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课堂交往学习,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2018-02-24 11:55杨文勇
新课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直观同伴交流

杨文勇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广东 广州)

数学是活动的课堂,同伴交往的数学课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同伴交流分享想法,互帮互学,探究方法成因,讨论分析碰撞思维,让学生经历、体验完整的数学认知过程由“灌输”变为“主动建构”。

一、任务驱动,提升概念探索能力

空间概念是几何知识的细胞,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策略下的同伴交往学习,建构数学概念的方法和过程。具体任务驱动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逐层小任务。将内容分解成具体明确的小任务,逐步渐进地分层出示。让学生在同伴交往学习中清晰干什么和如何做。②同步小任务分解:既有全体的总任务,也有小组、同伴间的自行分解的小人物。让每人各有所责,各有所得,共同完成学习总任务。③梯度小任务:根据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点,按一定的层次与梯度进行有序化处理,进行差异性分解。

【案例】《圆的周长》:情景导入后,教师出示分解的任务单:圆的周长的意义是什么?圆周长如何测量?圆的直径与周长有什么关系?公式怎样推导出来的?让学生带着任务小组内学习、分组汇报:学生小组内完成任务单,尝试小结;分组汇报,再小组讨论异同,修改任务单;师引导汇报后,小组内总结方法。

二、交流分享,提升直观想象能力

空间图形教学,特别是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即学生从具体实物—图形比较—概括直观想象的过程,是小学生的学习难点。一般课堂的教师引导,学生缺乏横向多维度的知识交流,只是单方向听教师讲、观察几个教师提供的直观图形,没能更广维度地了解直观图形来源与知识形成的过程。这与数学知识构建的大量数据、实例中抽象知识的初衷相违背,无法体会数学的大量图形的直观想象过程。

因此,我们必须采用合作分享策略,让孩子多维度交流,多角度观察,多层次探究,学会学习。教师运用同伴合作分享策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

首先,聆听与表达。聆听同伴的想法,同时思考想法差异并纠正,表达自己的认知,经历“感觉”到“感悟”的过程。

其次,质疑与反思。让学生同伴相互提示与对比内化,主动分享想法、学习他人,加强数学过程的理解,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最后,改进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与外延,通过相互改进与教师总结,培养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

【案例】《圆的认识》。教师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小组探究直径和半径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长度关系。(1)组内再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讨论自己小组内的汇报小结。(2)小组展示的研究成果。其他组发表不同看法。小组听完后,组内交流讨论方法的异同。

结合同伴之间的合作分享,把一到两个的例子扩展到十几个例子。通过大量的例子,丰富了每个学生对圆直径半径的表象的感知过程,丰富了学生对圆这个概念从表象到抽象的概括过程,以学生自身及同伴的直接经验为主,通过组间交流的方式抽不同圆形物品间的共同本质而形成。

三、互动合作,提升实践抽象能力

数学实践操作,特别是空间几何学习,在小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学生从中实现具体到抽象的经历。课堂运用互动合作策略教学,设计学生合作内容、方法、分工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小组、同桌、组外合作)在动手操作、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感受数学数量关系的直接经验;再由同伴之间(同桌、组内、组外)的交流、分享,课本、教师的讲解,获得数学知识建构的间接经验,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案例】《圆的周长》。圆周率“π”的探究。教师提供圆形物体,让学生合作探究,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互动合作活动:(1)测量一到两个圆形物品的周长和直径,比较周长和直径的关系。(2)小组讨论,整理意见。(3)分享自己小组的看法,教师整理成表。(4)观察他组情况,不同小组对其他小组结果(组外异质)再讨论分析。(5)汇报、分享成果。

在汇报环节,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小组汇报时一人读题,其他同学依次回答,组内优先补充,组内补充完毕后,其他组再补充,小组合作回答。这样让学生在同伴合作互动中,各抒己见,发散思维,互动探究,学生间知识的碰撞、解决问题的成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感受发现几何图形的本质区别和特征。

四、同伴互助,提升作图操作能力

同伴互助学习是提高学生作图技能以及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在边操作、边思考、边讨论中与同伴进行思维碰撞,经历体验,建构方法,促进学习能力的生成。教学中,首先,清晰交往操作要求。教师要清晰告知学生画图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有目标、有规范地去探索方法。其次,预留独立思考时间。遵循“个人思考,互动交流”的原则。

【案例】《角的量度的》:用量角器测量角度,要求误差范围+1度。课堂教师先讲解量角器的简单使用方法,量角的要求,以及如何估算量度的准确性。先让孩子想想如何量,再让孩子们通过自由组合,互帮互助,结伴组成学习小组,攻克该任务。同伴总结操作方法,再小组交流,班内汇报方法。最后进行小竞赛,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和踊跃的参与程度。学生们纷纷提出延长线段、读内圈、读外圈等方法,一下子将教学难点突破了。

经过这项学生间的互助互学的操作活动,孩子们通常会寻找对该知识点掌握较好的好朋友去共同完成此任务,孩子们在交流中掌握该部分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探讨不同的方法,这样他们的记忆尤为深刻,我们发现学生的作图能力有了提高。同时,教师不再孤身奋战,更能兼顾全体学生,有效解决教师一人难以兼顾学生差异性的难点。

猜你喜欢
直观同伴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直观构造中的代数刻画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寻找失散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