,避免此病感人类及在人际间传播。

4 结束语

牦牛及其产品是高原牧区人们肉食品的主要来源。牦牛养殖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高原居民的食品安全和身心健康。炭疽病的出现不仅影响养殖产业发展,还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稳定,所以,一定要严格的控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防治疫苗的接种工作,从而保证牦牛养殖的安全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炭疽炭疽病牦牛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赛牦牛(布面油画)
具有时滞和季节性的炭疽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跟着牦牛去巡山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