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绘本阅读兴趣

2018-02-24 11:55黄志淑
新课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亲子西瓜蚂蚁

黄志淑

(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小学,广东 广州)

从古至今,人类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段的学生阅读的目标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人类在阅读中获得希望、勇气和力量。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享受阅读带给我们的快乐,怎样让低年级学生提高阅读的兴趣?绘本就是一个最好的介质。

我们先来了解绘本到底是什么?

绘本在我儿时被称为小人书,我曾为它痴迷,现在的绘本绘画更加精致,故事更加奇趣,语言充满了童趣,绘本中的插图一般是手绘之作,所画的景物形象,或夸张,或可爱,或活泼,让低年级的学生更加喜爱。

刚接触到书的低年级孩子认字不多,理解能力也不够,如何进行低年级学生的绘本阅读兴趣的实施,让孩子爱上绘本阅读呢?本人认为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来激起孩子们潜在的阅读欲望。

一、从细节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与我们的积极情感相连,是我们认识事物最重要的动机。从细节引导,观察绘本图画的背景、人物的表情、色彩的变化,从中激发阅读的兴趣。

在进行绘本阅读《蚂蚁和西瓜》中,讲到小蚂蚁们要把西瓜搬到洞里时——

师:小蚂蚁们开始行动了,它们是怎么搬的?

生:使劲推呀。

生:翘起屁股顶呀!

生:来了一群,用脚使劲蹬啊!

生:有一只用背扛。

生:它们找来铲子,一块一块地铲下来。

生:它们还利用吊篮,从高处运下来。

《蚂蚁和西瓜》绘本中有许多蚂蚁采用不同的姿势搬运西瓜,每个蚂蚁都有自己的搬运方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类图画细节,仔细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绘本读起来更加奇趣。

二、引导猜想,激发兴趣

猜测,是指猜度和揣测,凭借一些线索进行推断猜度。学生在阅读中,可根据之前的内容,来推测故事的结尾。如:看到了题目,可以猜想一下,故事会写什么,再打开绘本看看故事的内容与自己的猜想是否有所出入;在读到故事转折处,停下来,猜想一下,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想象是绘本中的一大特色,学生的想象包罗万象,稀奇古怪。

如:《逃家小兔》故事中的语言简短精炼,用简单的句式:“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这句话贯穿整个故事中,在绘本教学中,提出猜想:“小兔子还想变成什么,兔妈妈又会想出什么,让小兔回家呢?”学生打开思想的束缚,天马行空地想象,就这样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体会宽阔无比妈妈的爱,让孩子爱上绘本阅读。

三、开展亲子绘本阅读

亲子阅读越来越被现在的家长所喜爱,与孩子说说读书的感悟和乐趣,让孩子感受爸爸和妈妈的爱与珍惜,让孩子觉得阅读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更愿意进行自主的阅读。

方案一:快乐读一读

父母每天抽出十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绘本阅读。这十分钟的地点可以是温暖的房间里,可以是旅途中的火车上,可以是开满鲜花的大树下,也可以是午后的阳台上,带上一本有趣的绘本,共享亲子快乐阅读时间。还可以是睡前十分钟,让孩子枕着甜蜜的故事,进入梦乡!

方案二:快乐演一演

我们读完了绘本之后,怎样让孩子对其中的故事有更深入的感悟呢,快乐演一演,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如《我幸运的一天》,在家庭中可以分角色表演,开始时可以是父母试着用生动的语言去模仿故事中的对话,引导孩子模仿表演,用形象的语言、夸张的动作、积极的态度去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在分角色表演的时候,还可以续故事之后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快乐延续下去。

《三只小猪》这本绘本中,三只小猪用不同的材料盖房子,孩子表演时会想用什么动作表示出稻草、木棍、砖头盖房子的不同效果,还自创出擦汗、捆绑、堆建的动作,可见孩子在充分理解故事的同时,对故事还有了自身更深的感悟。

方案三:快乐做一做

亲子制作,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一起制作阅读卡、形态各异的书签,家长还在书签上写下了自己的寄语“孩子,愿能每天伴你一起阅读!”“孩子,希望阅读能让你更加智慧!”“让我们一起阅读吧!”当孩子们拿着自己和父母共同制作的作品时,那种喜悦和喜爱溢于言表。

方案四:快乐画一画

《神奇的蓝色水桶》故事里神奇的蓝色水桶,会变大、变小,有许多小动物都会来到水桶里玩,那么还有谁会来玩呢?让孩子画一画、编一编这个故事吧!

《我爸爸》绘本中爸爸是一个伟大的爸爸,相信爸爸也是这样的,让我们画一画自己的爸爸吧!绘本中的爱爸爸,延伸到孩子的身上,变成我爱爸爸,爸爸爱我!

阅读是成长的基石,绘本阅读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块,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形式,一起践行着让绘本阅读从儿童开始的梦想,变成现在无比幸福的事情。

猜你喜欢
亲子西瓜蚂蚁
大小西瓜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当夏天遇上西瓜
蚂蚁
巧切西瓜
蚂蚁找吃的等
报喜不报忧 西瓜请假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