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2018-02-18 01:28马群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文言文新课改初中语文

马群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对初中语文文言文给予了充分重视。文言文一直存在于语文教材中,其目的是让学生学好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让学生学习到文言文的精髓,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不利于贯彻新课改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为此,本文着重分析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知识,以期让学生更精确地理解文言文所蕴含的知识点。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011

文言文蕴含的内容较多,其中涉及到虚词、语法以及语气词等知识,学生未能正确掌握文言文的各项知识,制约着课程教育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应积极思考如何让学生了解并运用学习方法,通过掌握学习方法更好地了解文言文中所体现的内容。这样能强化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文言文,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语文教师应思考如何向学生传授文言文知识的学习方法,增加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认知。

一、将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转化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我们常说“好奇害死猫”,但笔者认为这要看好奇的是什么,如果是对知识的好奇显然是有益无害的。学生常常都会有一些奇思怪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很强的。很多教师也认为文言文教学是非常困难的,很少有教师会选择在公开课上讲解文言文,因为对于学生与教师而言,都是比较困难的,而且难以调动课堂气氛。其实不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可以将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转化为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

二、通过编写导学案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和自学能力

在新編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比例大幅增加,涉及的字词句知识也更为丰富、文学体裁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感觉无从下手,难免产生畏难情绪。为了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编写导学案,让学生依据导学案完成对课文的预习,为初中生指明预习目标、预习重难点,为他们的自学指明方向。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既对新课所涉及的生词、特殊句式等提前进行了解,又在对新课重难点进行突破的过程中充分激活了自己的思维,为即将到来的新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又增强了课堂学习的针对性。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前,教师可以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在导学案中设计包括作者简介、读准字音练习、重点词语释义练习、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基础知识的训练;通过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在课文中感受桃花源美在何处,感受桃花源幸福在何处,以及桃花源的神秘又可以从哪里体现出来。导学案的设置为学生的预习指明了方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自学能力,在导学案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对课文进行初步了解,并标出自己有问题有疑问的地方,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主动探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三、课堂延伸,拓宽知识,了解与文章相关的史实和故事

文章的创作与历史环境和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向学生教授知识,并不能仅限于课本中的知识,而是应该延伸到课外。文言文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现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学习文言文就是为了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并且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可是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下,很多教师为了考而教,学生为了考而学,教师讲学生听,早已忘记其真谛。加上文言文的晦涩难懂,导致许多学生“谈文色变”。

四、让学生运用保留与添加法实施文言文探索

语文教师要想提升文言文学科的教育效果,需要讲解多种学习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各项内容。针对文言文所体现的特征,语文教师需让学生运用保留与添加法进行文言文探索,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各项理解。例如教师在实施《爱莲说》

的课程教育时,首先应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分析文章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强化学生对该篇文章的认知。如讲解“染”字时,让学生运用添加法将其翻译为“沾染”或者是“污染”,理顺文言文内容。同时,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托物言志的,哪些词语展示作者的情怀。通过实施这样的文言文教学,能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能力,逐渐强化课程的有效性。

五、注重语法知识的点拨

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存在大量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特殊句式、词的活用等,帮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为了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多数教师采用“一讲到底”的翻译法,让学生不仅背诵文言文、考试填空、翻译等,也让学生背诵译文。如此教学,先教后学,先讲再背,典型的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与目前推崇的“先学后教”“学讲结合”相悖。因此,对于文言文教学,教师应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点拨,培养学生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在当前语文文言文课堂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产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尽可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最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就是让学生眼前一亮,将学生从未见过的景象呈现在他们眼前。比如,教师在教学《三峡》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三峡的图片展示在大投影上。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师可以播放三峡大坝泄洪的视频,并配有音乐。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写三峡大坝,学生纷纷进行讨论,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课文。

综上所述,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看法,并且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得他们在文言文学习中真正意识到文言文文字的魅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发挥自身的潜力学好文言文知识。

参考文献:

[1] 马城洲.探析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5).

[2] 蒋光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策略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寿春中学 232200)

猜你喜欢
文言文新课改初中语文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文言文阅读专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