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主题新闻报道的感染力

2018-02-19 08:10范琴罗慈锋
声屏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提升细节

范琴 罗慈锋

摘要: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已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它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深入报道。文章从抓新闻由头、抓细节和拓展报道内容三个方面对电视主题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并通过新闻报道为例来说明创新报道方式是做好主题新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主题新闻  由头  细节  提升

主题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是较为深度的报道,是围绕党和国家以及地方党委政府大政方针、中心工作开展的宣传报道。和其他媒体主题报道相比,电视主题报道除了具有主题报道的共性外还具有可看性、贴近性强,形象生动等特点,从而使电视报道的主题新闻更具有感染力。

精心策划 抓新闻由头

电视主题新闻报道要有感染力,把握主题是核心,精心策划是重要环节。一条主题新闻特别是电视主题新闻的由头非常重要,不仅文稿中要体现,而且画面也要着重表现,让观众通过镜头与报道的主题产生共鸣。明代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创作了如今享誉世界的戏曲经典“临川四梦”。江西抚州作为汤显祖的故里,近年来依托浓厚的人文底蕴,以戏为媒,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升了群众的辛福感。2018年5月6日江西省旅游发展大会在抚州召开,抚州市为此打造了一台大型实景剧《寻梦牡丹亭》,整个实景以汤显祖出生地文昌里为主体,配以天然山石、天井、小桥流水和亭台、楼、阁等景色,使用进步制造理念分离全息数字影像手艺和巨型圆环安装投影等声光电技术,以汤显祖《牡丹亭》为蓝本,让观赏者和剧中人配合入梦、惊梦、寻梦、游梦、圆梦,让游客在行走中,切身感触感受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缱绻哀怨,身临“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动听情境。

在进行此次主题报道策划时抚州广播电视台外宣领导小组经过认真的分析和商讨,确定把实景演出作为主题报道的由头。文稿中的由头是这样叙述的:“这几天,在江西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大型游园式实景演出《寻梦牡丹亭》正在演出。该剧以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为蓝本,运用先进制作理念和前沿声光电技术,将传统戏曲进行重新演绎。”由头虽然只有89个字,但体现了新闻报道中最敏感、最突出、最新鲜的部分。为表现演出的整体效果,抚州广播电视台动用了航拍器和两台带广角的高清摄像机,把新闻由头通过视觉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抓住了开头,整个主题报道一气呵成,5月7日央视《新闻联播》用了1分30秒的时长播出了《江西抚州:文化繁荣织就幸福梦》,是抚州广播电视台建台以来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的稿件。节目播出后产生了较大的反响,特别是在外地的抚州人,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更是欢欣鼓舞,纷纷表示愿意回家乡发展。因此,好的新闻由头,它能增强新闻的可信性、权威性。有些事实,内容虽然极为重要,但若持之无据,便容易使观众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也有些事实,虽然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但因时过境迁,已失去新鲜感。可以说,新闻由头必须是最新鲜和最恰当的,这直接决定着事实能否成为新闻以及新闻价值的大小。

抓住细节 增加可视性

细节是电视新闻的生命,一条好的新闻报道取决于是否有细节,细节是否能表达主题,细节是否感人至关重要。好的细节能够引人入胜,吸引观众关注报道,如果报道中从头至尾都是总结式的,生搬硬套,缺少细节,没有故事性,就会乏味。新闻中有了细节,不仅有助于深化报道的主题,还能调动受众的情绪,使之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第二十四届江西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走进文昌里》的创作者就是带着情感去深挖抚州市文昌里这古老街区的故事,并通过细节去表现街区里的人和事。文昌里曾经是抚州市临川老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也是抚州的“历史档案馆”和“老城博物馆”,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先贤汤显祖就诞生于此。文昌里从南到北绵延1.5公里,东西纵深也有三百米,作为临川文化的重要代表和符号,这里的明清老街和古建筑,见证了临川千年古镇的变迁和历史。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文昌里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和辉煌,古老的街道和建筑已经破烂不堪,文昌里改造在即,当地政府要把文昌里打造成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成国家级5A级景区。为了留住文昌里的历史,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或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留下美好记忆和乡愁,创作者决定把触角深入到生活在文昌里的普通人,去挖掘文昌里人的精神风貌和发生的事,从而产生情感上的碰撞。行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弯曲的小巷里,让记者仿佛穿越到400年前的某段午后时光,在文昌里一条叫横街的巷子里,一名驼背老人正在经营木板上的小商品,手上还在纳着鞋底,经过与老人的交谈,得知老人已经91岁了,从生下来就被抱到文昌里当童养媳,在这里一待就是91年,如今儿孙满堂。由于老屋要改造,她也分到了廉租房,但老人还是每天早上乘公交车来到文昌里的老屋,她觉得很开心。老人说,她每天只能卖到两块钱,卖东西只是消遣,她不缺钱,儿孙会给,她就喜欢每天坐在老屋前看看来往的人。当创作者向她了解文昌里过去的事情时,老人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仿佛这里发生的每件事都已深深扎根在老人的记忆中挥之不去。于是,老人也就成了片子里的一个重要讲述者。为了表现老人和文昌里的情怀,在拍摄时创作者采用两台摄像机,一台摄像机专门采用变焦的手法捕抓老人脸上细小的表情变化和手上的动作,力求做到在细节中出故事,在细节中出情节,达到强烈的感染作用。在为期近一个月的采访中,创作者先后采访了生活在文昌里的不同年代的四位人物,他们的言语反映了文昌里厚重的歷史文化。为了让节目锦上添花,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近400分钟的素材中,创作者挑选出30秒最有表现力的画面作为片头,为了这短短的30秒,制作人员认真对待每一个镜头、反复精选每一帧画面。

拓展报道内容 提升主题

主题新闻报道在有了一个好的由头之后,还要丰富主题新闻报道的内容。新闻报道和万千世界一样,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拓展报道内容,将若干个事例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条完整的新闻,从而提升主题。无论是报纸、电视还是新媒体,能够成为赢家的,最核心的东西还是要看内容。

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整个主题采访活动以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为主线,活动覆盖长江经济带沿线的11个省市。活动期间,记者们沿江乘船而下,水路结合,边采边发,全景展现长江经济带各领域的发展变化,深入挖掘生态长江、经济长江、文化长江、民生长江的生动故事,报道中既有沿江各省市的治理生态环境的经验和做法,又有通过生态发展脱贫致富的典型故事。新闻《贵州红渡:科学规划 生态扶贫》就是拓展报道内容最好的例子。解说词是这样描述的:“红渡,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长江上游支流乌江的南岸。1935年1月红军在村中回龙渡口率先突破乌江,红渡村也因此得名。”“采访团从遵义市出发,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和不断变窄的山路,让记者们的心中不禁产生疑问:如此边远的小山村究竟是靠什么成为了‘美丽乡村的示范村?通过实地采访,记者了解了小山村从贫穷到脱贫的华丽转变过程。”“原来当地利用优美的生态,做起了‘旅居农家项目,把原来农房进行改造,一半翻新、一半留旧,新房租给游客,村民按比例收钱。不到两年,这个当年的省级贫困村就脱贫摘了帽。”短短的几段文字让观众看到了老区人民保持着敢闯新路的红军精神,使疑问变成了答案,提升了报道的主题。因此主题新闻报道它既有宏大叙事,全景式、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又有微观人物、身边故事的生动反映,达到引起大家关注的目的。

猜你喜欢
提升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奇妙的细节
细节取胜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