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护理体会

2018-02-24 05:27高海燕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5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护理体会

高海燕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并分析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结果 15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后有13例痊愈,痊愈率为86.67%;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采取各项切实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致残致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Methods A total of 15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studied.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and the related nursing measures and nursing effects were analyzed.Results 13 of the 15 patients were cured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the cure rate was 86.67%.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during the treatment.Conclusion In the course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effectiv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of disabi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Acute ischemic stroke;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Nursing experience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占比约60~80%,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治疗和预防急性缺血性卒中需遵循早期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目前多在患者初期症状出现后的0~4.5 h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其目的在于早期恢复脑血管通畅和缺血脑组织区域的血液供应状态,从而挽救存活的脑组织,保障脑组织正常功能,改善患者预后质量[1]。但静脉溶栓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可能会引发脑出血,严重者会加重死亡风险。为了提高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需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治疗安全,降低死亡率。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論述,探讨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选择本院收治的15例患者为研究样本,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9.48岁,病发到入院时间2~4.5 h,平均(3.20±0.15)h,有11例患者伴有语言障碍,15例患者肌力均为0级。

纳入和排除标准[2]:①所有患者神经功能损害体征持续时间超过1 h,NIHSS评分≥4分,颅脑CT检查发现患者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②排除3个月内有卒中史和重大颅脑外伤史、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出血既往史、颅内肿瘤、及型出血倾向、活动性内出血、血压异常升高(收缩压超过180 mmHg或舒张压超过100 mmHg)、不符合溶栓治疗适应征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我科静脉溶栓治疗使用药物是阿替普酶(德国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KG生产,注册证号:S20110051),患者用药量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和患者体重计算,按每公斤0.9 mg计算药物总量,一般不超过100 mg,加入专用溶剂溶解。第一阶段溶栓时先静脉注射总量10%的阿替普酶,剩余药物加入专用溶剂,稀释成浓度0.2 mg/mL的溶液,在第二阶段静脉泵入,1 h内泵入完毕。溶栓治疗24 h后复查颅脑CT及凝血功能,若未发现颅内出血急性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200 mg/次,Qd,恢复期改为100 mg/次,Qd。

1.2.2 护理方法

1.2.2.1溶栓前需开通急诊到病房的绿色通道,将患者迅速送入ICU由专人看护。随后迅速采集患者血液标本,检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并进行心肌缺血标志物、心电图检查和全血计数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提前准备好溶栓药物和急救药品,并建立外周静脉留置针;采集患者病史资料,并以NIHSS量表[3]评定患者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受损状态,协助医师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解释和健康宣教工作,提高治疗依从性。此外,需着重注意患者呼吸和血压状态,SpO2<94%时需进行面罩或鼻导管给氧,若患者气道功能严重障碍,则采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约有7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飙升,需遵循溶栓治疗的适应征和医嘱,将患者血压先控制在稳定水平(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00 mmHg)后再进行溶栓治疗。

1.2.2.2溶栓过程中的护理[4]。患者病发3 h内需尽快进行静脉溶栓治疗,需注意阿替普酶不能使用葡萄糖、灭菌注射用水进行稀释和混合。治疗过程中需安排专业的护师对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进行监测,维持血压稳定,若血压过高需配合医生进行降压治疗。若患者出现口舌、喉头、血管源性水肿症状,以及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发绀时,需立即停止用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同时准备好呼吸机和气管切开工具,给予面罩大流量吸氧。此外,还需注意患者意识状态和肢体障碍、新发生的恶心、头痛、呕吐、颅内出血等症状。

1.2.2.3溶栓后嘱咐患者保持绝对的卧床静养,保证病房环境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探视。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患者发生便秘[5]。针对存在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需在床头设置防跌倒坠床的标识卡,安装护栏,必要时采取约束带防止患者意外坠床。观察患者瞳孔、神志、肢体活动、皮肤黏膜、鼻腔、口腔、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颅内压等生命体征,定期复查血象,若患者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原有症状突然加重、头痛、呕吐、出现新的肢体偏瘫等症状,则提示患者有继发脑梗死或脑出血的风险,需立即上报医师并采取抢救措施。溶栓治疗24 h内避免留置胃管、导管以及中心静脉和动脉穿刺,24 h后复查颅脑CT和凝血功能,无禁忌症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抗凝药物避免形成血栓。

1.2.2.4早期康复护理。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多为48 h后)可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先评估患者病情程度,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早期卧床的患者需保持患肢功能位,以肢体被动运动、手法按摩为主,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变性,失语患者可进行语言功能联系[6]。可下床的患者可指导其进行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手杖联系、全身协调、饮食、如厕、更衣的练习。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始终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提高其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溶栓治疗的痊愈率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2 结 果

15例患者經静脉溶栓治疗后有13例痊愈,痊愈率为86.67%;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 讨 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提高患者预后康复质量的关键在于尽早采取溶栓治疗,最大可能的恢复患者神经功能。静脉溶栓可改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受损症状,阿替普酶属于重组的组织性纤维蛋白原激活剂,属于生理性组织中原激活物进行基因重组后的产物,其主要作用为清除血肿小血栓的生理活性,通常在常温下按照生物活制剂标准储存,且严禁用含糖水、灭菌类注射用水进行配制或稀释,配液后需立即进行注射,并使用单独输液管路,严禁与其他任何药物混合使用,并保持剂量精准,从而尽可能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5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后有13例痊愈,痊愈率为86.67%;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说明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手段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提高疗效的重要条件。①本次入院的15例患者均在入院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送至ICU后医护人员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各项必要的检查,从而为患者争取到救治的时间,保证溶栓治疗的可行性;②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并采取降压、抗过敏、吸氧等对症护理,可减少脑损伤、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风险[9];③溶栓后采取环境护理、饮食指导、防坠床跌倒、并发症预防等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巩固溶栓治疗效果[10];④采取早期康复锻炼可促进患者神经、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生存质量[11]。此外,在静脉溶栓全过程中均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疑虑,提高治疗和康复信心。

综上,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采取各项切实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致残致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程学英,张大伟,程政平,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最新进展[J].临床荟萃,2017,32(8):724-728.

[2] 车锋丽,杜会山,魏建朝,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4).400-403

[3] 刘秀贞,胡 洁,马宝兰.基线NIHSS评分血管评估与脑梗死早期康复量表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8):5-7.

[4] 李 花.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6,29(27):213-214.

[5] 张淑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6):134-135.

[6] 陈 宾.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围溶栓期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47-48.

[7] 李雪燕,王 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31):3283-3284.

[8] 崔 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D].华北理工大学,2017.

[9] 陈翠翠,韩 强.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6):605-606.

[10] 刘春艳.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31):354-355.

[11] 刘晓璟,沈 岩,李超华.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9(18):478-479.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护理体会
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焦虑的护理分析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的保护作用分析
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脑水肿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浅谈眼科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体会
健康教育干预在采血晕针体检者中的护理体会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