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8-02-24 11:55李世功
新课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标准答案自主性课堂气氛

李世功

(湖南省耒阳市淝田中心校,湖南 耒阳)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学方式死板,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完下课,学生学完放学,大家都是在“完成任务”,教师不一定教得高兴,学生也不一定学得开心。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已被大众广泛认识,亟待改善。新课改提出的创新理念,就是为了革除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弊端,鼓励教师不断摸索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身份的有效教学方法。身为语文教师,也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积极探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很多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变,如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对语文教学确实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但我认为,讲方法是单方面从教师角度出发,依然偏重于“如何教”,而没有考虑让学生“主动学”,如果学生对这门学科存在回避和抵触心理,纵使方法再好,学生不接受也难以发挥作用。下面我结合上文提到的思路,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几点个人见解:

一、换位思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上学时语文老师非常严厉,属于“学究派”,虽然教学水平很高,但对课堂纪律的要求几近苛刻。学生回答问题错误会受到批评,交头接耳更会受到严厉批评,导致每次语文课的课堂气氛都非常紧张压抑,被老师点名的学生都会噤若寒蝉,更不用说讨论问题了。即使像我这样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学生,也不敢轻易接近老师,但老师却不自知。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我在上课时对学生非常注重人文关怀。五年级的学生在自律性方面已经较强,因此我不会特意强调课堂纪律,在上课时我还允许学生有问题或有想法的时候可以随时举手提问,允许学生相互交流,在同学回答问题后都会用语言或微笑进行鼓励等等。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更好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看教师的“脸色”上。

二、转变模式化教学思路,不过分拘泥于“框架”和“标准答案”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授课内容,在课上完全按照教学大纲来授课,考试时严格按照“标准答案”来评判对错,不敢给学生过多自主性,生怕学生“偏离既定轨道”,一切按既定模式进行。有一个例子,考试卷中的一个题目问“雪化了以后是什么?”有学生答为“雪化了以后是美丽的春天”却被老师判了一个红红的“×”。因为标准答案是“水”。这样的教学模式已被证明弊端明显——即遏制学生自我意识,禁锢学生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成为只会用固定思路思考的“学习机器”,这与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背道而驰的。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多发挥一些自我意识,减少“标准答案”对学生的约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三、避免过度解读,允许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进行思考

网络上有一个段子:在语文课上,原文写的是:“窗帘是蓝色的。”这时语文老师为学生解读:“‘蓝颜色’的窗帘象征作者强烈的被压迫和被束缚的抑郁的思想感情。”下面有学生模仿作者的口吻说“我其实只是想告诉大家窗帘是蓝色的。”引起学生哄堂大笑。

在心理学上,蓝色可能会给人以压迫感,但也会让具有乐观态度的人产生放松的心情。这个段子包含讽刺意味,也许作者在这里并没有什么深意,只是简单的描述。“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些本应该是发散思维的内容,却偏偏要用定势思维来解读。段子来源于生活,令人发笑之余也应引起思考。教师的本意是好的,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事物产生联想,但强加给学生的意识并不能表达学生的真实情感,学生获得的只是机械性的引导——“蓝窗帘代表压抑和忧郁”,这就属于“灌输”的范畴,何谈发散思维。过度解读其实是执着于“标准答案”的另一种模式,本质也是一种思维约束,应当逐渐弱化。

四、不拘泥于标准答案,不代表不能有标准答案

这里并非前后矛盾,由于我国小学教育短期内仍难以有效脱离“应试”范畴,现阶段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还是通过考试来完成,既然是考试,评判时就依然要遵循“标准答案”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在保留学生自主意识、避免思维僵化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标准答案”,会用“标准答案”来面对考试,以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形势,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灵活思维”的体现。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握好“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引导学生”的尺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学会适应当前教育模式,才能充分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标准答案自主性课堂气氛
国家自主性与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
李耀进:没有标准答案,唯有用心用情
游戏中的规则与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丢失了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阅卷实录
大多数的知识付费,其实就是卖给你一套标准答案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发展性教育督导与学校办学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