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018-02-17 05:51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0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管理人员

黄 畅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自己的居住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就需要重视对工程的科学管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来指导施工。然而,我国许多的建筑企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没有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导致工程的管理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阻碍了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故此,对建筑工程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

如果企业制定了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那么势必会使工程的施工计划得到顺利的实施,并且能够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在对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之时,施工企业需要设置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监督管理机制的落实,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当前我国一些施工企业缺乏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这导致施工制度不能够得到贯彻落实,从而影响了工程管理系统水平的提升,使得工程的管理较为混乱,难以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

1.2 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工作效率的高低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有着重要的关联。如果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那么就能够使工程得到科学的管理,进而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并且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然而,在我国许多施工企业之中,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他们忽视了对工程的施工管理,缺乏安全管理意识,这导致工程的施工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现象尤为明显[1]。许多施工单位的老板都是转行进入到建筑行业之中,他们大多都是通过挂靠其他单位的方式来获取资质,他们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所以不能够对自己的工程进行科学的管理。虽然有一些施工老板会邀请专门的项目经理来负责工程的管理,但是这些项目经理并不会常驻工地,所以不能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1.3 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还有一些施工企业缺乏信息化的管理,他们没有构建一个完善的工程管理系统,再加上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所以影响了信息化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不利于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2 解决对策

2.1 提高施工单位工程管理的意识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如果施工单位的管理意识得不到增强,那么施工企业就会忽视工程的管理,就不会投入人力、财力支持工程的管理工作。故此,施工单位的领导者需要从自身做起,要认识到工程管理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对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意义。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将企业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组织起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使他们对工程管理的程序有所了解,让他们认识到工程管理对施工质量的作用。②在对工程进行验收之时,可以对企业管理团队的表现进行评价,这样一来,在今后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他们就会正视管理工作。

2.2 对工程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工程管理的开展好坏与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否有着重要的关联,如果施工企业制定了完善的管理体制,那么就会使工程的管理得到有效的开展。现如今,我国一些施工企业忽视了工程的管理工作,所以缺乏对管理体制的制定,没有将工作任务落实到施工人员的头上,也没有对施工任务进行细分,导致工程管理非常的混乱[2]。在实际施工中,涉及了许多的项目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了工程的总体效益,如①工程质量、②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③项目资金、④施工计划等。由此可知,必须要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但是许多施工企业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工程管理部门,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即便是安排了岗位以及工作人员,也只是流于形式,这些工作人员不能够带头实行工程管理体制,导致管理体制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施工管理中,施工单位需要对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并设置监督机构,以确保管理体制得到贯彻落实。

2.3 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各行业都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都纷纷引入与企业相匹配的管理系统。因此,在今后的工程管理中,施工单位需要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工程的信息化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一方面要重视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水平,让他们能够熟练的操作信息化管理系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现代化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重视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3]。另外,还需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培训工作,要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精神,使他们能够重视工程的管理。为了激发管理人员的培训热情,施工单位需要进行培训考核,只有当管理人员考核过关,才能够让他们投入到工程的管理之中,而如果考核不过关,则需要让他们再次进行培训。如果多次培训考核都不过关,则对其进行辞退处理,这样就能够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能够激发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培训考核之中。

3 结束语

综上,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还存着较多的问题,如缺乏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等等。这就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利于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为此,在今后的工程管理中,要提高施工单位工程管理的意识;对工程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并重视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如此一来,就能够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管理人员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施工单位竣工结算审核中的问题及应对探讨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