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类传统媒体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2-22 05:51吴卫红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微信内容

吴卫红

(《健康报》社,北京 100027)

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很多传统媒体人不安宁的一年。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数据显示,近10年全国共计减少44种报纸。与此同时,自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年中,微信公共账号注册超过2000万个,其中200多万个为活跃账号。传媒界的业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是互联网迅猛发展带来的改变。互联网不仅使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扩大、表现形式多样化,而且它作为一种传播渠道和手段,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聚社会资源的力量。传统媒体仅靠内容优势根本无法抵挡住这次来势汹汹的变革,于是成立“中央厨房”、进行媒体融合等,进行各种创新尝试来努力保持已有的地位。

面对媒介形态的革新与聚变,裹挟在踌躇前行的媒体转型队伍中,传统媒体人只能以变应变。笔者围绕健康专业传统媒体人如何抓住机遇,适应新形势,在同类竞争中胜出,进行了一点浅显思考。

一、把握媒介形态的大趋势

众所周知,目前新闻环境最大的改变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做新闻传播者。传统媒体是一对多的传受关系,而新媒体则体现为多对多的平等关系。

在“双微”、头条号、直播平台等新媒体的支持下,受众越来越成为新闻生产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化新闻生产和专业化新闻生产并驾齐驱。喻国明指出,互联网时代的新一代传播生产力是指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有个人被激活后所释放出来的UGC、PGC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OGC的内容生产能力。

而读者偏好也在悄然改变。日益强大的互联网生力军对“软新闻”的偏好普遍高于“硬新闻”。拒绝严肃、拥护诙谐,视频为上、强调互动是他们的追求。新媒体开始将“用户”一词引进来,用户需求、用户个性、用户体验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1]

传播渠道日益移动化、多元化。今天,手机成了连接社会传播和人之间最后一公里的渠道。任何传播内容,最终都要切入由手机以及由手机编织起来的社会关系渠道,完成社会传播的“最后一公里”。[2]微视频、直播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和欢迎。传统媒体为了迎合这些变化,在融媒体创新中越来越多地重视并应用这类传播渠道。

二、传统媒体人存在的问题

传统媒体在这场变革中受到极大的冲击。而健康类报媒如《健康报》这类老牌媒体,虽然不能独善其身,但由于专业性强,有垂直传播的优势,所以下降趋势并不明显,但危机迟早会来临。

面对新媒体“抢走”读者的强大能力,传统媒体人突然被击醒,回顾多年的采编经历,发现时间真是把杀猪刀,自己除了容颜已老外,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一)与新媒体竞争,传统媒体人未能在内容上占优

不可否认,健康类传统媒体不乏好的科普内容,但同质化、重复内容也不少。这一点在健康类报媒微信公众号点击率不高、涨粉慢的表现中暴露无遗。例如:有人对健康类微信公众号主体进行分析发现,微信健康传播的主体多元化,企业反而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传播主体。而作为健康信息传播的主体——健康类报媒,微信传播影响力远不及其他类型的账号主体。[3]传播效果不佳,说明传统媒体推出的内容并不优质。众所周知,专业的、有特色的、垂直化的优质内容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不断生产出这种不可替代的内容,是媒体成功的标志。

(二)习惯于传受环境,对读者需求缺乏精准把握

健康类传统媒体的管理通常采用采编分开模式,编辑一个萝卜一个坑,虽然管版数量多,压力大,但是单打独斗,各管一摊。由于长期处于“独白”状态,难以全面听到读者的声音,使得编辑对稿件质量的评判不一定准确客观,主要凭借自己的喜好和社会炒作热点策划选题。

(三)随着机构自媒体的兴起,过去资源直接“兑现”成稿件

对于记者来说,“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对于编辑来说,“好策划是沟通出来的”。健康类传统媒体人的优势在于懂专业,和医学专家易沟通。现在很多医疗机构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其中大部分内容是由本院专家撰写的科普稿件。这些一线临床专家的文章贴近读者需求,因此很受读者欢迎。有的编辑凭借和医院多年的交情,直接搬到报纸上。这样做虽然轻松省力,却隐藏着隐患,如难以获得鲜活的一手素材、编辑的策划能力退化、无法与优秀作者建立起长期的友谊等。前两条会使自己丧失核心竞争力,后一条则是把原有优势拱手相让。如果说我们离用户远是因为“传统”造成的,那么我们主动抛弃作者则是犯了急功近利的错误,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四)医学专业知识宣传上的短板一直未予以解决

无论是健康科普知识宣传,还是医学科技新闻传播,由于内容的专业性较强,难以用幽默有趣、轻松的表达形式,所以一直以来传统媒体以知识点普及为重点,在表达形式上未能攻克轻松活泼这一难关,造成文章(特别是科技报道)可读性差。新媒体时代,人们喜欢轻松有趣的内容,如何制作轻松活泼、有可读性,又科学权威的科普类报道,成为媒体人创新的一大难点。

(五)传统媒体人的学习精神不足

健康类传统媒体的读者比较固定,市场有限,所以发行量相对稳定。在这样一个竞争压力不大的环境中,身在其中的媒体人容易产生惰性,不愿主动创新。优质内容产量低与思维不活跃、创新动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创新不仅需要挖空心思,苦思冥想,更需要平时的积累,刻苦学习的韧劲。例如,应常常学习、揣摩其他媒体是如何处理同类稿件的;对每一篇文章力求视角独特,普适性强。

其实,传媒界“狼烟四起”不是坏事。作为传统媒体人,此时终于逼迫自己认真反思了:过去我们所做的内容是不是存在很大问题?如果没有传播渠道多样化带来的冲击,我们可能不会关注这些在纸媒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文章,谁在看?多少人看?危机降临之前,我们发现自己不曾仔细检验自己的工作。

三、传统媒体人如何迎头赶上

“内容为王”仍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这已在媒体界达成共识。靠内容创业取得成功的自媒体人一次又一次地印证了这一点。传统媒体人摸爬滚打多年,有较强的见微知著能力,有良好的新闻专业素养和健康专业知识积累,因此,只要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改进自身不足,迎头赶上,仍可以成为健康类媒体传播的佼佼者。毕竟健康知识的普及更需要权威性和科学性,这是健康类媒体的优势所在,也是自身地位难以撼动的主要原因。

首先,内容制作要下苦功夫。信息碎片化时代,专业深度文章可杀出一条血路。了解用户需求,掌握他们的心理,把策划做得更细、文章写得更透,依然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很多不同学科的人才加入信息传播行业,对专业媒体人专业素养要求更高,加上健康与医学科技都是目前媒体传播的热门领域,这给健康专业媒体人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媒体人从现在起,应抖落懒散的细胞,打起精神投入内容策划和创作中;让触角伸得尽可能远,让听觉和视觉更加敏感,让思维神经敏锐起来,用心挖掘,深入思考。

其次,加强合作沟通。第一,加强与作者的沟通,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优秀作者,并通过策划、约稿、编稿、制作稿件,包括呈现在新媒体上的各个环节,展示自己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能力,从而获得作者的信任,愿意合作。这也为知识付费时代的来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加强团队合作。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媒体项目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团队合作很关键。传统媒体人应主动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利用自家媒体搞“中央厨房”、融媒创新的机会,积极参与融合产品的生产,了解市场、了解用户,在实践中摸索和锻炼。

最后,学习一门新技能。媒体融合时代需要传媒人才具备整合传播策划能力。既要擅长融合产品的多形式内容生产,又要精通各种介质的融合分发。

美国是世界上传媒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认识实践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今日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为适应变化的形势,在内容生产以及运营方面进行了很多实践。比如他们制作了一类“记者侃大山”式的新闻视频。让某个行业领域的“跑口”记者,利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访谈、对话等形式录制视频节目。[4]路透社全球多媒体编辑James Barrett表示:“我们需要培养采编人员‘图像化’的思维习惯和整个团队独立创作的能力,而不是把这些工作再交给其他专门的团队来做。”[5]

从现在起,传统媒体人要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成为行动派,即在擅长制作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和训练把读者当用户的互联网思维,即时刻把用户放在心上,认真琢磨他们需求什么、他们关心什么。同时,向数字媒体学习一门新技能。例如,掌握社交媒体应用技巧、短视频制作技能,或者善于运用数字工具和移动设备等,相信机遇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张志安教授说:“融合时代的传媒人才,在我看来,关键能力结构包括洞察用户需求的敏锐性、生产优质内容的整合力、促进公共对话的责任感。”

不管技术和载体如何变化,采、写、编、评的基本技巧仍然是媒体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健康类媒体人既有健康专业素养,又有新闻媒体基本技能,只要适应变化的新形势,不断学习、熟悉媒体中的先进技术,依靠专业、品质和权威,一定会实现华丽转身。

[1]张志安,李霭莹.2017年中国新闻业年度发展报告[J].新闻界,2018(1):4-11.

[2]喻国明.边缘创新与价值准则:互联网“下半场”的发展关键[J].新闻界,2017(10):34-38.

[3]刘艳丽.健康类微信公众号主体分析[J].山西科技,2016,31(5):120-122.

[4]任琦,应霁民,蒋卫阳.新媒体语境下美国三大报纸的内容生产与产业运营新态势[J].中国记者,2017(9):123-125.

[5]陈怡.从路透队伍转型看国内媒体人才培养如何适应新需求[J].中国记者,2017(6):122-125.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微信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微信
主要内容
微信
微信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