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措施

2018-02-16 03:44周晓琪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肾型淡黄色支气管炎

周晓琪

(广西柳城县太平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柳城 54520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现代化养鸡过程中经常遇到常见疾病。该病有较高的变异性和组织嗜性,可导致肉鸡饲养业发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因加强对该病的关注。本文将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控制措施做一论述旨在提升对该病的防控水平,减少因患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1 病原学阐述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IB),致病原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属于尼多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冠状病毒III群成员病毒。IBV的生化抵抗力不强,持续作用的高温、干燥、光照(日光照、紫外线)、常规消毒可将其大量灭活,其适存于低温、潮湿、寄居于有机物载体的环境条件中。该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性和多血清型特点,不同血清型的毒力、致病靶器官不尽相同,可引起广泛性器官、组织病变,包括呼吸、消化、神经等重点系统,有些毒株还能引起肾脏和生殖病变。由此可见,IBV是一种高危害性病原体,可导致动物机体产生强免疫抑制性,要根据其生理生化特点,采取保洁(令病毒粒子裸露)、光照、消毒、干燥等有效手段,将养殖环境中的病原体(IBV)多量抑杀、控制于安全值范围内,对降低家禽感染发病率有积极意义。

2 临床症状

患病鸡多数会在临床中出现咳嗽、气管锣音;病情严重的鸡只常会表现为精神颓废,羽毛蓬乱,食欲减低或蓬松,没精打采,缩颈闭目呆立一侧,驱赶时无反应,有的病鸡出现痢疾,粪便呈现黄白色水样。

3 病理变化

剖解可见,气管壁有出血点,气管粘膜有潮红,气管内有少量的淡黄色的粘稠的液体,肺部有出血斑点,指压肺部有条纹状的黄色的干酪样状物从气管内涌出,纤维素有心包炎,肝外周被淡黄色的薄膜覆盖。肠管膨胀明显,外观呈现灰黑色,十二指肠充血严重,大肠内积满淡黄色的白色有恶臭的内容物,肾脏出现中度膨胀。

4 防控措施

4.1 免疫接种

开产蛋禽开产前用IB灭活油乳疫苗肌肉注射每只0.5mL;肾型IB可于4~5日龄和20~30日龄用肾型IB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或用灭活油乳疫苗于7~9日龄颈部皮下注射;IB病毒变异株,可于20~30日龄、100~120日龄接种4/91弱毒疫苗或皮下及肌肉注射灭活油乳疫苗。

4.2 保护易感群

重点保护5周龄以内雏禽,尽量消除各种不良应激源,包括噪音、污染、高温高湿、低温高湿、有害气体、粉尘、体内外寄生虫、随意转舍并群、随意换料、滥用抗菌素等。在此基础上,还要随雏鸡的快速生长发育、适时限密均群,防止过于拥挤;科学配制及饲喂全价日粮,确保日粮中粗蛋白、膳食纤维、氨基酸、矿微、维生素等重点营养物质供量适中且均衡,巩固强化雏鸡的体质及基础免疫力。

5 治疗

IB阳性种禽(♀♂)和15日龄以内低龄发病禽从长远发展来看并无实际治疗价值,宜作劣汰及无害化处置;针对发病群、其他有治疗价值的隐性感染鸡,笔者推荐优势防治方案为:

5.1 高纯黄芪多糖+氟苯尼考+多西环素(遵药物使用说明)混饮,连 5~7d。

5.2 针对肾型IB,应先行降低饲料中蛋白添加量,适量补充K+和Na+,常以复方电解多维或补液盐作为辅助治疗。

5.3 针对绝食超过12h的重症病例,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支持疗法,包括内服复合氨基酸+10%葡萄糖液(开胃健脾、补充体能、促排毒利尿),日粮倍量添加维生素(VE、VC、B族维生素,增强免疫力和抗应激力、整合胃肠机能),混饮复方点解多维液或补液盐(纠正电解质代谢平衡),对症控制继发感染(混饮可溶性阿莫西林)等。

猜你喜欢
肾型淡黄色支气管炎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危害及防治措施
商品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告诉谁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一例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疾病诊治体会
“鸟粪”——“青蛇”——“枯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