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活动设计的“四舍四入法”

2018-02-18 01:28徐新颖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吟诵质疑

徐新颖

摘要: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阅读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活动,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的朗读、思考、质疑和创作。本文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出发,提出了“四舍四入法”,即舍弃形式化的读,带入丰富性的演读;舍弃限制性的问,加入开放式的质疑;舍弃机械式的背,引入理解性的吟诵;舍弃反复性的抄,添入创作性的改写,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演读;质疑;吟诵

中圖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048

“读写听说”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学生活动,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进行语文学习,并稳步提升语文素养。然而,现今语文教学中却广泛存在着学生在教师魔棒的挥舞下形式化的读、机械式的背、限制性的问、反复性的抄,使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激不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设计阅读活动,才能让学生口中倾诉出语文的真,笔尖流淌出语文的美,心中充溢着对语文的爱。本文以《湖心亭看雪》阅读教学为例,认为阅读教学中活动设计可采用“四舍四入法”。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描写雪景的小品文,出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之手。文中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宏大、凄清的雪世界,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既有独自赏雪的孤寂,又有偶遇知音的淡淡欣喜,同时,还有作为亡国遗民的痛心,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对前途渺茫的无奈慨叹等。而更让读者感同身受的是作者那份“痴情”“痴性”,孤寂的情怀中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在教学中,教师可引领学生进行丰富性演读、倡导学生进行开放性质疑、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的吟诵、与学生探讨创作性的改写。

一、舍弃形式化的读,带入丰富性的演读

阅读是用声音传递出对文本的理解,它建立在具体的情境、丰富的内心感受中,不是形式化、空洞的表达,而是内涵丰富、意蕴真实的情感传递,需要带入读者对文本的理解。

语文阅读教学要大力倡导读、泛读、精读、美读、深读等,而这些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演读”的基础上,所谓“演读”,即读者进入作者所创造的语言环境中,走进作者的生命体验中,“演读”让读者试图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甚至“仿佛成了作者”,这样才能还语文教学以艺术美感、生命质感。朗读、涵咏、感悟能让语文课堂温度、广度、深度、高度兼备。因为“要感受言语,最基本的是必须感受到言语的存在”。

一位教师在执教《湖心亭看雪》一文时,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先指定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配乐朗诵,其他学生用心倾听,并用一两个词语说出感受。“个别朗诵”带学生走进孤独、伤感、淡雅的世界,随后教师通过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随同张岱前往湖心亭,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当解读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时,教师请男生来读,并进行适当的指导:“此时此刻你走进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希望能通过你的声音能让我们感受得到。”学生的声音响亮,略带缓慢,充满节奏感,由此传递出一种大地苍茫的感觉。当解读到“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一句时,则又让女生读,并进行指导,女生的声音明显轻柔,让人感觉万物皆渺小。环境的对比直接反映在朗读的节奏、气息上,从而读者进一步感受张岱超凡脱俗、孤独的品性。除了可采用多形式的朗读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多层次朗读。即教学设计和教师引导应该有层次,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情感上有一个升华,如听一位名师执教《湖心亭看雪》一课时,在导入之后,让学生大声读三遍课文,前两遍把字音读准,第三遍对照注释读,然后用多媒体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课文,让学生再读。在学生理解文意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每次的要求各不一样,学生在教师的有机指导下逐步登临更高、更远的朗读境界。

语文课堂讲究“朗读”,“朗读”的最高境界是“演读”,课堂上的“演读”无需借助浮夸的动作和表情,只需要借助恰如其分的声音和投入的内心世界,就能将文本还原为立体的世界。“演读”既能满足记忆的需要,情感表达的需要,又能实现品德教育的需要。但是,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课堂效率。

二、舍弃限制性的问,加入开放式的质疑

优质的语文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预设,更离不开学生的思考、质疑。在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使命。而当今的一些语文课堂,教师一味地进行限制性提问,对于学生的回答,也机械化地给予“对”和“错”的评价,在教师的“死教”下,学生难免会“死学”。于是,语文课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记笔记、背答案,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如何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在语文课堂上加入学生自发的、开放性的质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在执教《湖心亭看雪》一文时,一位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质疑。首先,让学生在一遍遍地阅读中引发疑惑,并向教师或同学提出疑惑,课堂上,学生在专注的阅读中突破一个个疑惑。当有学生问道:“我在学《湖心亭看雪》的时候发现一句——‘问姓氏,是金陵人,这句话为什么答非所问?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引领学生跟随张岱的脚步去湖心亭赏雪。了解“崇祯”这个特定的时间,品析优美的语言,感受张岱对雪景的痴迷,体会张岱忧郁的内心世界,从而通过探究得知:“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此”,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怀念。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文本进行开放性质疑,开启了专属学生的阅读文本的独特之旅。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目标的达成是顺畅的,师生的身心是愉悦的,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起到关注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满足学生求知欲的作用。

三、舍弃机械式背诵,引入理解性的吟诵

背诵文质兼美的课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熟读与背诵对于词汇的积累,语言的形成,甚至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将背诵文本设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忽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机械式地背诵让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甚至是产生厌恶之情。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而深情地吟诵是记忆的最高境界。如要让学生对文本达到记忆的目的,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的语言,或记叙、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不管作者采用何种方式表达,教师最好能够唤起学生的认同甚至钦佩作者这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当学生读到“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一句时,感觉文字有些不合常理。如其中的量词“长堤一痕”,“长堤”一般也不用“痕”,用“条”,“湖心亭一点”亭子也不用“点”,一般都是用“座”,“舟中人两三粒”人应该是两三“个”,通过反复探究,学生明确这些量词都是把事物给缩小了。从而与上面浑然一体的浩大气势形成对比,突出这些事物在天地面前都变成了沧海一粟,可有可无,天人合一了。随后,教师对此进行示范吟诵,仿佛引领学生走进了苍茫的世界,激起了学生的钦佩之情。从“研读”到“演读”,随后,教师又动情地说道:“这么融情于景的佳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背呢?同学们,让我们背起来吧!”在这种情境中,学生是不会对背诵有反感之意的。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背诵,如“对歌”式背诵法。即模仿山区或某些少数民族“对歌”的方式,由甲、乙两位学生每人一句,轮流背诵;又如“接力赛”式背诵法,即模仿体育运动中接力赛跑的方式,由三个学生每人一句,上递下接,循环往复。如此花样背诵法,甚至可以让学生爱上背诵。背诵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对本文陶醉式地吟诵,传达出对作品立体的理解,沉浸在作品所营造的情境中。

四、舍棄反复性的抄,添入创作性的改写

在语文教学中,必要性的抄写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巩固记忆,但是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进行反复性抄写,只会造成时间的无端浪费,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变换着形式让学生写,如进行一些改写或仿写,同样可以巩固所学,甚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一位教师在进行《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教学时,首先带领学生走入文本所呈现的立体世界里,并启发学生借助想象在写景处进行扩写或改写。一位学生动情地写到:“浓雾铺满湖,远望,山水和浮云相连,一切仿佛浑然一体。近看,只见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格外动人心魄。湖边有些许的冰,手伸下去,一种冰寒彻骨的感觉。天地间一股寂寥之气。”学生写完,教师便请别的学生对文字进行评价。有学生评价道:“作者想象丰富,笔墨细腻,描绘入木三分。”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比较学生和张岱的文字。探究的脚步又近了一步,于是有了工笔细描和白描的区别探讨,有了写景中顺序的把握、修辞的运用、多角度描写手法的采用之类的探究。同时,教师也可变化角度,如让学生借助想象描写金陵客眼中的湖心亭雪景,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创作化的改写是建立在教师引领学生熟读文本、把握意蕴的基础上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文字揣摩作者的文字,即借助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产生新的文字,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巩固所学、加深理解、整合并创新的过程。

语文学习就应该在教师的引领下智慧地读、自信地诵、专注地思、自由地问、愉快地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灵魂得到了滋养,思想得到了激发,智慧得到了孕育,教师巧妙地改变了语文教学活动设计的形式,采用“四舍四入法”,可以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绵延文化血脉,激活学生创造力的乐土。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 215200)

猜你喜欢
吟诵质疑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靖江吟诵的采录以及初步研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吟诵,拥抱经典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八年级古诗文诵读教学对学生情操的培养策略探析
小学高段语文语感教学之我见
韵兮境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