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之我见

2018-02-20 14:28刘慧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环节经营

刘慧

摘 要:财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绩效的考核方式之一,一直存在于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它展示了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发展中抵抗风险的能力。本文就企业财务风险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探讨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财务问题产生的具体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为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常态下  财务风险

一、企业财务风险基本特征

(1)全方面性:財务风险可能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环节存在,成本预算、产能估计及收益预估等方面。因此,企业更应格外注意制定合理的财务对策。

(2)不可知性:企业能够结合经验以及数据对财务风险可能出现的环节和方式做出相关的预见,却往往不能对财务风险影响的广度、深度进行量化贴切的预见。这是因为财务风险本身就具有诱因多变的性质。

(3)独立性: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财务的风险是不可以规避的,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都会伴随着它的存在且并不会以人的意志而产生转移。因此,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制定因地制宜的企业财务策略从而尽量减少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所带来的企业损失。

二、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由于财务风险评估不到位、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最终导致破产的不计其数。对于整个市场而言,这就意味会失去一大批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等优势的企业带来的活力与市场变革。而在这些造成企业生命力弱的原因中,对财务风险理解的欠缺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操作经验贫瘠是很重要的方面。企业主要面临的有两个问题:(1)资金空闲过多带来的投资收益损失;(2)透支资金导致的资金流转不畅。这主要来源于企业对投资的理解不足,导致资金没有在特定的时间和产业背景下产生应有的效益。这需要企业对市场有足够的敏感度,抓住商机,同时理性投资、规避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分析

(一)融资的来源

企业的资金规模有限,因此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融资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当前现行的国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可以缓解型企业的资金压力,但是,企业的融资困难、收入来源单一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受限于规模,无法效仿大公司进行股票上市从而通过股份制来缓解融资压力;本身的经营年限普遍较短,尚未在业内形成信誉,难以通过信贷的方式获得足够的流动资金。

(二)投资的来源

(1)企业资金的投资去向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交易,往往有变化快、流动频繁的特点,难以形成有效资产的积累,使得企业资产稳定性不足,对其他类型的风险抵抗能力较弱。

(2)企业宏观发展战略缺乏,管理人才匮乏,难以组织形成专业而高效的风险分析团队,所以很难对企业投资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与渠道。在金融危机、市场变动中也因为信息相对闭塞而难以拿出及时有效的止损方案减少企业损失。

(三)生产、营销环节的来源

上文提到的融资困难从而导致的个人借贷以缓解企业资金短缺,在具体生产时也会因为资金链的变动性而导致生产停摆、原料供给链中断等风险。企业缺乏对资金使用的整体方案设计,造成资金周转较慢,进而放缓企业生产、营销等一系列活动的高效进行。

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具体措施

(一)筹资风险

为控制筹资风险需要遵循的原则:(1)适度性——企业的规划较小,因此在筹集资金的时候需要根据时间、期待等实际情况筹备资金数额,遵循适应性原则;(2)稳定性——稳定指的是企业财务的稳定。通常企业的资金稳定主要依靠借款来实现。因此,就需要企业对筹集的资金期限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得企业可以按时的归还本金与利息,不至于影响企业的财务;(3)低成本——在筹备资金的时候,企业需要选择有较高时效性成本较低的筹资类型。

(二)投资风险

首先,提前对投资的项目进行考察,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学会调整操作经营的风险以及对资金筹集的风险,在风险低的时候,选择壮大企业资本,风险高的时候则持保守态度。第二,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要高,经营决策者需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对投资环节的预测、计划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合理的防范风险。

(三)经营风险

企业的运营主要依靠于流动的库存现金,因此资金的回收对企业的运营十分重要。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现金的管理,减少对资金运营的环节,加强对现金收付票据的管理,以此实现现金的流通。

参考文献:

[1]黄德汉.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7(12):26-27.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环节经营
雷人画语
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与企业高层相关性研究
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对策探究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探讨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