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2018-02-17 05:51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0期
关键词:构配件分包装配式

杨 波

临沭县镇南建筑公司 山东 临沂 276700

前言

装配式施工技术是指在工厂预先制作好建筑使用所用构配件,通过机械吊装和结构拼接,从而把已制作好的建筑构配件在施工现场安装,建立起来的房屋基本框架结构的一种技术。这是一种新兴建筑技术,有着绿色节能、工作效率高的特点。这种施工技术合理优化了建筑资源配置,实现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环境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生产率水平。

1 我国装配式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装配式施工缺乏理论指导

相较于传统现浇式混凝土施工方式,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施工工序方面有了巨大的革新和变化,预先制作好建筑构配件,然后到施工现场组装建筑的结构,这大大提高了建筑工人的施工效率和质量。目前业界对于装配式建筑研究较晚,因此缺乏相关施工技术的理论指导,在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上,可借鉴的施工经验较少。

透过学界近年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已经从技术研究转向施工质量的研究,这证明在不久以后装配式施工技术,将被更多的建筑企业应用于实际施工中。根据学界对于装配式建筑质量的研究主流方向,可以得知装配式施工技术目前在我国还不算成熟,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的质量问题仍然困扰着使用该技术的施工企业。

1.2 构配件生产、保养不规范

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建筑构配件的质量,在其生产、运输、使用和保养方面,存在着操作不规范的现象。使得建筑构配件在运抵施工现场时,建筑构配件在运输过程中就已损坏,严重影响施工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1.3 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对于装配式施工技术来说,前期的施工计划,施工人员的调度和工作安排,是完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否则会严重影响正式施工阶段的质量。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应用此技术时,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缺乏对施工设备的配备,缺乏施工方案的质量监督。

1.4 施工人员不具备相应能力

施工人员技术能力薄弱,机械操作能力不达标,严重缺少对建筑关键施工部位的关注,由此引发构配件搭接不牢固,混凝土浇筑强度不够,影响建筑质量。某些施工单位,在没有对员工进行相应培训时,就急于上马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这充分显示了该技术在我国建筑业尚不普及的现状[1]。

1.5 施工方管理协调不到位

施工方与监理单位、分包方在工程验收和协调上不到位,就会出现监理单位不认同建筑的完成质量,分包方不明确施工要求致使分包工作质量不符合要求,严重制约了施工质量。

2 装配式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应用

2.1 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

在施工开始前要做好事前控制,要实现对施工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与地理特点的调查,从中制定最优的施工方案,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最适合的施工技术。有针对性地组织施工队伍和有关人员的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出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整体优势,把总结的工厂经验、技术利用起来,这也是奠定好对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

同时对构配件的材料质量严格把控,确保能符合施工技术标准,从而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特别是某些关键材料,要采用具有商检报告及化学成分分析材料的资料,如果材料不具备以上相关资料或资料不全的情况,一律不许此类材料进入施工工地。

在进入施工阶段时,要确保自我检测系统能够起到质量检测的作用,保证检测系统的良好状态。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是否出现影响到了工程质量的情况。在施工人员的安排上,监督人员要注意工序之间的交接,对于建筑重点工序、工艺要在规定时间做好检查工作,只有符合工程质量要求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工作。对于施工图纸的变更和修改,必须通过反复研究、讨论和分析后,确认采用新图纸,施工环节才能变更施工计划及其相关工作[2]。

最后是施工进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对于建筑要分部分项进行验收,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对完成的建筑部分进行验收,要在监理验收前,就做好内部的验收工作,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2.2 施工过程的机械操作

传统施工方式和装配式施工最大区别就是施工方式的变革,使得在施工人员与机械设备的比例配置上有了很大变化。装配式施工突出的特点就是,让技术娴熟的施工工人与施工机械设备两者之间有机结合,实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标。

同时要规范好施工过程对机械设备,如运输设备、吊装设备的操作要求,否则会因此降低施工质量之外,还不利于设备性能的全面发挥。对关键部位的操作如果不按照规范要求操作,则会对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例如,叠合梁等构配件的结合需要进行搭接,同时还要为其现浇和灌浆;构配件吊装不规范会直接影响结构的受力,影响其性能的发挥。

2.3 施工过程的管理协调

装配式施工除了对施工方式的变革,在工程管理上自然也不能沿用旧有的管理模式。首先需要构配件就质量方面进行沟通,确立所采购的产品质量参数;与设计单位进行技术、图片交底,确认实际施工技术能达到施工图纸所要求的效果;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与业主、监理方进行细致的协调,确保验收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对分包方的工作也要协调好,明确质量要求,操作规范等方面内容,分包方是施工第一线,工程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分包方的施工情况。

还需要注意的是,施工方应特设监督专员,让其实施质量监督,出现问题及时反馈,然后施工方再根据专员的反馈及时调整施工工作,派设专员的做法有利于施工工作的经验积累。

3 结束语

在施工中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质量控制与监督是其中关键,对于施工过程发生的问题要及时归纳和总结,是保证好质量控制的前提。我国在装配式使用的应用还很少见,可借鉴的项目案例也少,因此要不断总结施工经验,使其施工效率最大化,施工计划最优化。

猜你喜欢
构配件分包装配式
海洋石油陆地工程建造的分包管理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于发布《工业化建筑标准化部品和构配件产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
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如何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
建筑业劳务分包制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