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预算控制研究启示

2018-02-20 14:28刘亭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预算控制高等学校

刘亭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扩招、新校区建设、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人才等方面都需要教育资金的保障,预算控制模式发生着重大变革,但目前高等学校的资金预算控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资金利用率低,资源配置不合理。本文通过对Y高校预算控制研究,可以对现阶段高等学校预算控制有进一步的了解,并通过分析Y高校预算控制原则、程序、控制方法等,总结出成功经验给其他高校一些启示和建议,促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职能。

关键词:高等学校  预算控制  启示建议

一、基本情况

Y高校始建于1959年,是一所特色鲜明、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遵循“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中外、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Y高校内部组织机构按从上到下的设置,分为七个层级,依次是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副校长、职能部门(27个)、二级学院(11个)、系、教研室。

学校党委是学院的领导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一领导学校工作,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学校重大方针政策及党政重大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决策。校长办公会是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对学校行政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进行讨论、决策和处理的重要会议。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及下属各系室,对部门负责人负责,部门负责人对校长负责。

二、预算控制的主要环节

预算草案在教代会上通过后,Y高校计财处通过财务管理系统里的指标管理子系统,先预录入预算总指标,然后根据本单位的预算安排,对总指标进行二次分配,分配给各部门、项目,作为部门及项目的可执行指标。各部门即可根据可执行指标来控制财务报账支付。在收到财政下发给学校的指标额度、事业收入等实际资金流入时,做相应的会计科目的增加。各部门可通过财务管理系统,实时掌握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Y高校预算控制主要由计财处通过财务管理系统,对财政专项及各部门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当预算超支时,部门将无法通过系统进行网络报账申请。

三、Y高校预算控制分析

(一)预算控制组织机构不健全

全校的预算审核、决策主要是学校领导班子负责,学校教代会进行审议的预算草案,因时间短,代表们基本不会对预算草案提出异议。纪监审处除了定期不定期进行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会对被审计部门进行预算执行评价外,对日常预算控制没有监督职能。学校领导班中没有财务专业人士,因此,预算编制具体工作都由财务负责,对项目的增减、资金的预算增减,财务部门都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不利于公平、公正作用的发挥。

(二)预算编制方法单一

Y高校预算编制方法采用的是“滚存预算+新增预算”的编制方法,收入预算预测是通过对上年收入完成预算情况的统计分析及下一年学生规模的测算,主要体现在学费收入和生均财政拨款的增量上,支出预算预测则是优先保障全校教职工绩效工资所需人员经费、机构正常运转资金及伴随着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形成的水电、物管等保障性支出,重点支持新增项目的资金需求。这种编制方法虽然简便,节省人力,但随意性较大,自下而上式的编制程序,只強调结果而忽略过程控制,缺乏严谨性,易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使得预算控制不理想。

(三)预算执行时间存在不均衡性

财政预算下达要在省人大会审议通过后,而校内预算是要在教代会审议通过才下达到各部门,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四月份,而在这段时间基本是正常的日常开支,因预算未批复项目基本未启动,提前启动项目又存在项目预算未获批准的可能,经常出现资金到位后才来组织项目开展,资金执行压力集中在下半年,甚至跨年。项目采购要遵循政府采购程序,导致项目当年已完成,但因程序未走完支付不了,只能在第二年形成,这也是形成沉淀资金的重要原因。由于这一实际情况的存在,使预算控制不能按预先设定好时间表进行,出现年底突击用钱的现象。

(四)预算执行过程中控制手段单一

Y高校使用的是针对高校财务管理特点开发的财务管理系统。预算指标管理子系统功能有单位总指标的登记及调整;总指标的二次分配,生成部门、项目的可执行指标;指标账的查看、指标科目对资金科目的控制及执行情况的查看。从软件上解决了以前预算执行信息滞后的问题,从管理系统控制住超预算执行的问题,但只要不触及超支的“红线”系统不会进行禁用,对于预算控制不敏感,长期休眠的的项目,只能人工进行追查催促,手段单一且效果不理想。

(五)预算控制绩效评价工作薄弱

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全年预算控制做系统的绩效评价,无法做到将评价结果运用到今后的预算管理中提高执行力,没有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

四、启示和建议

(一)启示

通过对Y高校预算控制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到,高校资金来源日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加上高校非营利性的特点,核算成本和办学绩效成为预算控制的重点。基于Y高校的预算控制的经验,在预算中资金分配是比较稳定的,Y高校通过财务管理系统,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超出预算指标时发出预警通知,并冻结账户使用;定期在教代会和学校公众平台上公开预算及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发动全校教职工一起来管理和监督,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这样能大幅提高预算实施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对预算控制起到了监督的作用。这种做法可以给一些预算控制失控的高校一些启示。

(二)建议

1、根据项目性质采用不同预算编制方法

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是有效进行预算控制坚实基础,否则再漂亮的预算编制出来,或因缺少执行条件而失控。应根据项目性质的不同选择预算编制方法,不能简单地采用统一的预算编制方法,容易造成“一刀切”的现象,比如:科研项目经费,应根据学校总体科研项目建设规划,逐年制定分年度计划,细化落实总体规划中要求的指标,使各项科研项目工作有序、科学地开展,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程序适当、方法科学,避免预算指标过高或过低,这类性质的项目就应当采用定期预算+滚动预算的编制方法。定期预算可以使预算期间与会计年度相衔接,便于考核、评价预算的执行结果,滚动预算方法的预算透明度高、及时性强,具有连续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可以连续不断地规划未来的发展计划和目标,不会造成预算的人为间断。

2、树立全方位预算控制绩效管理理念

预算控制是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管理。对管理队伍进行培训,是加强预算控制必要性的思想保障,尤其二级预算部门的培训,树立绩效管理理念,增加对预算控制知识掌握。

3、实现预算执行全过程控制

目前高校普遍实现了会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技术日益加强,实时掌握预算情况通过财务系统就能解决,重点在于如何在预算控制的过程进行监管。首先,制度上的保障,建立有效的预算控制制度,完善项目预算管理标准化规章,树立预算的严肃性、权威性。其次,通过财务软件建立预算执行的预警系统,当出现不正常的预算执行偏差时,系统会作出提示,这相对于以前人工速算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准确性。通过这种执行过程中细节控制,才能使预算管理层层控制级级畅通时时追踪,避免教育资金被随意地占用和闲置,也才能有效地进行预算控制,维护预算权威性。

4、完善预算绩效考评问责追责机制

高校预算控制若管理失控,等同于侵占教育资金、国有资产流失,要使预算部门由被动变主动,就要把预算控制绩效考核与干部任免、晋升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预算执行率,避免因能争取到项目资金就是本事的思想的影响,造成的低执行率和零执行率的发生。

5、加大预算公开力度

将预算控制相关信息置于阳光之下,才能有效地克服因信息不透明导致的种种问题。财务信息公开是推动高校依法办学、依法理财的重要举措,是促进高校经费使用管理公开、透明的重要途径。高校除了按财政的规定在学校网站公开预算决算、“三公”经费等信息外,还应当就一些教职工关注问题、敏感不涉密的信息行进公开。比如,工作餐费的报销,“八项规定”以来,工作餐费的报销一直是被严控的重点,它不属于公务接待的范围,但是监控难度较大,如何界定是工作餐还是公款吃喝,让财务人员进行甄别缺乏依据,也容易成为矛盾焦点。定期对部门报销餐费进行公开,让广大教职工知晓并进行监督,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制度上较难控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慎涵.高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6.

[2]刘文静.预算控制在A大学的应用及优化[D].长沙理工大学,2014.

[3]史洪举.财政预算执行率低需问责[N]. 上海金融报,2015-09-25(A02).

[4]宾扬帆.S高校财务预算控制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

[5]冯煜.影响企业预算控制效果的因素分析[J]. 经贸实践,2016,(13).

[6]杜国良,向聪.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监督,2015(10).

[7]叶青松,赵娟,陆莹.高校预算管理改进的三维视角:组织、技术和制度保障[J].教育财会研究,2014(01).

[8]程忆军.高校“部门預算”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5(12).

[9]杜国良,向聪.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监督,2015(10).

[10]白冰.新时期高校财务预算改革与绩效管理实践探索[J].经济师,2015(06).

[11]奚晓荣.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的实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

猜你喜欢
预算控制高等学校
建立“运单结算审核查询系统”方案探讨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关于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的研究
中小企业控制活动问题的研究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可行性措施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