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成像界定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

2018-02-18 08:45李亮杰刘志飞贾啟龙程艳玲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3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李亮杰 刘志飞 贾啟龙 程艳玲

【摘 要】目的:观察磁共振DWI和PWI界定急性脑梗死IP的效果。方法:根据栓塞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采用DWI和PWI界定急性脑梗死IP。结果:A组DWI(30.52±1.50)mm3,与B组及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BV及CI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半暗区CBV(0.69±0.58),与核心梗死灶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DWI和PWI应用到急性脑梗死IP的界定过程中,能够有效明确IP的存在,为治疗提高依据。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3-00-01

前言: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起病急、死亡率及致残率高。临床研究发现,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的存在情况及范围,是影响治疗及预后的关键因素。为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时明确IP是关键。本文收集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8月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来阐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成像(PWI)界定急性脑梗死IP的方法,并观察了界定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栓塞时间不同,分为3组,A组(栓塞时间30min)性别:男/女=20/12,年龄(69.96±12.33)岁。B组(栓塞时间1h)性别:男/女=19/13,年龄(69.83±12.40)岁。C组(栓塞时间2h)性别:男/女=20/12,年龄(69.80±12.59)岁。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Area1.5TMR机器行DWI和PWI界定IP:(1)行轴位T1WI、T2WI检查。(2)DWI参数:扩散系数为b=1000,TR=3100ms,TE=78ms,矩阵:128×128,层厚为6mm。(3)DTI参数:SE-EPI序列:TR=5000ms,TE=97ms,矩阵:128×128,层厚为2.0mm。(4)PWI参数:SE-EPI序列:TR=1400ms,TE=32ms,矩阵:128×128,层厚为5.0mm,间隔1.5mm。(5)对比剂:肘静脉高压注射对比剂GD-DTPA,速度2.5ml/s,剂量0.2mmol/kg。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三组患CBV(异常高信号灶)指标、DWI(最初梗死灶体积)、CI(治疗后复查时梗死灶体积)指标。(2)观察IP与核心梗死灶的CBV指标对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指标对比 A组DWI(30.52±1.50)mm3,与B组及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BV及CI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2.2 IP与核心梗死灶的CBV指标对比情况

缺血半暗区CBV(0.69±0.58),与核心梗死灶相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起病急,及时确诊并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临床工作中,IP指存在于不可逆性梗死边缘的可逆轉也可进展的缺血组织[1]。研究发现,IP与核心梗死灶可短暂维持平衡。当IP血流量为10ml·100g-1·min-1时,脑细胞随之死亡[2]。血供改善时,功能方可恢复[3]。DWI、CBV及CI指标,是界定急性脑梗死IP的三项主要指标[4]。本研究发现,采用DWI和PWI界定后,栓塞时间为30min的患者,DWI(30.52±1.50)mm3,与栓塞时间为60min以及2h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BV及CI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随着栓塞时间的延长,最初梗死灶体积显著增加。通过对IP与核心梗死灶CBV指标的观察发现,缺血半暗区CBV(0.69±0.58),与核心梗死灶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DWI所显示的异常信号,能够反映核心梗死区。针对DWI超过10%者,随着病程的延长,最终梗死灶体积将接近于异常信号区体积[5]。可见,两者不重叠的区域,属于动态变化的区域,而该区域则为IP。

综上所述,将磁共振DWI和PWI应用到急性脑梗死IP的界定过程中,能够有效明确IP的存在,为治疗提高依据。

参考文献

陈全武.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临床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4):34-36.

曹岚.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5):94-95.

张立明.MRI不同成像技术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应用研究进展[J].新疆医学,2018,48(08):895-898.

潘桂海,何学军,田国强.CT与MRI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5):89-90.

赵效杰,范小强,成旭鸿.磁共振波谱成像及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9):152-153+156.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临床检验学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联合检测变化研究
扩大时间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