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分析

2018-02-20 14:28张丹高峰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张丹 高峰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作用,通过提升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能力来增强单位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带来更好的服务。基于此,本文就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进行探究,首先对内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进行简要论述,然后分析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绩效管理  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体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采购或部门预算等工作时会涉及到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为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对社会的服务质量,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必须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预算绩效的管理能力。

一、内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和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会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和工作效益,因此只有加强單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才能进一步提升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地位,提高服务社会的质量。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主要体现在单位财务部门的管理中,通过规划和约束财务部门的各项工作行为达到单位效益的最大化。预算绩效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极大程度上优化企业资源的配置率,增强单位的社会效益。对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而言,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力度既是前提也是保障,以此行政事业单位基于内控视角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从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来看,大多数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都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内部控制的视角下构建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必须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健全看作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如果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那么预算绩效管理也无从谈起。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明确而突出的控制目标,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也相对较差。这主要是因为单位内部控制的操作流程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缺乏规范性,严重制约着绩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

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能够加强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的规范性,极大程度上激发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必须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以此作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约束力,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当前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对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缺乏绩效评价环节,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审视,很容易出现问题,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对后期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预算编制的能力和水平。预算编制工作会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很多部门,因此工作内容相对比较繁琐,在核算工作量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一些进行预算编制的工作人员由于责任意识较差、工作能力不强,很容易在预算编制中发生错误,严重制约着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水平,从而制约着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

三、基于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为此单位内部必须强化内部控制的建设。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还承担着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必须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单位内部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从而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水平。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大对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水平。以某行政事业单位为例,该单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新媒体为载体,通过网络宣传和新闻媒体来强化单位内部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从而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必须注重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评价和监督作用,能够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保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时,要注重绩效评价机制的独立性,确保该机制是一个完整的个体,避免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相混淆,从而影响绩效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在绩效评价机制独立性原则的基础上,绩效评价机制不仅要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考核,还要实现对单位年度工作情况的整体考核,保证该机制的全面性。以某事业单位为例,该单位在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时,将绩效评价机制需要考核的所有因素都归纳到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范围中,使管理工作与绩效评价机制之间衔接得更加紧密。在考核工作中,该单位将定期考核和随机抽查有机结合,将重点督查和普遍监督有机结合,使绩效评价机制更具有科学性。在评价和监督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考核的最终目的,促进绩效评价工作落到实处。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环境下,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重视单位内部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是重中之重。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对预算编制工作的流程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从现实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之所以容易出现失误,绝大部分原因是预算编制工作的流程不够合理,没有将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实际情况与预算编制工作相结合,因此预算编制的工作人员必须实事求是,改变以往利用主观经验进行预算编制的方法,将单位的历史数据信息作为重要的参考材料,结合单位的管理实际情况,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其次要细化工作流程,对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能责任进行明确,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性。最后要加强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人员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确保预算编制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单位的实际情况,从而保障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重点对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研究可得,建立健全的内控控制体系、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能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希望本文可以为研究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黄德明.内控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完善策略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8):14+9.

[2]海巍.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01):131+133.

猜你喜欢
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