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安全 传说还是传奇

2018-02-19 06:59桑迪史密斯郁振山
现代职业安全 2018年5期
关键词:皮格汉森管理层

桑迪·史密斯|文 郁振山|译

编辑 郁振山

行为安全问世时,被视为弥补安全项目缺陷的传奇万灵药。“它是安全项目中的瑞士军刀,能解决所有问题。但现在人们认识到,行为安全只是工具之一,我们还需要其他工具,”美国战略安全联合会(Strategic Safety Associates) 的运营总监罗恩·鲍尔斯如是说。

从首次实施行为安全项目,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如今它已失去很多安全经理的宠爱,因为他们认为,项目成本过高,长期效应也未达到期待。

在部分专家看来,人们最初对行为安全的期待就不切实际。但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某些公司毁了它,在实施项目期间形成了将事故“归结于员工”的态度。战略安全联合会的董事总经理罗伯特·佩特说,“那些公司默认员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只是需要被提醒。”

L2H安 全 公 司(L2H Speaking of Safety Inc)创始人拉里·汉森说,很多公司的行为安全项目都失败了,这并不奇怪。汉森回想起自己的经历,“之前,我在印第安纳一家食品分销公司工作,负责分析安全项目,老板问我,为什么要引进行为安全?一天上午,我刚走进办公室,听到总经理说,‘都站在那儿,别动。我刚买了一把枪,谁要再跟我提行为安全,我就……’”

据汉森表示,公司花费数十万美元开展行为安全项目,最终却失败得一塌糊涂。“其实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管理人员能力欠缺,公司也存在诸多问题。之所以引进行为安全,是因为这种方法讲出的事故原因正是管理层想听的。我将这个原因称为:有人做了愚蠢的事。换句话说,员工就是问题的根源。但实际上,这是项目失败背后最严重的认知错误。”

传说

吉姆·斯皮格纳是BST公司的副主席。BST是全球知名的安全咨询公司,也是行为安全概念的探索者之一。他说,行为安全流行是因为“长久以来,安全领域都没有新事物问世。于是有些人灵机一动,认为管理层可能想将注意力集中在员工身上,但真正接受整套方法的公司少之又少。”

斯皮格纳表示,行为安全是改变安全文化的工具之一。它流行“是因为能产生一定效应,而且看起来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人们认为,行为安全是避免事故的唯一方法。提及这种看法,斯皮格纳将其称之为“致命的错误”。他说,行为安全其实只是整个安全体系的一部分。

“人们谈论行为安全的方式,让它听起来的确像个传说。很多公司都跟随潮流,行为安全项目拿来即用,现在又对结果很不满,原因就是这些项目从不考虑导致工人陷入危险情况的根本因素。”

汉森提到了一个例子,完美诠释了斯皮格纳的观点。汉森说,他曾参观过一座工厂,该厂员工经常在餐厅的楼梯上受伤,导致了多次工时损失。直到有一名员工摔断了腿,管理层才决定实施行为安全项目,在通往楼梯的楼道内安装了显示器,提醒员工注意台阶,不要疾跑。该厂虽然关注了员工行为,但仍不能控制事故。后来又发生第二次严重事故,导致一名员工瘫痪。直到最后,才开始检查引发员工行为的系统因素,而他们的发现却与公司政策,甚至常识正好相反。“工厂没有问员工最根本的问题‘你为什么要跑着上楼梯’。其实答案是,‘因为餐厅内椅子的数量有限。’”去晚了,就必须站着进餐。

汉森随后补充到,“如果能以正确的方式实施项目,就能帮助管理层认识到组织内存在的问题,发现最根本的组织风险。如果实施方式不正确,还会掩盖组织失误和管理失误。”

重要的是文化

E·斯科特·盖勒博士是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他提到自己参加安全会议的经历。会上,主旨发言人问观众,是否在职业安全事故中受过伤。随即又问,其中有多少事故是别人引起的?有多少是设备故障引起的?有多少是自己的行为引起的?

“当问他到自己的行为是否引发过事故,多数人都举起了手。演讲者说,‘看来我说得没错。’”,于是转而问了另外一个问题,行为受什么影响?答案是所有行为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美国安全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Safety Engineers)前主席唐纳德·艾肯菲尔德说,行为安全自有其优点,但也有缺点,比如缺乏对整体安全文化的重视。

行为安全的优势包括关注人的因素;定义了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鼓励安全行为,纠正不安全行为;将员工纳入安全因素范畴;要求管理层用实际行动支持自己的承诺;激发员工的决心和热情。

艾肯菲尔德称,“行为安全确实有明显的优点,但许多公司的行为安全项目,缺点比优点多。”比如,很多项目要解决的不是事故的根本原因,而是表面症状。实际上,员工行为远非事故的根本原因。

如果公司管理层能通过消除根本原因(比如工程因素、过程因素、沟通、培训)来鼓励安全行为,员工更容易接受,雇主、经理、监管人员面临的阻力也更小。

艾肯菲尔德认为,“安全主要不是技术问题或行为问题,而是文化问题。一旦文化出现差错,其他都会受到影响。”他说,我们走进一家服装店或餐厅,能感觉到那里的文化是好是坏。“如果他们有正确的文化,你可以感觉到,会对自己说,‘哇,我真想有机会再来这里一次。’”而破坏安全文化最快的方式,就是强迫员工遵守安全行为。

专家认为,这种强迫的压力等同于家长告诉青少年的孩子要注意言行,两者会收到相同的回应。雇主不能强迫员工去监视自己的行为,但可以邀请他们那么做,强迫只会引发抵触。

佩特认为,如果雇主真想改变,就必须让员工知晓改变带来的价值,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知道如何改变。行为改变不是通过一次暴露就可以实现,须反复练习。而且新行为应通过感激、庆祝等方式进行加强。

鲍尔斯则认为,积极的行为改变的关键是“创造一种环境,即强调安全与我息息相关,要由我来提高,我一旦获得安全,就能获取更大的成功。”艾肯菲尔德表示认同。他说,“真正的改变是由内而外的,只有先改变态度,才会有提升,而不是因为有了外界的压力。”

行为安全及其他

我们交谈过的所有人都认为,行为安全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提高安全健康文化非常重要的内容,即要在员工出现不安全行为时提醒他,让其知道如何为创建安全的作业环境作贡献。

雇主要鼓励所有员工在安全健康管理上积极主动。提升安全最大的挑战是让员工变得自我负责,把公司文化从“他人支配型”转变为“自我引导型”。要知道,不解决文化因素,也就无法解决员工的行为问题。

猜你喜欢
皮格汉森管理层
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存在联合效应吗?——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
徐汉森作品赏析
幽灵叙事的反叛:弗农·李《奥克赫斯庄园的奥克》中的皮格玛利翁神话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汉森
像侦探一样解读名画
小猪皮格
拥有大爱之心的小猪
保险柜中的证据
论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