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开展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案例实践

2018-02-24 11:55赵洪霞
新课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自闭症家长同学

赵洪霞

(沈阳市苏家屯区特殊教育学校,辽宁 沈阳)

名字是沟通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闭症孩子往往不会对别人叫自己名字做出反应,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不会对别人发出的交流“信号”做出回应。只有先知道自己的名字才能对别人发出的指令产生注意,才有可能进一步学习交流沟通。自闭症儿童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喊他们的名字,他们经常毫无反应,玩具也是自己玩自己的,连“站起来、坐下、过来”等简单的指令都听不见,听不懂,更无法执行。因此,认知自己的名字是培养沟通能力的起点和关键。

“认知自己的名字”是通过训练让学生对自己的名字有一个了解和认知,听到别人喊自己的名字能有反应,能逐步建立自我和互动意识。

活动一:知道自己的名字

老师:和学生面对面坐下,叫学生的名字,看学生是否有反应

(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时能够睁大眼睛、点头或答应,这些都算有反应)。

如果有反应,就告诉孩子:叫你的名字,你要答应“哎”或“到”,如果听见后,实在发不出声音,也可以点头向家长或老师示意,表示自己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如果没有反应,就用手轻轻辅助,使学生的脸面向老师,直至与老师的眼神接触;如果有反应,如看教师,则给予增强;若学生持续有反应,则示范要学生模仿叫你的名字,你要答应“哎”或“到”,如果听见后,实在发不出声音,也可以点头向家长或老师示意,表示自己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当学生完成时,则给予增强。

家长:配合老师进行训练,听见老师喊孩子的名字,要主动应答,引导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常常叫孩子的名字,同时要他看着自己,可以用手遮住孩子两边的脸颊来缩小视野范围,排除干扰,引导孩子专注地看自己;还可以手持孩子感兴趣的玩具或食物吸引孩子看自己等等;当孩子能够对自己的名字做出回应时,要逐渐拉大与孩子间的距离;当孩子背对着自己时,叫他的名字,教他正确反应;在另外的房间叫孩子的名字,要让他走过来到你身旁并看着你作为正确反应。

学生: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时能够睁大眼睛、点头或答应(这些都算有反应);听见别人叫自己的名字要答应“哎”或“到”,如果听见后,实在发不出声音,也可以点头向家长或老师示意,表示自己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互动强化:在班级中进行点名游戏,先点能力较好的学生,让他起立喊“到”,接着点其他学生,让他模仿会的同学。如果还不会,就请家长代为起立喊“到”,让学生模仿家长喊“到”,完成与老师的互动。

活动二:会认自己的名字(或照片)

老师:把写有学生名字的卡片出示一下,引导学生自己认出来,能说出来更好;找出写有自己名字(或贴着自己照片)的上衣、水杯、整理柜等;出示多张名字卡片(或照片),请学生挑出写有自己名字(或照片)的那一张。

家长:配合老师指令,引导孩子有序寻找自己的名字卡片(或照片),边找边强化正在进行的任务,增强对老师指令要求的记忆和理解,找到后,家长要用夸张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引导孩子体验认出自己的名字(或照片),执行并完成老师指令要求的快乐,并引导孩子向老师示意任务完成,及时给予奖励强化。

学生:能在家长的引导下,认出自己的名字卡片或照片,并用正确的方式向老师示意任务完成,与老师的指令要求进行互动。

互动强化:出示学生的活动照片或生活场景照片,学生并在老师或家长的提示下回答:谁在滑滑梯?谁在穿衣服?(根据自己做的事快速找出照片)。

活动三:会说自己的名字

老师:引导进行:“你叫什么名字?”问答练习,指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名字。自闭症孩子经常会模仿老师的问话,这时老师不要帮忙,要请家长代为回答,并指示学生仿说家长的答案,直到会说自己的名字。(请能力好的同学先做示范)说对了给予奖励强化。说不对时要请家长逐字指导说出。

家长:陪孩子玩“捞小鱼”的游戏,被“捞住”的学生要说出自己的名字,能说出的给予奖励强化。说不出的,家长或(老师)可以适当提示或帮助回答,直到大多数同学能回答出自己的姓名时,游戏才可结束。

学生:熟悉游戏规则,学说自己的名字。

互动强化:师生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分别互动玩“打电话”游戏。用事先备好的小电话,训练孩子自己打电话报名字。家长和老师互相给对方做助手,引导学生电话铃响之后,一定要去接电话,接过电话要自报姓名,不会说的可以拍拍自己。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名字,还可以在生活情境中展开训练,让学生在与老师、与同学、与家人的情景互动中提高对自己名字的认知能力。

通过训练,8名重度参训者中有6名同学在老师家长共同创设的情景化教育模式下知道了自己的名字、同学的名字,还认识了老师,而且有的自闭症学生还学会了向老师问好,学会了说“我饿了”“我吃饱了”,目光经常处在游离状态的平平同学听到老师喊自己也能走过来和同学一起排队了。情境化的教育训练模式和游戏互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互动和模仿环节家长都能积极配合,优化了训练效果。

猜你喜欢
自闭症家长同学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