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2018-02-18 01:28王丽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学科核心素养整合

王丽媛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新目标,在新改背景下,教师理应与时俱进,要思考如何整合课程内容,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即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教师作为掌舵人,对于阅读问题的设计要关注维度、广度、高度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逐渐培养其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整合;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059

自从2003年开始试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来,我国英语教学的重心转变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为此,在阅读能力方面,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然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课程课改的阶段性发展。现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修订工作已近尾声,新课标将明确学科的核心素养,这将是课程改革的新目标。

明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求是基本前提。首先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其次,文化品质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趋向。再次,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征。最后,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能力是学科基础;文化品格是价值趋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而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那么我国英语学科课程改革已然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这就要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进行改变,我们要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中,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的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向核心素养培养。要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教師理应与时俱进,融育人目标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程目标确定之后,要构建与课程目标一致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师要思考如何整合课程内容,即如何将分割的内容设计整合为完整的内容主题。

课堂教学与实践:以B4 M3为例,课题: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课堂教学流程(Procedure)设计为:新课导入、读前pre-reading、读中 while-reading、读后post-reading、巩固练习consolidation、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assessment、作业 assignment几部分。教师应做到全盘规划,综合考虑,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整体教学设计流程如下:

课题:B4 M3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原则:课堂阅读和高考考查相结合;分层设计任务,激活思维

类型:直观;推理;运用

步骤:1. Reading for main idea(主旨阅读); 2. Reading for details(细节阅读,推断,深层阅读);3. Reading for using the language (阅读运用);4. Summary(总结归纳);5. Discussion: Moral education(德育教育);6. Feedback(反思构建)

Task1:Reading for main idea(语篇主旨)

(1)Learning to learn(阅读技巧):Pay attention to the key words;read the beginning or ending of each paragraph and you can get the main idea.

(2)Think and answer: How many parts?(主旨要义;把握结构)

Task2:Reading for details (细节阅读,推断,深层阅读)

(1)Read Para. 1and answer the question.

(2)Read Para. 2for further information and say if the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3)Read Para. 3for further details and then fill in the form.

Task3:Reading for using the language(阅读运用;技能培养;能力形成)

(1)Greetings in traditional China.

(2)Salaam(额手礼).

(3)Greetings of Hindus.

(4)Give me five:

Task4:Summary(总结归纳)

Task5:Discussion: Moral education(德育教育;语言输出;文化品格)

Not all cultures greet each other the same way. What are your opinions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 of greetings?

Your opinion: Respect;Understand; Accept

Task6:Feedback(反思构建;综合素养)

What have I learnt today?

Knowledge(知识)How to communicate by using body language?

       

Ability (能力): Reading skills:

Emotion(情感)To raise international awareness:

Self-discovery(自我发现):

本节阅读课的问题设计高度层层递进,Remembering→Understanding→Applying→Analysing→Evaluating→Creating,在完美融合中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教师作为掌舵人,对阅读问题的设计要关注维度、广度、高度。这就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使命与挑战,即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教学从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转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加深对学科本质和价值的认识;重视对语篇意义的解读;在设计活动时关注内在逻辑和关联,注意提炼和整合内在的知识结构。因此,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关鍵。但从文本解读到活动设计还需要教师思考:创设何种情境?与学生共同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需要获取什么信息,建构怎样的知识结构?如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获得文化体验,汲取文化精华,提升思维品质,运用学习策略,实现创新迁移。认真研读和分析文本,梳理语篇主题意义;确保教学设计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学习过程;在主题意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整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体现文化感知和品格塑造,发展思维品质和语言学习能力;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指向核心素养整合的英语学习是从学生的已知出发通过主题引领和语篇依托对语言(知识)、文化(内涵)、技能(途径)、策略(方法)等的综合研习,以实现对主题和语篇理解的提升和优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创新迁移,形成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塑造文化品格,发展学习能力。

因此,一个好的阅读者首先是一个思考者,阅读即思考,如果我们把阅读的过程融入思考,才能真正实现能力的提高。比如预测,根据读到的线索猜测将要发生的事情,将读到的内容与自己的知识相联系进行理解,根据线索和自己的理解,对内容有自己的看法,一边读一边对读到的内容进行提问,将文字在头脑中转化成图像,总结出最重要以及最主要的内容。因此,教师如能将阅读教学具体化为一张精读思考表或精读的问答表,其实体现了该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与能力。

教育要回归原点,从学生出发,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育人为先;教育不是要控制,灌输,纠正,而是要点燃、激励、唤醒;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创新,一切从教师改变开始。

王蔷教授指出:教育要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教学要走向服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意义出发,推动深度学习;研读文本、重视情境、梳理主线、构建结构化知识、关注内化提升、迁移创新,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金平,陈晓宇.“导练读”三段式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法[J].速读(下旬),2017(11).

[2] 苟先佩.浅谈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优化[J].新课程导学,2015(12).

[3] 刘立平.优化教学策略,提高阅读能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浅析[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8(1).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谷中学 030800)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学科核心素养整合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