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企业会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途径探讨

2018-02-20 14:28谷一兵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会计管理经济效益企业

谷一兵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对内部的会计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改革企业的会计体制,强化会计管理,最大程度的解决企业内部改革存在的问题,对国家的各项规定都严格执行,挖掘企业发展存在的内在潜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会计管理  经济效益  企业

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对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的管理,还有成本及利润的管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企业越来越重视会计管理工作的进行,着眼于国际大形势,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最大程度的改善企业会计管理现存的问题,挖掘企业内部发展的潜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管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质量低

由于经营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主导,导致会计体制模式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因此,大部分经营者都通过控制企业的经营权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经营者與所有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他们通过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其又在利益上存在差距,经营者作为企业会计体制的控制主体,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将信息牢牢的抓在手上,不能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不仅降低了信息的价值,还弱化了会计核算的职能,所有者对经营者的评价也主要是根据经营者所提供的各种会计信息,但是有的经营者往往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或者是为自己谋私利,常常虚报会计及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不利于企业会计管理的发展,更阻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会计监督职能弱化

经营者主导会计体制的模式使得企业内部的监督职能被弱化,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是为了保护企业的资产的安全,防范风险,使其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规定,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服务,很多企业内部也采取了相互制约的规定,各项经济事务都要相互监督,很多时候经营者为了将自身的风险降到最少,常常忽略企业的内部监督工作,弱化会计监督职能,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社会监督力度不够

社会监督对企业的监督也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监督具有中介性和权威性,对手受托单位进行审计,并做出客观的评价,当前的社会监督机构众多,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大多数社会监督机构的监督水平都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社会监督机构对于企业的监督,并不是出于对企业会计管理水平的调整与促进,而是为了满足自身利益的需要,因此,在大多时候并不能够满足企业现阶段的发展需要,监督流于形式,多数企业都会要求监督机构简化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成本,二者在利益方面是一致的,因此,社会监督就会仅仅停留在表面,社会监督机构会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制定审计报告,也并未反映出企业的真实发展状况,不利于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企业会计管理的措施

(一)改变经营者主导会计体制的模式

经营者主导会计体制已成为常态的,但是见阶段的任务是改变这种状态,经营者主导会计体制不仅不能够强化会计管理的职能,而且还影响企业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对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去改变会计体制,不再使经营者主导会计体制,企业中的CEO或者CFO都应该由企业的所有者指定,企业所有者应夺回企业的主导权,领导企业的发展,避免企业经营者的专权现象,使会计管理的职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二)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企业应健全监督机制,使企业内部的各项政策的实施都能够在安全进行,明确参与经济事务的工作人员的权力要相互制约,重大事项的决策也都要通过共同商议决定,明确财产的清查范围,对会计资料实行定期审查制度。企业应设立内部的专门审理人员,方便随时对企业内部的工作进行核查,加强会计监督,不再是会计监督流于形式,而是真实的促进企业的会计管理的发展。

(三)落实会计管理的国家监督

国家财政部门对企业的监督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国家财政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应实行“分级实施,对口负责”的办法,按照行业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安排,同时也可以采取抽查的方法来对企业的会计管理进行监督,企业也响应国家的监督,严格执行国家监督的相关政策,使企业的发展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四)发挥会计预测管理职能

企业应充分发挥企业的会计管理职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企业的财务资金做好预测,不断拓宽企业的筹资渠道,最大程度的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资金周转率,提高资金的管理效益,企业可以制定专门的财务中心,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来管理企业的资金,同时与银行保持良好的关系,降低借入资金的成本,统筹调动资金,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能够在预期的范围内进行,并且实施资金的有偿使用策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的占有,减少的贷款利息支出也为企业变相的增加了利益,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速度。

(五)发挥企业的会计控制职能

国际形势变化莫测,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时刻关注国际金融的发展状况,发挥会计控制职能,不断强化成本费用的管理。企业也应意识到资金的使用率这一问题,节约成本支出,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控制,最大程度的减少浪费,不断挖掘企业存在的内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强化企业的预算管理职能,对企业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在每年年初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收入,成本都做出具体的预算编制,进行合理的会计核算,在年度的财务计划中严格实施,按照国家政策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制定一个长远的规划,每季度对企业的业绩进行总结,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并根据企业的实际业绩调整年度预算,从而使企业能够逐步提高自身的效益,实现稳步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是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及时做出调整的,生产经营都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会计管理,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还有易于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充分的认识到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制定策略来改进问题,加强领导者对企业的管理,使会计管理体制更加的规范,完善内部监督,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均衡,逐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金海.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金融经济,2013(11).

[2]邹晓峰,张瑞彬,李江.基于行业发展的金融人才需求预测——以贵州为例[J].集体经济,2010(7):126—127.

[3]王小平,陈敏,胡瑞文.上海金融人才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N].上海商学院学报,2014(2):35—41.

猜你喜欢
会计管理经济效益企业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互联网+”对会计领域影响思考(2)
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思考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