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2018-02-22 23:42朱月琴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理想人文课外阅读

朱月琴

(重庆市云阳县第三初级中学 重庆 云阳 404500)

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是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处于成长阶段,自我意识萌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就目前初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提出了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育本就是一种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者不仅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还应该具有高雅的情趣、崇高的理想情操,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不能把学生当作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道具”。教师不仅担负着教育责任,还担负着社会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品质信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作为学生“灵魂工程师”的语文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高尚的人,自己首先要独善其身,令学生信服。教师提高自身文学修养的方法就是多读书,用自身的真实感情打动学生,用爱心温暖学生,达到师生彼此的共鸣。

二、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材也进行了改编,改编后的教材含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容,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震撼。例如,在《理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中的四个比喻,引导学生分析理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作用,你会把理想比作什么,通过这样的不断地挖掘教材中的内涵,逐渐将理想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然后,教师通过语言引导“理想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人类的不同时代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共同看看理想对人类的作用。通过分析第二段,学生理解理想是基于现实基础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去除自己制定的脱离时代和脱离自己能力的梦想,如成为超人;并逐步通过挖掘教材,引导学生理解,理想在人类前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自己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做过哪些努力,克服哪些困难,自己是怎样的精神体验,将理想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三、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

将语文教育融入到真实的生活中,促进语文教育生活化,是让语文教学魅力得以凸显的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本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将文学作品与真实的生活联系起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促进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真实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共鸣,落实人文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选择与初中学生个人生活经历相近的教学内容作为人文教育的切入点,促进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经历。比如在讲解《我的老师》时,作者海伦凯勒因为身体条件原因,对老师有着不同的情感。教师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求学经验,分享自己最为敬重的一位老师。激发学生的个人情感,促进学生认识到教师的重要性,建立尊敬教师、感恩于教师的个人观念,才能促进学生成长。又如在讲解《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环境破坏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当前的环境灾难,促进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深入思考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用文学力量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是语文教学的特权,更是语文教育的使命。

四、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特别是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学生的课外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焦点。为学生创造语文的学习海洋,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意义远大而深重。

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外阅读的前期,首先要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创造出优越的读书空间,打造出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其次,教师可以定期推荐给学生一些好的课外阅读文章,初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积极上进的长篇小说,这类书不但有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有着可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它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从中学到对人的洞察力,还能让学生从中领略到人生的重要意义。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后期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综合性的书籍,通过这些有意义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种形式渗透教育

现代教育把书面表达与语言表达等多种表达方式结合在了一起,为教学提供了具有极强感情色彩的声音、形体、语义相统一的语言,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象、生动直观,给学生视觉、听觉感官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和吸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利用这些载体进行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感知形象的过程中产生相似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稳定的人格。例如,在讲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媒体,通过电视剧《水浒传》的演绎体现鲁提辖扶弱抗恶、见义勇为的人性之美。通过视觉、 听觉的刺激加强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记忆,也加强了学生对于情感的理解,会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和高尚的人格,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结语:总之,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是“文”与“道”的有机统一,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学科优势。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人文熏陶,把人文素养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使初中语文教学回归人文教育,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完善,从而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

[1] 李艾芹.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6(2):70-70.

[2] 刘彬. 如何通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5):52-52.

[3] 谷胜斌.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探究[J]. 散文百家旬刊, 2017(2).

猜你喜欢
理想人文课外阅读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