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类微课的情感化设计探析

2018-02-18 01:28李颐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情感化散文诗歌

李颐梅

摘要:微课教学便于记录、保存和分享,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对于诗歌鉴赏的教学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关键词:微课;诗歌;散文;情感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046

一、借助微课整合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微课是指用于课堂教学的8到10分钟的短视频,这一类视频因其短小精悍、内涵丰富而广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知识点复杂多样,有些知识点甚至关乎某个时代、某个人物的生平。诗歌鉴赏的难度就在于诗歌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涵盖的内容却及其广泛,表达手法也多种多样,情感体验也与多种历史因素有关,学生理解起来很吃力。教师可以依靠微课解决这一困难,用微课讲解诗歌中的知识点,例如作者生平、作者事迹、作者流派、诗歌表达的情感、诗歌的表达手法等,利用微课将重要信息整合在一起。可以利用PPT课件制作微课,用简单的文字、图片充当载体,插入合适的背景音乐和短视频,也可以利用讲课式微课。教师制作这一类微课时需要查找资料、编辑制作视频,通过后期制作转化变成几分钟的短小视频。

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学生应利用教师的讲解,更深入地运用具体的写作技巧,通过更好地研究,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如在研究王维的《使至塞上》时,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是一幅非常壮观的画面。作者应该有非常宽广的胸怀。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播放以前沙漠中河流的照片,使学生能够直观感知诗歌的意义,使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诗歌内容。同时,要用广阔的视野和心灵来体验诗歌中表达的思想。例如,在学习《雨霖铃》时,其中的诗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基本上是作者内心深处的一种悲痛感。教师可以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示诗歌照片,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真正感受作者描绘的画面。

二、结合考试题型,进行针对性教学

当前高中生学习诗歌鉴赏大部分是为了应对高考,毕竟诗歌鉴赏这部分内容占有很大的分值,教师在教授诗歌鉴赏的内容时也大多是从高考题型出发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案时就要紧扣往年的高考题型,随时变动跟进,根据题型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在应付高考题目时也不能忘记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促使其自主学习。同时,还要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切实提升学生的诗歌读写能力。在制作微课时,教师也需要钻研教学大纲,有效开展微课教学。例如在进行《蜀相》这一课的教学时,学生不能理解杜甫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对于整首诗歌的理解也仅限于诗歌描写的景色上,而对于景色背后的意向、象征词的理解却不是很通透。此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诗歌,用自己的语言理解“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前半段的景色描写有什么用意,再让学生理解后半段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段话是在表达什么感情,与前半段的景色描写有什么关联,作者为何要这样安排。学生对于原文的理解仅限于字面上的意思,可能会出现误解或者曲解的现象,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向学生播放一段关于诸葛亮的视频,再用微课引导学生理清思路,运用 PPT 或者播放微视频进行教学,联系上下文把握诗歌整体,再引导学生掌握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表达,实现教学目标。

高效的语文诗歌教学评价应以考试内容为基础,在讲课过程中引入高考,达到目标水平。例如,有一年高考的问题是:首先阅读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然后根据整首诗来理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含义并解释“枳花明驿墙”中的“明”字为什么用得很好。第一个问题主要是学生展示诗歌中所包含的具体场景,而第二个问题主要是学生分析诗歌的具体含义。只有当他们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时,他们才能回答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是研究学生是否理解诗歌的内涵以及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诗歌来构筑理想的画面,用母语来描述画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研究高考诗歌的评价内容,并辅以微课教学,使学生有更深的理解能力,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运用动画展示,理清教学思路

微課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由于微视频的时间限制以及有限的课堂时间,都导致课堂进度出现混乱,教师教学思路不清晰,学生学习目标很模糊,这种现象不利于诗歌鉴赏教学的开展。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智慧,运用微课教学中的动画展示功能,实现教学效果。在诗歌鉴赏中,常常出现的一些高考重难点题就是诗歌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集中表现为借景抒情、借物咏怀、托物言志、象征等,这些知识点只是比较笼统的知识类别,每个知识点中还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小知识点,比如借景抒情,这是各朝各代诗人最善用的手段,学生可以从经验出发,认为是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是具体是怎么用的,是明喻还是暗喻,是指代还是借代,是抒发的思乡之情还是抒发的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都需要根据诗歌情况具体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对诗歌的表现手法有精准的掌握。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中的动画或者动漫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的必学内容,诗歌以其优美的文笔、深刻的内涵、极具现实批判意义等特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情感体验都十分有限,诗歌鉴赏是一门高雅艺术,因而要让学生彻底理解诗歌、走进诗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合理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将难度降低,顺利帮助学生学会诗歌鉴赏。

参考文献:

[1] 邹 琴,何春阳,王英英.诗歌散文类微课的情感化设计探析——以高中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J].中小学电教, 2015(3).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二中 232200)

猜你喜欢
情感化散文诗歌
面向青年“蚁居族”的交互艺术装置情感化设计研究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七月诗歌
情感化办公空间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用情感化设计点燃学生设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