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系统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浅探

2018-02-23 14:35刘凤国秦玉生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24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水环境实验室

刘凤国 秦玉生

摘 要:进入新时代后,人们对水资源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就使得水环境监测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将阐述水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实验室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水环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4-0009-02

0 前言

数据是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主要产品,其主要发挥着为社会展示公正数据与提供服务决策等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室数据质量存在不准确问题。因此,必须了解当前水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并通过相关措施,合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保证监测数据的正确性、精确性,从而为水环境监测工作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水环境监测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水文系统的水环境监测实验室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场所,以江苏省的水文系统为例,其有一个省中心实验室,还有十个分中心实验室[1]。自1957年起,该实验室就对水环境进行了监测,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其在城镇供水、项目环境管理、和水相关的科学研究与国民经济建设以及水资源开发、保护、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江苏省水文系统中,省中心实验室主要负责监测南京地区的水环境,并对分中心实验室进行管理;而分中心实验室则主要监测各管辖区中的水环境。在2006年后,实验室的人员数量变成了130人,面积增加到了7200多平方米。目前,实验室中不仅有5320多套分析仪器,如离子色谱、测油仪、气相色谱、分光光度计以及电子天平等,还有许多移动监测设备,如监测船、GPS以及现场测定仪等。

目前,由于传统工程水利观念转变成了资源水利观念,环境监测中心的任务量越来越多,尤其是需要定期进行的水质监测工作,这也就使得相应的监测频次、项目以及站点等都有所增长,已经从之前的200多个变成了当前的2000多个。同时,江苏省位于淮河、长江以及沂沭泗流域的下游,经常会因上游污水下泄出现水污染问题。而且,许多化工企业主要是在沿湖、河、江两岸分布,会给水质带来一定安全隐患。另外,在交通事故的影响下,水上运输的有害物品、石化产品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等也会给水质安全造成威胁。这也使得应急监测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通过调查可知,太湖水源地的蓝藻应急监测简报已经达到了250期,其目的就是将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给部门与领导,让其做出正确、合理决策,以此来有效应对污染事故。

在当今社会,水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是通过监测体系进行的,而这一体系是由自动监测、移动监测以及实验室监测共同构成的。近年来,江苏省水利厅决定监测89个水源地质情况,并要求水文部门定期发布水質旬报,扩大监测范围,以此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这也就意味着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增强环保意识,及时转变监测思路,促进监测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使其满足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需求。

2 水文系统水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质量管理体系

2.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监测实验室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依据提供给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等工作,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并将公众数据展示给社会。在相应管理制度实施后,实验室还需要为考核提供一定参考。对检测机构而言,监测数据质量是其工作基础,同时也是对其运行优劣的考量,但由于数据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获得准确、真实的监测数据,促进检测机构权威性、可信度、独立性以及公正性的提升,就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杜绝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同时,这一体系的建立,也是检测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知名度的有效途径[2]。

2.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2.2.1 全面性原则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是一种综合系统,其管理的内容主要就是实验室中的各种质量活动,这也就意味着其不仅要保证外部的整体性,内部各要素也应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实验室中的管理体系必须有效结合该地区实际的水环境,统筹会给监测结果带来影响的因素,让其有序联动、相互配合,从而为水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依据。

2.2.2 可视化原则

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应该通过可视化的方法,将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种数据与程序保存下来,以此来为后续监测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2.2.3 条件控制原则

在监测水质之前,应该保证实验室的干净整洁,并将由电压、空气污染、湿度以及温度等导致的数据误差降到最小,避免其给分析测试带来不良影响。在监测过程中,由于校准曲线会随着存储条件、试剂批号以及环境温度等发生变化,因此,在测试时,应该对中等浓度与零浓度的校准溶液进行同时测定,并核对其和原来曲线中的响应点。同时,还应该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平行测定样品,具体而言,可以在充分考虑仪器精度、样品复杂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样品数量,并进行随机取样检测。

2.3 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2.3.1 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水文系统中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由五个要素构成,即组织结构、程序、职责、过程以及资源。资源指的就是环境条件、物资紫原以及人力资源,其是管理体系平稳运行的基础。组织机构则是一种根据一定架构与形式,将资源有序组合在一起,并对检测活动进行有效开展的社会单元,其目的就是落实质量目标与方针。职责指的就是明确监测部门、内部岗位以及失误等应承担的责任。过程是一项和检测有关的输入输出转换活动。程序则是在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循的技术规定或者是管理规定,程序文件中会对怎么做、谁来做、为什么做、何时做等进行明确规定。

在《准则》中,质量管理体系的五个要素被分成了两个大方面,即要求与技术,同时,又被细分成了19个小项。在要求方面,其主要有组织、检测分包、记录、管理体系、纠正措施以及文件控制等11项内容;在技术方面,其主要有人员、结果报告以及检测校准方法等8项内容。

2.3.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对于实验室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准则》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必须具备场所、设备以及人员等资源条件;其次,成立组织机构,明确检测活动及相应程序,确定监测工作过程,并对输入、输出接口进行协调、分配,保证程序有序运行;最后,通过验证比对、内外审核以及管理评审等方法,优化体系中的各要素,使其成为有机整体[3]。

具体而言,水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通过以下四步骤建立起来的。第一,加强重视。实验室建立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管理机制的作用,促进单位知名度与监测数据质量的提升。由于这一工作会涉及到众多方面,协调地方较多,因此,领导的重视就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体系的建立还需要实验室内部全体人员的参与,其应该深入了解《准则》要求,明确自身职责与作用,并主动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第二,明确目标。质量方针指的就是实验室的质量方向与宗旨,其中目标占据重要地位,同时,质量方针也是工作人员在开展检测活动时必须遵守的准则。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考虑自身单位实际情况,并在这一基础上,合理制定方针与目标,以此来为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指导。第三,设置机构。实验室应该根据自身需求,合理设置组织机构与内部部门,并对其工作范围与职责进行明确,避免只能重叠或者是空缺问题的出现。第四,理清機构。实验室应该对比《准则》中的19个要素与自身实际情况,对过程跟踪记录进行完善,并为每一个要素建立相应的文件。同时,要保证评审标准符合自身管理实际,并及时修改不合理地方。另外,实验室还应该编制包含质量手册、监测记录与报告、作业指导书以及程序文件等内容的、适合自身的体系文件,并将其设计成金字塔结构,保证内容的关联性、一致性。

2.3.3 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体系运行指的就是实验室执行体系文件、实现质量目标、贯彻质量方针的一种完善过程,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应该做好体系文件宣贯工作。体系文件是职责权限、管理要求、过程管理以及程序实施的文件化形式,也是对检测过程进行规范、指导的文件。在完成编制后,应该对实验室全部员工进行宣贯,让其了解自身工作内容与应承担的责任,并在这一基础上,以后效开展检测活动,从而有效保障监测数据质量。

其次,应该加大监管力度。质量监督是有效控制检测过程中的关键人员、部位以及环节的一种方法,及时、直接是其主要特点。实验室应该合理设置质量监督员,并科学制定监督计划,对监督的方法与内容进行明确。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检测过程的动态监管,找出其中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再次,应该完善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指的就是对实验室管理活动进行检查,看其是否满足体系文件和评审准则要求的一项工作,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有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管理评审是一种全面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满足工作需求、是否实现目标与方针等。通过这两项工作的开展,不但可以有效提高监测的质量与水平,还能够保证管理体系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因此,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必须落实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两项工作。

最后,合理实施纠正措施。纠正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水平。对于质量监督、用户反馈、管理评审以及内部审核中的问题,实验室应该加大重视力度,及时组织人员调查,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对纠正结果进行跟踪。在必要时,可以将出现频率较高问题的解决措施归入到体系文件中,尽量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从而使体系运行达到理想效果[4]。

3 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了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全面性、可视化以及条件控制等原则,并在牢牢掌握相关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全员参与、职责明确、加强监督以及认真评审等方法,有效建立管理体系,提高监测的质量与水平,从而促进水环境监测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蓉.关于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保证[J].今日财富,2017(24):86.

[2]李乔臻.加强水文系统水环境监测能力的思考[J].广西水利水电,2017(05):20-23.

[3]徐昌,王晓玉,王斌.试论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7):123-124.

[4]卓海华,吴云丽,谭凌智,等.流域水环境监测共建共管实验室建设回顾和思考[J].人民长江,2016,47(16):5-9.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体系水环境实验室
基于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开放实验室管理与探索
军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