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

2018-02-16 03:44张德旗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乳汁乳头隐性

张德旗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日照 276806)

对乳房炎的治疗常常是束手无策,没有太好的方法,而治疗不当可造成乳房的进一步坏死,甚至是在发病严重时可导致奶牛的死亡,给奶牛养殖场造成经济损失,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应该认清病因,对症治疗,才能够药到病除。

1 发病原因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不同发病原因导致的发病机理有所差异。

1.1 病原感染因素 引起乳房炎的病原体达80多种,较常见的有20多种。常见的病原体大多数为细菌感染,也会有少量的真菌、病毒以及支原体的感染引发乳房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有大肠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布鲁氏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和防线杆菌等。在临床上更多的是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

1.2 饲养管理因素 有部分奶牛乳房炎是和其日粮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粗饲料的缺乏和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使用不均衡也可能会导致免疫力的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还与环境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在有较高的湿度和较差的环境卫生均容易导致环境中滋生病原菌。在通风不良和温度过高的时候或者环境中的鼠类和蚊蝇类过多也会传播病原,引起奶牛发病。在挤奶操作过程中也会因为乳头粘膜的受损而导致感染病原。有时候在清洗乳头和毛巾以及挤奶时间过长等也会导致奶牛乳头的损伤而感染发病。

1.3 自身因素 奶牛在使用时间较长后,其体质在逐渐的下降,对环境和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力以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在长期的挤奶中,其乳头受到机械性的损伤,会发生闭合不严和造成一定的松弛,这就会导致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多会形成奶牛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的胎次增加的同时,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会随之升高,在奶牛生产3~5胎后就会达到最高的发病率。

2 临床症状

乳房炎根据其病因和病变,可以分为急性乳房炎、慢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

2.1 急性乳房炎 表现为发病较急,临床症状明显,发病奶牛可见到体温升高,乳房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乳汁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产奶量严重下降,乳腺上淋巴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如果时间较长,则会发生恶化,引起奶牛全身症状。

2.2 慢性乳房炎 通常是由急性乳房炎在治疗后没有能够彻底痊愈造成的。病牛仅在乳房的部分乳区有较硬的肿块,而且在按压的时候仅出现不明显的痛感,乳汁中常可见有絮状的沉淀物,在停乳后,乳汁多出现黄白色的变化,而且有不同程度的粘稠。

2.3 隐性乳房炎 是最不容易被发现的一种乳房炎,奶牛没有任何的不适,只能通过对乳汁进行实验室检查才能够发现在牛奶中的体细胞数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如果隐性乳房炎的发现不及时,很容易就会发展成为临床症状较为典型的乳房炎。所以隐性乳房炎具有潜在的危害,必须及时发现和治疗。通常可以使用检测液对其进行检测。

3 综合防治

3.1 预 防 乳房炎发生的病原菌主要是通过乳头管口侵入乳房,是感染乳房炎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对环境进行消毒,减少环境中病原的数量。同时还需要对奶牛的乳房进行清洁。还可以进行对乳房药浴或是向乳房内灌注一些抗生素。平时多注意奶牛的使用,注意营养物质的供应。挤奶工具要定期消毒。

3.2 治 疗 对乳房炎的治疗,通常是既可以采用西药治疗,也可以采用中药进行治疗。西药治疗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红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通过肌肉注射和乳房内注射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中药治疗通常是使用中草药经过煎熬后对乳房进行外敷,同时可以内服。内外兼治,达到最好疗效。常用的中药有蒲公英、连翘、鱼腥草、甘草、紫花地丁等。

猜你喜欢
乳汁乳头隐性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乳汁点目需谨慎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双侧甲状腺乳头癌手术方式的探讨及并发症的预防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