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的实践思考

2018-02-24 11:55
新课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章

林 平

(福建省福清市音西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语文课堂是高效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场所。提升核心素养,首先要明确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从小学语文的教学角度来说,需要重点培养:语感、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文学习方法以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若是再深入拓展,还应该包括语文学习的情感,如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和道德修养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高低,更决定了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更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关系着学生学习基础的打造,更影响学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必须在实践教学中加以重视,体现在课程设计和实践过程中。

一、打造“感动”课堂,培养学生语文情感

语文是一门情感类的学科,每篇文章都有打动人的点。若是将知识比作海洋,那么一篇篇文章就是激起的浪花,美丽、有趣,值得让我们好好欣赏。在细细的体会和品味中,每个人都有成长和进步。体验、理解和运用情感的能力是学习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教师致力于打造“感动课堂”,用情感来感悟学生,从精神层面来理解课文。打造感动课堂,将情感作为教学的重要因素,展现语文教学的灵魂。这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成长,更关注他们情感方面的浮动。教师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做情感的传递者和促生者。例如,在写景类的文章中,虽然表面上描述的是外在景观,但实际上表达的却是作者内心的情感,只是通过外在景色渲染出来而已。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挖掘更多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捕捉微妙的心理变化,生成教师想要的情感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多媒体或是音乐渲染氛围的方式,将每个情绪点加以放大,努力激发学生情感,接下来就只需要维持这种情感,后续会产生绵绵不断的情感变化,直到蔓延到课下。培养语文情感,不仅是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与认识,而是产生对语文热爱之情。

二、打造“互动”课堂,培养学生语文交际

“互动”是现阶段倡导的教学方式,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现阶段课堂教学,学生多以“倾听者”的角色出现,交流的机会并不多,这在教学当中是不正常的。好的课堂必然是师生都积极参与,向一处用力的。只有沟通,才能产生实际效果。打造互动课堂,学会交际、学会思考,更要学会展示自己,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种素养。

课堂是燃烧和激发学习动力的舞台,是优化学习体验的重要场所。学生的潜力无限,同样需要教师的卖力引导,而这一过程就是课堂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多给予学生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并且采用开放式的问问题方式,让学生更有话可说。例如,在《慈母情怀》这篇文章的教学时,不要开始就划定范围“表达母爱”,而是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范围,将爱的意义扩大,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情感,说一说对自己影响极大的人或事以及对自己的触动。不去限定孩子们的思维,而是给他们更宽阔的思考空间,对于他们来说,课堂的成长空间就会更大。打造“互动”课堂,在课堂中锻炼交际能力,通过谈论、沟通等形式提升表达能力,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长。

三、打造“实践”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是观察能力,无论哪一篇文章,都是仔细观察的结果。或是观察生活,或是观察自然,又或是观察其他文章,都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感受到的。在打造实践课堂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去动手,去获得。例如,课文《题西林壁》中提到“只缘身在此山中”,那就让学生去感受“身在山中”的视野,了解作者发出的疑惑。实践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学习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有一些实实在在能够触摸到的事物,加深印象,也更便于实际的观察。只有我们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语文的踪迹,就能更深刻地体现语文核心素养,提高教学。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还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夯实基础,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文章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