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2018-02-20 14:28王雪梅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行政单位全面预算管理

王雪梅

摘 要:预算管理是行政单位进行有效工作的重要保证,是行政单位有序进行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做好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预算管理手段和模式,其在行政单位预算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我国目前行政单位的预算工作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对此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单位  全面预算管理  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

一、引言

行政单位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部门和单位,其既承担着实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监督和服务的职能,同时也在多个领域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着社会经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行政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行政单位日常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就对目前行政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行政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一)含义

预算是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对资金使用的估计,实质上是一种前期的计划或者规划,而预算管理则是围绕着预算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分析和预算调控等工作。全面预算管理则是预算管理中的一种模式,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预算管理模式,在国内外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行政单位中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则是通过设定预算的目标,围绕目标来对各个单位及部门进行重点针对、目标分析等多种活动的行为,保证在行政单位中能够实行一套有效、全面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其对于提高行政单位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单位相关预算的控制和制定,来实现目标的管理,协助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计划、协调等工作,是管理中较为先进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将其应用到行政单位中能够有效调动、分配行政部门中的各种资源,保证资源能够优先利用到各个重要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行政单位的工作水平和管理效果。但是,在目前的行政单位中,全面预算管理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实行效果并不理想。

三、目前行政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在我国行政单位中应用时间仍然较短,多数行政单位并不是十分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因此也不太重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最终导致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多数单位中建立并不完善,存在诸多不合理、不适宜的地方,预算的执行和考核等方面仍旧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甚至出现了缺失的情况。部分单位则直接忽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作用,在日常的收支活动中,依旧按照自身传统的方式进行活动,拒绝按照预算方案进行活动,全面预算管理成为一种形式上的管理体系。而另一方面,由于在相关制度和规范方面,并没有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实行相应的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或者相关制度规范并不够完善,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和执行没有相应的奖惩机制,所以很多部门和人员并不是十分重视相关工作。

(二)行政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行政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是行政单位中一种全面、多层次的管理行为,其涉及到的内容和部门均为十分广泛,是行政单位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活动。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以预算为手段,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其在实行时必然是牵涉到多个部门,诸多人员,而为了保证管理活动的有效落实和实行,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拥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由于在行政单位中,多数工作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为年纪较大的人员,其长时间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加之其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差, 导致了在行政单位中管理人员相关素质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其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行效果和实行效率,无法实现其作用。

(三)预算编制科学性较低

在以往的预算编制工作中,对于来年的预算仅仅是根据以往的预算方案进行简单的调整和改动,其预算内容十分粗糙,因此一般可行性较低,与实际不相符合,往往難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其预算方案无法得到各个部门的认同和有效的执行。而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管理方式,其强调从实际出发,依照实际的情况、目的等来进行相应的预算编制工作, 因此在进行预算编制前,首先要对行政单位目前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基于调查结果进行必要的编制。在目前的诸多单位中,为了节省人力和物力,往往拒绝进行预算前的调查和分析,通过过往数据甚至是估算数据作为预算的基础和根据,最终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全面预算结果,使得行政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全面预算管理形同虚设。

(四)预算执行力度不足

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行政单位中应用时间较短,相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预算编制科学性较低,加之在行政单位中并没有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和执行力度十分低,最终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能够实现预期的效果,各个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影响其发挥。

四、改进行政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为保证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在行政单位中实现有效全面的应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就是行政单位中十分重要的工作,而其中十分重要的制度内容就是建立相应的预算考核体系以及完善的监督机制。有效的预算考核体系能够定时、不定时对工作人员的相关素质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分析,了解工作人员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便于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培训方案,保证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效果,而另一方面,在全面预算管理实行的效果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相挂钩能够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这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则是保证全面预算管理能够顺利实行的重要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在行政单位的实行中牵涉到各个部门、多个人员,因此其可能导致的风险也十分多,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便能够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制约行政单位中人员的行为,保证单位资金应用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二)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人员是方案执行的根本,缺乏相关知识的工作人员无法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因此必须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定时、不定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学习和了解,使其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内容和工作步骤,进而使得其能够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保证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

(三)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面、有效的科学的预算管理方式,管理的科学性是其十分重要的特点。在我国行政单位的传统预算中,主要采用的预算方法为增量预算,即根据以往的年度预算进行新的预算编制,该预算方法脱离实际,往往会出现个别部门为了获得更多预算而将预算资金花光的情况。而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则要采用零基预算方法,在每次预算中均以“零基础”出发,对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调查和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算方案。

(四)严格执行预算

制定好相应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后,相关行政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执行,保证方案的各个内容能够落实到实处,安排专门的人员或者部门对实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确认,对于出现意外情况的环节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审批程序,依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相关工作,加强资金管理。

五、结束语

预算管理是行政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指导行政单位进行有效工作的重要手段、管理方式,因此行政单位的管理中,十分重视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对于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积极、有效地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不断完善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馮俊芳.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中国经贸,2016(1):188-188.

[2]薛芳.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探讨[J].当代会计,2017(7):23-24.

[3]邱鑫伶.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J].财会学习,2017(20):67-67.

[4]丘苑娜.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2):73-74.

[5]张程.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7(8):41-42.

[6]聂选骥.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 19(13):13-15.

猜你喜欢
行政单位全面预算管理
论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部分引入权责发生制探析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其实施对策
我国行政单位成本会计构建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行政单位经费支出会计核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