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轻负高质的具体策略

2018-02-18 01:28黄国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黄国珍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的是寓教于乐。但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往往存在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情况,这与寓教于乐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轻负高质,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此为研究中心,对其具体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轻负高质;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09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轻负高质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轻负包含的两层含义。其一是指适当的负担,即根据学生的实际身心特征及学习规律,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负担。其二是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分感兴趣,不会产生学习负担感。对于高质量而言,即要可持续性的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想要实现最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就需要注重对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将课堂教学的轻负高质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本文結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观点进行具体性分析。

一、注重教学的趣味性

成功的教学需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而非是强制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才不会感受到过重的课业负担。比如在学习“克与千克”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设计趣味性导入,以不同学生的体重为切入点,让学生对重量单位产生探究的欲望,相信在此种趣味性的教学背景下,必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实”字教学

1. 注重实物教学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材的调查发现,通常课本中所呈现的一般都是思维结果,如定义、法则等数学结论,想要让学生对其进行透彻的理解,难度是很大的。因此,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借助实物、教具、学具等进行教学,相信通过演示与操作,学生能对数学知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样能为后续的深层次探究与理解奠定扎实的基础。最关键的一点是学生能对知识整个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解,对整个思维过程进行重新展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掌握丰富的思维方法,这对于学生数学学习之路的顺利推进是极有帮助的。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借助折纸、分图形、分人数等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对其意义进行有效理解。

2. 注重实在教学

这里所指的实在教学,即要确保数学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扎实、厚实的状态中,确保不再存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气氛过于热闹、效果过于平淡的教学现状,并且能彻底避免教师当导演,优生当演员,其他学生作为观众等教学现象的再次发生。

三、注重对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新”的教学原则,唯有当体现出新课程理念时,才可以确保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得以健康发展的机会。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总是过于追求英才式教育,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常会出现作业布置过多,课业负担过重的不良现象,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最为关键的是长此以往,学生会彻底丧失学习的自觉性与创造性。

四、注重联系性教学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教材中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但通过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调查发现,较多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都是比较片面的,或是出于分割性的状态中。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始终坚持联系性教学原则,将知识进行联系、整合与梳理贯通。小学数学教材中有需要对单位进行换算的知识,想要对其进行彻底掌握,必然是困难与枯燥的。对此,在实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搬来一个玻璃缸,将里面注满水,在学生面前用大勺子往外舀水,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观察,发现没有几舀就会舀光。之后在将水倒回玻璃缸中,用吃饭的小勺子进行舀,再进行观察,发现舀了很多勺都难以舀光,最后再用挖耳朵的勺子进行实验,学生都笑了,说舀到明天也不一定能舀完。通过这个实验过程,学生对于单位间的换算有了非常全面的认识,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顺利解决问题,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到题目的结构特点,掌握多种解题思路。

五、注重“降”字教学

1. 降低身体重心

教师不能总站在讲台上,而要深入到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在各小组之间来回走动,关注每位学生的实际思考情况,对学生进行及时地启发与引导,倾听学生的真实理解与想法。这样能降低身体重心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同时还可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教师后续的教学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2. 降低思考方式

要对小学生的实际思考问题高度进行了解,要从儿童视角着手去对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只有真正从成人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才能够实现换位思考的最终目的,从而真正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学习的例子,采取适合他们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轻松快乐的学习,真正实现最终轻负高质的教学目的。

毋庸置疑,轻负高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在深入思考的课题。本文仅根据笔者自身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从趣味、“实”字、“新”字、联系及“降”字等方面着手,真正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施香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2).

[2] 屈佳芬.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探索,2015(1).

[3] 孙 政.让数学思想的渗透成为数学教学的理想追求[J].基础教育研究,2015(9).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蟠龙镇中心小学     341003)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