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研究

2018-02-22 05:51胡晋瑜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背景媒介

胡晋瑜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一、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新闻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新闻报道方式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融入创新元素,从传统元素中吸取精华,这样在传承与继承的过程中,才能保证媒体的进一步发展,不至于被淘汰。[1]这实质上体现了新闻媒体对现阶段出现的机遇和挑战的一种态度。是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还是退缩不前、墨守成规,对新闻媒体的生死存亡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之下实现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对新闻行业而言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命题,如有突破,将对我国创新性新闻报道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信息时代媒介融合的内涵及特征概述

(一)媒介融合的内涵趋势

“媒介融合”的概念由美国大学的普尔教授提出,是指在当下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媒介之间呈现出的一种发展趋势,即多种功能变为一体化的潮流。[2]一般来说,媒介融合是指印刷、视频、数字媒体等各种平台之间的联系加强,随着时间的演变,媒介融合概念融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广义上的媒介融合是指多个媒体之间的联盟与合作,不同形式的媒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流,信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整合。这种态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发展趋势也越发明显,一体化进程加快。

(二)新潮流下媒介融合的特征表现

媒介融合的发展有多种特征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三大特征:第一,媒介融合在技术化和全能化特征明显的信息时代,依托不同的文化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文化的技术性和全能性,既有信息采集技术的进步,也有报道传播平台的革新;既有大众精神,也包含了小众特点,体现出一种技术性、全能性的发展态势。第二,媒介融合更多地表现在渠道融合和内容融合,在当下的发展过程中,自媒体应运而生,发展迅速,各大平台都成为新闻传播媒介,如新闻客户端APP、微信、微博等,这些都是目前广受大众欢迎的媒介传播平台,渠道与渠道之间的交流内容也逐渐趋于一致,整体变化明显。第三,由于自媒体的发展,媒介融合也改变了传播方式,集约生产和全民写作特征表现明显,以自媒体为例,全民写作成为媒介传播的一大方式,信息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3]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新表征——“四化”

(一)新闻传播范围更广,受众主体多层次化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平台竞相涌现,QQ、微信、微博、今日头条、UC头条、大鱼号、百家号等诸多平台成为传播新闻报道的新媒介,新闻报道传播范围更广,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受众。[4]尤其是我国各大平台的使用者年龄差异比较明显,如QQ和微博这一类平台的使用者多是青少年,而微信有简单、便捷的语音功能,其使用者多是中老年群体。新闻报道的传播通过这些平台也同时拥有了各个层次的受众,其传播面更广,受众的主体多层次化明显,这一特征是当下媒介融合环境特有的,具有时代性、动态性,对新闻报道来说是一种机遇。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来源呈多样化

在媒介融合背景之下,新闻报道的来源多元化,渠道也在不断扩展。比如在之前,新闻媒体发展还不成熟,新闻主要依靠新闻编辑征集、采访、记录,或者对国家大事进行编排报道,在2000年以前,后者运用得十分明显,如相关法治新闻主要报道国家的法律政策调整与法律条文更改以及国家的重大法治事件,如近期发生的宪法修正案会议、各地发生的重大刑事案件等等。而当下,由于媒介融合的发展,新闻来源更为广泛,媒介融合有着全民写作的特点,因此人人都可以写自己身边的新闻,而新闻大平台对此的信息收集、筛选也方便了很多,民众的参与性提高,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力度也提升了。[5]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更民主化

当下的新闻报道更民主化,彰显了新闻的公正性,由于各种媒介平台的发展,广大群众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新闻报道,同时也加强了对新闻报道真实性、可靠性、公正性、民主性的监督,这种来自社会层面的监督是比较全面的,人人监督的模式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民主化趋势。在全民写作时代,人人都可以编写新闻,新闻用户可以从这些信息中自由选取自己需要的实时消息,也进一步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民主性。

(四)新闻报道方式抢占“海陆空”,更加立体

相关调查和研究发现,新闻报道的方式逐渐趋向立体化,大有抢占“海陆空”多领域阵地之势。各类新闻报道从单一的报纸、广播报道走向电视播报,在当下又开始借助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利用网络广泛传播,每个人都拥有移动终端,传播信息的媒介平台众多,几乎所有使用网络的用户都可以接触到各类新闻报道,这使得传播方式更显立体化,传播效果更佳。[6]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报道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诸多小型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这些小型自媒体的媒介素养普遍不高,这就使得新闻在报道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背新闻报道原则的问题,如新闻报道真实性、准确性的缺失,以及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出现,这也使新闻消息在传播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阻碍。考虑到传播对新闻信息的重要程度,盲目性、滞后性等问题的出现会损害新闻的公正性与民主性,错误消息的传播会导致民众盲目跟风甚至群体性恐慌现象的产生,进而影响社会舆论,导致社会出现不和谐现象。[7]例如,前些日子的“东北雪乡宰客门”,一些不良自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新闻推送过程中,对东北雪乡进行了不少莫须有的批判,其中不乏一些夸张不实的渲染,这就使得接收此类消息的广大用户对东北旅游产生了抵触心理,导致雪乡的旅游经济遭遇重大的“滑铁卢”,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在社交空间的情绪性发言,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在报道方式上创新力度与技术支撑不足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信息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各类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技术方面亟待革新,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新闻报道技术仍旧存在缺乏创新的问题,在报道方式上的创新力度及技术支持依旧不足,无法协调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也使新闻传播出现人力资源消耗大但效率低下的问题。从大的发展趋势上看,信息媒体传播方式的发展一定要立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每一次跨时代的信息技术革新,新媒介传播方式都会有巨大的进步。时代的变化也要求新闻报道方式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新闻媒体如果墨守成规、停滞不前,就会被时代淘汰,被大众遗弃,所以必须以前沿信息技术做支撑,提高媒体传播的整体发展水平。[8]

(三)创新新闻报道方式的政策规范与支持缺失

媒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是法治新闻报道的传播,对目前我国建设法治社会有着重要的舆论作用。新闻媒介的多样性使人们对于媒体的传播形式有了具体要求,网络信息泛滥使用户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各地政府致力于利用信息技术,依托互联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型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新闻报道的及时更新与完善。但是目前许多政府政策仍旧停留在传统媒体的旧政策制度阶段,对于当下媒介融合发展的重视与支持仍然不够。政府如果忽视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控制及相关政策调整,就会导致二者之间产生巨大的隔阂,彼此之间的联系减少,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更多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新闻报道的失真将会使媒体舆论引导的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方式的新发展与新对策

(一)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

针对我国现阶段小型自媒体大量涌现的现象,相关部门必须规范其媒介行为,从根本上解决新闻报道环境中鱼龙混杂的问题。[9]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新兴自媒体法律意识、道德意识、社会意识不强,其法律责任意识也相当薄弱,只关注商业利益,导致其核心价值内涵出现偏差,从而使各类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滞后性,我们要杜绝恶性传播的不实报道,这些虚假信息的传播导致新闻的低俗化,拉低了新闻传播的整体水平,使信息传播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因此必须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其能够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新闻传播的需要。此外,还应要求相关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道德观念和社会主义观念,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遵从新闻报道原则,进而推动我国融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纵深化发展。

(二)加强新闻报道方式的技术创新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媒介融合趋势已经成为主流。为了满足新闻报道在这种大时代下的传播要求,我们应该不断加强相关新闻报道的技术创新,不断优化新闻报道的采编与传播方式,使用户需求与媒介供给之间形成良性互动。[10]事实上,只有技术进步,才能够推动媒介融合的发展,使各大媒体在传播方式上获得整体提升。推动我国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的革新,也将进一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新闻报道方式的技术创新,可以优先结合当下的科技发展环境,顺应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例如,当下比较火热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以及人工智能新闻写作,顺应互联网与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创新新闻报道模式,进而推动我国新闻报道整体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顺应发展潮流的新闻报道方式革新,能够更好地迎合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进一步增强新闻报道的民主性、公正性。

(三)给予新闻报道方式创新政策支持

要加强我国政府部门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发展的重视,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我国新闻媒介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需求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政策。新闻报道有其公正性和民主性等特殊要求,需要相关政策有效保障其特性,防止媒介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迷失自我。保证媒体环境的良好状态,使新闻报道在传播过程中能保持其高效、快捷的传播性质。[11]相关政策的制定可以对新闻传播起到制约和监督作用,当然也能为其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这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发展创新有着根本性的保障作用。各地方政府还要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大政策中的小细节,顺应地方的发展特性,保证地方新闻报道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公正性,为推动我国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12]

六、结语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报道的多种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革新新闻报道方式,提升媒介素养,努力实现新闻报道技术上的突破,并同时给予新闻报道创新以政策支持,只有三管齐下,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新闻报道向前发展。此外,媒介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新闻从业者应该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把握时代的发展潮流和发展方向,根据人民的需求,作出相应的改变。只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才能更好地在这个媒介融合创新发展的时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化新闻报道之路。

[1]金玉玲.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J].新闻传播,2016(20):51+53.

[2]周安琪.刍议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8):270.

[3]聂杨涛.论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变革[D].江西财经大学,2016.

[4]邵鲁文.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数据新闻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6.

[5]刘海雄.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方式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6(06):16-17.

[6]信永华.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J].管理观察,2015(28):148-150.

[7]云梦迪,闫伟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与创新[J].新闻论坛,2015(04):70-72.

[8]鲁迪.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J].科技传播,2014,6(22):46+51.

[9]南飞,钟铭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14(11):90.

[10]崔勇.媒介融合语境中电视新闻节目的整合与创新[D].浙江师范大学,2014.

[11]龚瀛琦.媒介融合背景下调查报道生产机制的变革[D].复旦大学,2013.

[12]詹遥.传统纸媒的“小精深”全媒体发展策略[D].重庆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背景媒介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