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例谈

2018-02-24 19:01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阅读教学

崔 黎

(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江苏 常州)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出台,在英语学科方面提出了基于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构架。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水平和特点。在目前的英语阅读课中,教师更多地是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一些阅读理解问题仅止于考查表层信息,阅读活动注重重复和模仿,学生缺少思考、质疑的空间。因此,如何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更高水平的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是教师必须关注并探索的问题。

一、基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培养的教学实践分析

批判性思维能力(思辨能力)是指能动、持续、细致地思考问题、信念、断言或知识形式,分析其前提、假设、概念、意涵或结论等,理性评估其清晰性、准确性、精确性、相关性、逻辑性、公正性、深度和广度等的能力。基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阅读方式称之为批判性阅读,是一种高水平的阅读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不但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能够评价作者观点,指出其理论正确与否。下面笔者将以南京雨花台中学的马辉老师执教的9A Unit 5 Music without boundaries(音乐无国界)的Reading课为例,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两个典型例问。

1.合理预测,阐明己见

马辉老师在读前环节中,让学生根据文章的标题预测文章内容,猜测作者的写作意图。马老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就考虑到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各抒己见,纷纷预测本文会写关于各国音乐的文章,还有的说各个国家的音乐是相通的等。

阅读理解中的预测是以相关知识及一般的推理逻辑作为基础的,是一种重要的阅读策略。预测需要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对未知内容做出符合生活实际和科学逻辑的推测。马老师的读前预测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还可以激活学生对《音乐无国界》这一背景知识的了解兴趣,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识别意图,合理质疑

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技能之一就是辨别作者的观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识别作者观点并进行合理质疑,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十分重要。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马老师带领学生理解了文章的题材,确定为人物传记,随后在学生学习完第一小节之后抛出一个问题:Is it a good start or beginning for a biography of Tan Dun?Why or why not?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文章开头,识别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进行合理的质疑。而事实上学生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是个好开头,让人们对谭盾有了最为直接的了解,因为2008年奥运会的颁奖音乐很有名,很吸引人。还有的认为,应该开门见山地写谭盾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等的介绍。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质疑是建立在高阶思维基础上的,质疑是为了激起更有深度的问题和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创生发散性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教学建议

马辉老师的课例中,这两处设计很明显地指向了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思辨能力。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1.妙用书本的插图

牛津英语课本有丰富的插图,教师若能妙用插图,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推理能力和创造力。学生会改变就读而读、读而不思的现状,而是通过对图片文字的分析,进行比较、删选、推断,获取有效信息,促进自身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2.巧设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能引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回答多元开放,学生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遇到疑问后发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批判性思维。巧设开放性问题,能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课堂模式,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思维就会从被动变为主动,就能提升思维内涵。

3.深挖文本内涵

英语阅读材料文本丰富,涉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学生要提升批判性思维,就应当比较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态度和价值观。因为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深度探究其背景文化,比较不同文化下的人的生活态度和思维差异,能更有效地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提升思维品质是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宽松的良好氛围,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尤其重要。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思维素养,通过学习、观察、尝试等途径努力提升自己的思辨水平。教师更需要合理利用教材,有效开展阅读活动,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能力阅读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