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对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的作用

2018-02-20 14:28贾淑娟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企业经营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摘 要: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内部审计对企业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与管理,是发挥内部审计功能、完善企业运行模式、促进企业加强公司治理的有效形式。文章从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三个方面,对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从方法策略的角度出发,为相关的工作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审计  企业经营  风险管理

随着社会市场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企业在外部环境竞争与内部经营运行中都存在着新的风险因素,如不进行必要的识别与控制,势必对公司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内部审计工作,是发现企业经营风险问题与不合规方式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的在管理中发挥作用,而这种优势首先体现在对企业内部风险的识别方面。

一、内部审计作用于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途径

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通过自身的岗位特性,利用自身的识别功能,直接且有效的对风险起到防范与管理作用,具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企业操作的合规性审计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涉及到多项的经营活动,内部审计工作就是要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价,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合法性,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下,使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在法律的监管范围下合理的运行,将其中产生的不合法行为扼杀在苗头时期,让企业的风险水平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内控审计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进程中,相关的制度是保证其运行的基本,审计工作要对管理制度、章程以及流程等内容进行细致的评估与评价,根据相关制度规定及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以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点为重点,选择资金管理、投资管理、物资采购管理及内部监督等流程进行审计。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存在缺陷与漏洞的地方,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以及所处行业的特征,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解决策略,使管理工作自身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对企业财务收支的管理审计

国有企业中的财务风险,往往会为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损害,在其发展进程中,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加强对于财务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并对相关的重点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可以充分保障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并在实时的审查中,提前发现问题,迅速做出反应,将异常数据所反映出的风险问题进行控制,真正做到风险的预防与消除。

例如,国有企业中的金融风险,会对其自身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在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但在具体的工作当中,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预防与管理。这就要求国有企业要在日常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强化手段,并以发展的目光投向世界、面向市场,通过审计手段,对复杂的金融工具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分析,加强对其认识与了解程度。同时,在实际的操作中,逐渐提升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养和能力水平,不断完善风险控制的具体方法,将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控制在最低的水平,为正常的国有企业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另外,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对于风险管理的作用还体现在对其的制约上。在国有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经营管理制度的审计中,利用评估、监察与评价的方式,防止发生违法行为,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使国家的公共财产与国有企业的利益不受到侵害与损失。同时,在与企业内部监察机关的联合过程中,有效的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工作,对于企业中发生的违法违纪、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与惩处。能够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让账外账与小金库等风险问题更好的得到审查,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在风险管理中的实际作用。

二、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

(一)风险评估的影响

在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工作中,应当坚持由专业的管理部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根据自身的岗位职能,按照相关的审计程序对风险评估的工作内容进行审查工作。在内部审计人员的视域范围内,重点关注的是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和风险严重程度对企业所造成的具体影响。所以内部审计工作为了在风险评估工作中发挥出更加明显的作用,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并积累出必要的工作经验,以此,才能实现对风险内容的预判,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风险评估的工作报告提出合理且科学的再次评估报告,体现评估工作中内部审计的作用。

(二)风险策略的影响

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必须有专门的管理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必要的控制。因此很多单位都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来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同时内部审计部门也应当参与到实际的风险管理工作中,以审计信息数据为依托,对管理者所采取的风险规避方法进行管理,并尽量减少方案中的不可控因素,将影响水平降到最低。让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四、内部审计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作用

(一)强化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在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与服务过程中,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意识与管理水平会随着工作内容的深入而不断加强。风险意识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在运行过程中,完全规避风险是不可能的,但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将风险损害程度降到最低,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因此,需要企业管理者、业务人员以及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对风险产生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要加强风险管理的系统性研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二)促进企业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从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出发,通过对大量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有效分析,并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对比,发现经营活动存在的风险,进一步实现对风险管理的作用。然而这种控制方式,是建立在对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上,这就使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为相关的制度制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在审计过程中,不断的对制度内容进行修订与完善,让制度去规范行为,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三)提高审计工作风险的关注水平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不再是简单的审计测试,在审计过程中,更多的是对企业风险问题的揭示与建议,这就要求从审前调查阶段开始,就要不断提高审计风险的关注水平,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认真梳理,在审计实施阶段通过现場核实与访谈等方式,进一步对风险问题进行关注和落实,确保重点审计风险被充分揭示,从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

五、结束语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评价与监督机构,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对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的作用,才能更好的让内部审计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从而更好的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文栋,赵杨,田丹,等.风险管理理论的创新——从企业风险管理到弹性风险管理[J].科学决策,2017(09):1-24.

作者简介:贾淑娟;性别:女,学历:本科,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现有职称: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内部审计。

猜你喜欢
企业经营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浅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策略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试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