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018-02-17 05:51孟繁昌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0期
关键词:防水材料防水层卷材

孟繁昌

身份证号码:320322197209206810 浙江 诸暨 311800

1 建筑防水工程存在渗漏的主要原因

(1)设计方面的原因:部分设计单位未能根据建筑物的性能、重要程度、使用功能、有无震动、结构特点及使用环境等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性的材料,导致防水设防不合理,建筑防水选材、施工工艺选用不合理、对屋面构件温差伸缩变形无相应的防治方法,工程设计未设置防水保护层、防水保护层设置不合理,均会造成渗漏。

(2)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现今市场上的防水材料存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状态,山寨货、“非标”产品抢占市场,正规企业的合格产品在工程招标采购中也经常被“唯价格论”所打压,不敌“非标”产品,非标产品的使用致使建筑物渗漏现象难以根治。

(3)施工管理不到位,对防水施工特别是细部节点施工重视程度不够,对建筑防水施工无技术方面方案和技术措施,对防水施工交底及质量控制不够严格。

(4)建筑物沉降、温度收缩变形等不可抗力:现在的建筑物越来越高大,巨大荷载对地基要求更加严格,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更为明显。同时温室效应下,全球气候、越来越热,室内外温度的剧烈变化,混凝土随着气温的升降发生胀缩,过于集中的荷载等因素,都会导致建筑物墙体产生变形、屋面开裂,发生渗漏水的现象[1]。

2 加强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2.1 施工前期质量控制

(1)施工准备。任何工程施工前都要有一个准备过程,这是工程的一部分,防水工程也不可少,在施工前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工程的进度布置好施工部署,包括技术、组织、物资、劳力和现场准备,为防水工作的进行创造有利条件。认真细致地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合理利用资源,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降低工程成本都起着重要作用。

(2)技术准备。现场施工技术人员通过图纸会审,熟悉工程构造、节点细部构造、设防层次、采用的材料以及规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工程防水施工方案(包括工程概况、质量工作目标、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准备、施工工艺与要点、安全注意事项),明确工段划分、施工顺序、施工进度、操作要点等技术保障措施,考虑工程防水的每个细节,使设计意图得以贯彻落实。

(3)现场准备。现场准备注意是基层处理工作。防水层是依附于结构基层的,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因此在防水层施工之前应先对基层进行处理。一般基层应做到坚实、平整、表面无起砂、起皮、裂缝和积水,含水率符合规范的要求,转角部位还应做成圆弧。按相关标准要求做好基层的处理工作,这是防水施工的关键。

(4)人员的准备。工程防水施工必须选择具有施工资质、责任心强、业务技术水平高的专业防水施工队伍进行,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防水工程施工前,由管理人员根据施工图纸和现行的国家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部位、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构造层次、节点设防方法、增强部位及做法,工程质量标准,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等。以保证防水施工队伍能熟练按照技术规范要求,保质保量地进行防水施工。

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现场具体施工中要对施工质量、进度、用料、安全等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管理,以保证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工效,节约成本费用。工程防水施工的一般程序:基层处理→清扫基层和制备胶粘剂→节点部位防水处理→铺贴防水材料(卷材或涂料)→节点部位检查处理→工程防水验收→蓄水试验→整个工程防水验收。

防水工程在施工前可进行样板工程施工,经检查验收合格,全面铺开进行施工。

(1)施工进度计划管理控制。通过现场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合理分配、部署施工力量,可分组分段进行防水施工,以确保防水施工按期顺利完工,降低成本。

(2)施工过程控制。工程防水应强调防排结合,以防为主;刚柔结合,以柔适变;复合用材,多道设防;协调变形,共同防护的系统防水原则。

①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混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指结构(包括混凝土墙、底板和顶棚等等)自身具有足够的防水抗渗能力,刚性自防水具有承重和防水两种功能,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施工方便、耐久性好等特点。结构自防水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模板的平整,拼缝严密不漏浆,并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吸水性要小[2]。

②柔性防水:刚性防水由于温差应变、形变等因素,易开裂渗水,而柔性防水中的卷材要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韧性,防止被拉裂、刺破等问题。柔性防水材料包括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胶、密封材料等。下面以卷材为例进行说明。

a.铺贴卷材前,必须将表面的粉状物清理干净,看清卷材材料说明,条纹顺直的一面朝上。在大面积铺贴防水材料前,应先做好搭接、节点、附加层和增强层、排水沟槽部位的处理,遵循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施工工序;对于墙体立面的施工,应遵循先低后高的顺序,并尽量减少防水材料的搭接。

b.设计要求防水层(卷材、涂层)与基层全黏结,且必须黏结牢固,基层表面必须具备强度高、表面光滑、不起砂、不起皮、不开裂的条件。若设计要求空铺或采取压埋法铺设的防水层,则可以降低基层的要求,做到坡度准确,表面平整即可。

c.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一般≥100mm,相邻防水卷材的搭接错缝应错开1/3~1/2幅宽,卷材的搭接接缝要用10mm宽的密封材料封口。

3 结束语

总之,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产品居住条件的需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总结、提高施工与维修技术水平,使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真正得到控制。

猜你喜欢
防水材料防水层卷材
◆ 防水卷材
SIS在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防水材料在建设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防水卷材
防水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情况综述
论建筑防水材料在建筑漏水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倒置式屋面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桥面防水层的技术突破
终结卷材和涂料之争
过氧化物交联改性PE—HD/EVA防水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