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天龙雅居的桩基础及地下室底板设计概述

2018-02-17 05:51吴俊宏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0期
关键词:抗拔抗浮单桩

吴俊宏

深圳市中建西南院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地下2层,地上主体14层,建筑物总高51.3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体系为现浇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本工程±0.000为黄海高程8.000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2 地质情况

本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复杂类型,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待征周期为0.35秒。水质结果分析判定:地下水对各种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均无侵蚀性。抗浮设计水位为:6.200米(绝对高程)。本工程在场地西部有一条北东~南西方向延伸的压扭性断裂,斜穿场地属地域性东北向构造的次级构造,该断裂后期未发现活动痕迹,属稳定性断裂。在桩基础施工时应穿过该断裂层的软弱岩体,使桩端置于完整的岩体上。地质报告建议: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拟建建筑物特性,宜采用钻孔桩或冲桩为宜,并选择微风化基岩作桩端持力层。

3 整体抗浮验算

本工程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底板面相对标高为-9.450m,绝对标高为-1.450m,埋置较深。

3.1 抗浮水头计算

依据地质报告,本工程抗浮设计水位取6.200米(绝对高程),考虑地下室底板厚为500mm,水头高度6.2-(-1.45)+0.5=8.15m。水浮力=1.05x水头x水容重=1.05x8.15x10=85.6KN/m2。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范围均须进行抗浮设计。

3.2 抗浮力计算

一般情况下先考虑采用(结构自重+配重)抗浮,如不能满足抗浮要求,再结合采用抗拔锚杆抗浮或抗拔桩抗浮。本工程主楼外地下室顶板覆土厚700mm,但考虑到施工误差和土容重误差等因素影响,所以仅取400mm厚的土,容重取18KN/m2用于抗浮。结构自重考虑:混凝土结构梁、板、柱、墙、地下室底板(容重均取25KN/m3)+地下室底板100mm厚水泥砂浆面层(容重取20KN/m3)+负一层楼面100mm厚水泥砂浆面层(容重取20KN/m3)+标准层墙体(容重按实际取值)+地下室外墙外挑底板1000mm及其上部土压力。地下室外墙外挑底板及其上部土压力=抗浮设计水位以上土厚×土容重+(地下室底板面标高-抗浮设计水位)×土有效容重+底板自重=(1.05×18+7.65×8+24×0.5)/1.05=87KN/m2。

详见下面的水头和地下室外挑板抗浮荷载计算图。

裙房和地下室的墙体考虑到以后可能会改造,所以不考虑用于抗浮。活荷载不能用于抗浮。

3.3 用PKPM进行抗浮验算

验算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第5.2.1条地下室整体抗浮稳定验算应满足公式:1.0恒-1.05×(水浮力)≥1.0。

地下室底板按第一模型标准层,层高为500输入PKPMCAD结构建模中。水浮力以负值板恒荷载(-85.6KN/m2),输入底板标准层中;地下室外墙外挑底板及其上部土压力87KN/m2,按梁恒荷载输入到地下室外墙中(为了便于导荷地下室底板标准层的地下室外墙按梁输入)。其他抗浮恒荷载按上面3.2款输入PKPM模型中,板自重按自动计算。然后进到SATWE分析模块,点击竖向导荷图标,仅仅导恒荷载,其他荷载不勾选。

导荷结果显示主楼部分竖向恒荷载为正值,满足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第5.2.1条公式,无须抗浮;无上部结构地下室部分竖向恒荷载为负值,需要增加抗浮措施。根据本场地地质情况岩层埋深比较大,不宜用抗拔锚杆,宜采用压拔桩抗浮[2]。

4 桩基承台设计

选择微风化基岩作桩端持力层,采用钻(冲)孔灌注嵌岩桩,主楼部分只考虑桩抗压力,无上部结构地下室部分考虑桩抗压同时抗拔。微风化基岩持力层岩面标高变化较大,从-22m到-42m,大多标高为-35m~-42m左右,桩长较长,考虑施工质量的保证,所以最小桩径取1m。

单桩抗压抗拔承载力的确定。

4.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1)根据地质报告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地质报告岩土层的桩基标准指标建议值表,桩周摩阻力特征值不大,而微风化基岩桩端持力层端阻力特征值为8000KPa。仅考桩端阻力就能满足无上部结构地下室的竖向承载力。

即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Rpa-GP=3.14×8000-(桩自重)(kN)。

(2)桩身承载力设计值计算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第10.2.8条,按桩身承载力设计值计算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a=ψc*fc*Ap/1.35(kN),ψc为工作条件系数取0.7,fc桩身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p为桩身横截面面积,1.35是基本组合设计值的分项系数。

比较Ra、Raa,取大值作为最终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4.2 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1)根据地质报告计算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岩土层自下而下的排列:粗砂(松散)、高岭土化砾质黏性土(软~可塑)、高岭土化砾质黏性土(可~硬塑)、粗粒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微风化)。经分析粗砂(松散)、高岭土化砾质黏性土(软~可塑)土层较薄且摩阻力特征值较小,不能用于抗拔计算。高岭土化砾质黏性土(可~硬塑)土层较厚,摩阻力特征值25KPa,可用于抗拔计算。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土层很(较)薄,按摩阻力特征值25KPa,归与高岭土化砾质黏性土(可~硬塑)土层一起用于抗拔计算。花岗岩(微风化)为抗拔主要岩层。

取摩阻力土层厚度最不利的地质勘探孔进行计算。

根据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第10.2.11条,第2款,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公式

Rta=Up∑λiqsiaLi+Go

式中,Up为桩周长;λi为抗拔摩阻力折减系数,考虑到施工过程的泥皮效应会减低摩阻力,与审图公司沟通后采用较低值0.4;qsia为桩侧土摩阻力特征值,高岭土化砾质黏性土(可~硬塑)、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层采用摩阻力特征值25KPa;花岗岩(微风化)层参考本规范”进入中、微风化岩层部分摩阻力参照表11.2.1“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与岩石间的黏结强度特征值“取值”取400Kpa;Go为桩自重,考虑作为富余量,不参与计算[3]。

(2)抗拔桩的配筋量的确定。根据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第10.2.11条,第3款,单桩抗技承载力特征值应满足桩身截面抗拔拉承载力的要求,公式:Rta=Asfyk/K,fyk为钢筋屈服强度标注值;K为安全系数,取2;As为桩的配筋面积,由公式算出后,用混凝土规范的相关公式验算裂缝,保护层取40mm,最大裂缝控制为0.2mm。

4.3 桩基承台布置及计算

在满足桩间距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沿墙下布置桩,使上部结构的竖向力直接地传至桩顶,从而减少或避免桩对承台、上部竖向构件对承台的冲切,并减少承台受剪、受弯产生的内力,承台的厚度和配筋可以得到很好控制。

用PKPM的JCCAD生成“标准组合:最大轴力简图”,根据此柱底轴力初步布置桩基承台。因为基桩的受力不一定是由最大轴控制,所以要把桩基承台输入JCCAD,用板元法验算是否满足要求。调整承台的厚度,使其配筋为最小配筋率0.2%,或接近0.2%。

5 地下室底板设计

地下室底板为防水板,受水浮力和底板面恒荷活荷以及自重。考查地下底板下的土层为高岭土化砾质黏性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完全可承担底板面恒荷活荷以及其自重,所以只考虑水浮力对底板产生的内力作用。

用虚梁围住承台边,把承台当成厚板输入PKPMCAD模型,水浮力按负值板恒荷输入,然后采用SLABCAD计算底板配筋。

这样承台受水浮的影响被考虑了。缺陷是水浮力对承台作用时,桩的作用被忽略了,比较保守[4]。

6 结束语

做带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1)应认真仔细地分析地质报告,那些土层可以用于受力,那些土层不能用于受力,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确定基础类型,充分利用条件,例如地下室底的竖向荷载由地基承担,而不是由桩承担。

(2)应熟练应用手中软件工具,并熟练掌握设计流程和相关概念公式的应用。

(3)重视抗浮分析设计,确保抗浮安全稳定。

猜你喜欢
抗拔抗浮单桩
抗拔桩在抗浮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浮运施工技术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研究
超长结构地下室施工阶段抗浮技术措施的分析与探讨
大型桥梁桩基施工单桩承载力评估模型分析
某工程抗浮设计
基坑下方既有隧道的抗拔桩抗浮技术研究
多层地下抗浮疏水设计
钢筋混凝土水池抗浮设计方案的分析对比
嵌岩扩底抗拔桩承载特性现场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