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

2018-02-19 08:10
声屏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影视人工智能内容

我国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体系的构建

一、给予人工智能创作物作品地位。人工智能技术给版权体系加入了新的作品形式,同时也带来了冲击。在2002年的一起案件中,原告主张其对计算机生成的电话号码簿享有著作权,认为被告使用其享有著作权的号码簿构成侵权,但是法院的判决书却认定原告败诉,不享有著作权。法院认为被告不构成侵权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类对该创作物存在必要的思想智力投入贡献时才能享有版权,若只是人类通过计算机编程收集数据是不可能享有版权的。只有证明其对计算机产生的作品的物质形式存在一定程度控制时,作品才可能获得版权。因此,既要承认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作品地位,同时又要附加特殊的限制,提高著作权法中对“最低限度”创造性的判定标准。如果对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与人类作品的独创性采取一致标准,毫无疑问,人类作品会面临较大的压力。二、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的具体制度架构。第一,权利归属。应将版权归属于包括编制程序的程序员、人工智能的使用者,甚至人工智能系统设备的投资者,也有可能是上述主体共同作出“必要安排的结果”,即属于上述主体共同合作的作品或者发明。第二,权利内容及期限。版权法对于权利内容的设定包括人身权与财产权,而创作物作品的权利属于多主体共有,且人工智能作品与人类作品存在属性利益基础上的差异,在之后的版权法修正中势必要使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可以借鉴国外法律判例的规定,将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权利限制在财产权范围内,不赋予其任何的人身权利。(据李博云于《中国广播》2018年第9期)

新闻报道推动社会变革的三个阶段

中国社会影响中国媒体转型,中国媒体也在推动中国社会大转型。中国媒体对社会转型的推动分为精英媒体时期、职业媒体时期和融合媒体时期三个阶段。早期,媒体由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政治精英掌控,他们胸怀天下,心忧民族国家,高声疾呼,对改革开放起到了解放思想、开启民智的作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市场化媒体开始主导舆论,追求新闻理想的职业媒体人谨守职业规范,开启“成名的想象”,他们展开舆论监督和调查报道,出现在全国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干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问题,站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航船上瞭望、记录、监督、批评、建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普及后,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个人媒体”,公众的话语权得到极大扩张,一个人、一件事、一条微信就可引发全民关注,民众与社会的沟通变得简单,社会有望变得更加透明,但也可能使事件的处理变得更情绪化和不理性。(据黎  勇于《青年记者》2018年9月上)

传统媒体转型为城市服务商

在传统媒体尤其是市场化传统媒体“二次销售”商业模式式微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经营收入断崖式下滑,一些没有市场化能力的传统媒体只能选择“关门”,而具有较强市场化能力的优质传统媒体会利用政府资源优势和本地化优势积极转型为城市服务商。城市服务商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很难,传统媒体要想真正转型为城市服务商必须解决观念、市场化能力等难题。所谓城市服务商,是指基于互联网等新技术和超强的服务能力,作为政府、创新创业者和社会资本三方有机对接的平台和中介,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面向政府承接政府外包业务,在提供相关服务的同时完成政府部门的相关任务;二是面向创新创业者提供高质量的政务等各类服务;三是对接社会资本为有潜力的创新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基于上述服务,城市服务商的主要收入来自政府服务外包费用、政府提供的各类奖励、创新创业者的增值服务、投资收益。城市服务商要成功,必须具备如下能力:一是具有较强互联网思维和能力,能够有效实施“互联网+”,切实提高政府的现代治理能力;二是最终能促进当地的产业转型;三是面向所有的政府部门,搭建起沟通政府机构、创新创业者和社会资本的桥梁;四是高效的服务能力,发展转型服务能力是关键。(据郭全中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09/18)

警惕自媒体“虚假繁荣”

自媒体是做内容生产的,怎么生产内容,生产质量如何,关系到它的商业模式是否成立。不知从何时开始,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做号”模式。有家上市公司花38亿元收购某自媒体公司,令人震驚的是,这家公司旗下有981个公号,却只有50名编辑人员,平均每人要打理近20个公号。所谓“做号”,就是以追求流量为目的,以复制粘贴为手段,进行批量化、低俗化内容生产的模式。“做号”模式之所以能够出现,背后蕴含着不同寻常的价值取向。放眼现在的网络自媒体,有的公号质量奇差、粗制滥造,却动不动就能收割“10万+”;一些公号坚守原创,提升品质,却并不受市场待见。“做号”扰乱内容生态和舆论环境,具有相当大的知识产权风险和运营政策风险。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内容产业有其特殊性,它不仅仅是一种传媒商品那么简单,而且承载着人们在文化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坚持服务与引领并重。内容产业不能只有“流量思维”,传播力当然很重要,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同样重要。(据扶  青于《南方日报》2018/09/14)

消费升级大趋势下,文化娱乐持续提质扩容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印发,为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明确了主攻方向。其中提到,稳妥把握和处理好文化消费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关系,促进包容审慎监管与开放准入有效结合,努力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在当前的大语境下,消费升级已经不专指实物消费,文化娱乐内容消费也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刚需。我国在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在文娱内容消费领域,满足用户多样的文化内容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用技术的手段提升内容质量,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质量的消费体验。(消息来源:新华网)

优质内容是竞争力  短视频成文化产业创新突破口

近日,不少短视频网站推出了新计划、新战略以争取更大的用户规模,而国家版权局约谈了15家重点短视频平台企业,要求加强内容版权管理。一边是用户数量激增,一边是监管力度的加强,2018下半年的短视频行业备受关注。在新一轮的市场争夺中,短视频平台企业纷纷开始转型,将目光转向优质内容的打造上,不约而同地“拥抱”MCN(一种将PGC内容联合起来,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的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以及加强自制节目的投入。目前抖音已与大禹、贝壳等国内MCN机构展开合作,美拍有自娱自乐、洋葱视频等合作伙伴,微博也有蜂群影视、橘子娱乐等MCN机构的支持。而百度旗下好看视频先后与WebTV Asia、新片场等200余家知名MCN机构在联合出品、IP打造等方面展开了深度合作,强化了PGC方面的内容生产。据行业预测,2018年短视频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大关。(消息来源:光明网)

编剧业生态变革,正式拉开帷幕

首届“华语国际编剧节”启动仪式暨战略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华语国际编剧节”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北京名赫集团、阿里文学三方联合倡导并主办,是国内首个以“编剧人”品牌为核心,以文化产业需求为导向,贯通文娱全产业链与文创产业价值链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产业综合平台。本届“华语国际编剧节”首次提出“编剧生态”概念,为编剧职业、影视行业、文化产业打造一个生机盎然、健康有序的编剧生态体系,建立文艺人才发掘与培养体制,孕育平台化行业组织机构,促进成果孵化衍生。据悉,“华语国际编剧节”已经得到了包括文化和旅游部及聚合影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恩泛娱乐大数据平台、嘉映影业、功夫影业、中国科普作协科幻电影专业委员会、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新媒体集团、《看电影》杂志、豆瓣电影等机构的大力支持。(消息来源:环球网)

2018中美影视创新峰会在洛杉矶举行

为期两天的2018中美影视创新峰会日前在美国洛杉矶开幕,旨在进一步促进中美影视文化交流。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王兴东在致辞中表示,影视作品的影响力体现在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中美影视创新峰会给两国影视人和专家学者提供在专业平台上近距离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的机会。美国电影学会剪辑系主任迈克尔·贾布洛说:“美中两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电影观众,两国的电影产业有许多共通之处,给观众带来欢笑与泪水,去打动人心。”中美影视创新峰会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南加州大学美中学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机构主办。本届峰会还举办了3场高峰论坛,分别探讨影视创新语境下的“新题材”“新剪辑”和“新纪录”。(消息来源:央广网)

中国剧目加速“走出去” 联合制作、版权输出成新趋势

在日前结束的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交易会上,200多项中国文化“走出去”合作意向初步达成。在助力中国原创剧目走出去方面,艺术节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此外,联合制作、版权输出作为一个“新话题”,正慢慢进入讨论的视野。这几年,从上海国际艺术节交易会上“走出去”的中国剧目数量一直在上升。根据统计,2016年,共8台剧目“走出去”演出21场,截至今年9月底,2018年已经有19台剧目“走出去”演出195场。往年的艺术交易会,项目以原创推介为主,在今年的交易会上大家开始对联合制作或者版权合作表现出兴趣。(消息来源:新华社)

影视业税收“地震”余波未消  上百家公司撤离霍尔果斯

鼎盛时期注册超过1600多家传媒公司,如今却开始出现大批公司撤退的“注销潮”。位居中国西部、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小城霍尔果斯,作为曾经的“避税天堂”,正直观地感受着影视寒冬带来的阵阵余威。据媒体报道,自6月以来,有超过100家霍尔果斯的影视公司申请注销。霍尔果斯曾经因为优惠的税收减免政策,成为影视行业优选的公司注册地。有关专家认为,自今年1月开始,霍尔果斯开始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再加上今年6月爆出的“阴阳合同”直接导致了影视行业开始进入税收严查,众多公司選择注销,撤退霍尔果斯是市场行为。(消息来源:《北京日报》)

猜你喜欢
影视人工智能内容
影视展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影视风起
数读人工智能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