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解题思路在高中地理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2018-02-24 19:01华中师大一附中屯昌思源实验中学河南开封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条理性逆向答题

李 杰(华中师大一附中屯昌思源实验中学,河南 开封)

由于高考中地理综合题的解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正确运用逆向解题思维分析已知条件,充分分析题中自带的文字、图像以及表格等,根据问题要求排除干扰条件,摘出有用信息。由此可见,如果学生能够在地理解题中正确运用逆向思维,不仅能够减少失分率,也能够更为准确地找出问题答案。因此,学生务必要日常练习中不断培养自身逆向思维能力。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品质培养的价值

首先,在高中地理解题中运用逆向思维,能够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不断探索研究中避免墨守成规,找出符合问题的多种答案,促进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次,逆向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地理解题中释疑解难,启发学生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促使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地掌握教学重难点;最后,逆向解题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为高效地复习与总结,相比传统放羊式巩固复习效果要显著很多,可以让学生通过逆向思维将相关知识点进行串联,着重复习重难点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二、逆向思维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一)语文功底较弱,找不准关键词

由于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导致地理解题过程中忽略了题目中所提到的各种行为动词、修饰词等,难以分析其中的隐含信息。因此,教师要想有效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务必重视对其语文功底的夯实训练,提高学生寻找题目中关键词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耐心与信心。

(二)作答模式不完整

多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都会存在一个普遍问题:作答模式不完整,最终导致无效作答。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学生大多都不注重答题模式,导致答案无效因此失分。因此,务必提高学生的解题有效性,教师首先要重视为学生讲授高中地理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地理现象的特点及成因,其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自行归纳总结,避免重复犯同样的解题错误。

(三)答题缺少条理性

由于很多学生在答题时缺少逻辑性较强的解题思维与条理性,导致答案混乱,学生在分析问题以及作答时往往都会顾此失彼,导致答案缺少条理性。因此,要想改善这一问题,就需要加强师生间的沟通,避免学生陷入主观答题误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规范答题,使得答题更具条理性。

三、逆向解题思路在高中地理解题中的应用

(一)仔细审题

在运用逆向解题思路进行地理答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根据题目中出现的行为动词等提取关键信息,并根据题目中隐含的信息融入文字材料展开分析。举例分析,在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中,要求学生“根据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题目中的“分析”意在强调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自主性分析,区别于“指出、简述”等动词,其次要明确解题重点,客观分析黄土崩塌所致的原因。

(二)写提纲

学生在作答过程中,要注重对题目中信息的摘取,避免发生漏答现象,根据题目中所需要回答的问题列出提纲,依次解答,防止错答、漏答。例如,根据题目要求要分析黄土崩塌的主要因素以及滑坡频发的原因。

(三)模式化

在地理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题型,根据某一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对该现象的全面深入分析,让学生能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根据模式化答题,使得答题思路更加清晰,准确性也更高。

(四)抓主要信息

在答题过程中要根据材料中的有用信息确定答题方向,并根据具体信息展开逐一分析与解答,抓住主要信息能够让学生更为快速地分析答题范围,减少作答时间,提高作答效率。因此,学生在地理逆向思维作答过程中,抓住题目主要信息十分重要,对于解题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五)有条理作答

在逆向思维作答中,学生必须要秉承从已知材料出发、不断推论、得出结论的原则,并根据提纲以及规范的作答模式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以问题为主要信息源,利用逆向思维根据问题进行逐步推理,最终得出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高中地理知识难度系数较高,而且教学内容更复杂,学生要想取得更加优异的地理成绩,不仅要加强正向思维训练,更要学会从答题重点出发,用逆向思维帮助解题,减少失分率,提高地理答题效率。由此可见,逆向解题思路对高中生地理解题起到了很大作用,务必引起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关注。与此同时,学生要想提高逆向思维运用能力,首先就需要找准关键词,重视图像表格信息,规范答题条理性,通过仔细审题、列提纲、抓主要信息,规范作答步骤。

猜你喜欢
条理性逆向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逆向而行
邀你来答题
家园共育大班幼儿做事条理性培养策略研究*
邀你来答题
逆向思维天地宽
写文章要有条理
三“三”两“两”通“航天”
学会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