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2018-02-25 16:07李婷花李关亮
邢台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瓷器文化

李婷花,李关亮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一、文化品牌的价值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认知世界的基本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的总结,在当今网络化认知的大环境下,优秀的文化也需要恰当的认知方式和推广策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商品的属性,文化品牌的树立可以增强人们对该文化形式的认同感、信任感和亲切感,从而更好地践行该文化的精神内涵。

文化品牌是形而上的一种召唤式的旗帜,它是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一种生活的格调和生活方式的趋集,凝聚着人们对自身归属感的找寻。有价值内涵的文化品牌,足以使人形成依恋和信任,它是超越地域、民族和国家层面的一种价值认同,是建构心灵价值归属的一种归集方式。成功的文化品牌,有无限的生命张力,它深入人心,吸引人们自主的去消费、皈依。

二、邢窑文化的内涵

邢窑是北方古代窑场,主要分布在邢台市的内丘、临城一带,位于太行山西麓,其中内邱县的冯唐、宋村,临城县的祁村、双井最多,其窑址广泛分布于隆尧县以西至临城、内丘一带。

邢窑盛行于隋唐,时有“南青北白”之说,“南青”即浙江的越窑,其质青灰,“北白”即邢台的邢窑,其质以白为主,类银类雪,釉面洁净,质地坚硬。至唐中后期,邢窑瓷器作为贡品大量运抵京师,并作为商品远销海外,“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当时已达到非常普及的程度。及至金元之际,邢窑基本湮灭,其烧制时间跨六百年之久。

邢窑结束了魏晋以来青瓷繁荣白瓷缺失的局面,其烧制的白瓷与青瓷交相辉映,在陶瓷史上具重要地位,标志着我国陶瓷技艺的新高度。其中的透影白瓷更是独步当时,仅有0.7毫米厚,温润如脂,呈半透明状态。邢窑无声,她穿越千年尘烟而来,带来精美的白瓷和古窑场;邢窑无言,邢窑文化是透过一件件温润的瓷器,传递其绵绵衷肠。

1.邢窑文化中的民族文化

邢窑地处隋唐的邢州,是幽、燕、冀、豫的交汇之处,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族文化的交汇点,历史上为四战之地,尤其是唐末之乱更是首当其要。

在邢窑瓷器中有多件印花扁壶,其纹饰和器形明显地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性,扁壶上印有胡人奏乐纹、龙凤纹等,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之象。还有白釉皮囊壶、白釉单柄壶等。从其器形上来看,明显地带有游牧之风,虽然是瓷器,仍具有游牧民族马背之用的便利。另外,“胡人抚琴莲花熏台”,是一件唐三彩作品,在钵座上方中央盘坐着一名大胡子胡人,从衣饰上可看出是西域胡人,正在双手弹琴。

2.邢窑文化中的自然文化

邢窑很多瓷器中,以动物、自然之日月为题材的作品很多,有牛、鸡、凤、羊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一体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吴牛喘月”白瓷盘,也叫“犀牛望月”,莲花盘边,盘中间卧着一只仰头之牛,似作哞哞之声,在牛的旁边有一湾扁平的弯月造型,盘下有三足,样式为兽足。

3.邢窑中的宫廷文化

邢窑盛于隋唐,除了民间的日用之外,还作为供品输送京师,其温润细腻,如肌如玉,深得宫廷人士的喜爱,这些瓷器也明显带有宫廷之风。“蝴蝶纹花口盘”,精细白瓷,整体造型犹如一朵五出之花,盘边有瓣口,每瓣花口装饰一只勾勒的蝴蝶,盘心装饰有凸起的十二瓣花。从器形上看,与唐代金银器相似,明显是仿制宫廷金银细的产品,这也迎合了皇家喜欢富贵繁琐的风格。

4.邢窑文化中的丧葬文化

在邢窑出土的瓷器中,有一种塔式罐,这是唐代用来盛放尸骨的,盛放二次埋葬的尸骨,虽为冥器,仍然温润如玉,从中我们也可窥探出唐代丧葬制度及其形制。

5.邢窑文化中的休闲文化

在邢窑出土的瓷器中,有大量的茶杯、茶盏、盏托、茶炉等饮茶用具,可知古人的饮茶之风很盛。唐代有斗茶的记载,盛唐时社会富足,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较多,从中我们可看出唐代茶文化的风行。至于茶炉,则是人们去世后陪葬的冥器。

6.邢窑文化中的精神内涵

邢窑瓷器以白色居多,白色是阳光之色,包含光谱中的所有光色,因此,白色也是大美之色,有纯洁朴素之意。在《管子·幼管》中就有“九和时节,君服白色”,收获季节,宜尚白色,可见白色是有饱和度的。众色极而趋白,在中国朴素的精神观念中,持抱璞归真的理念,白色也是至高无上的。邢窑瓷器的白色虽趋无,却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唐以后的宋瓷崇尚的正是邢瓷中的素瓷,遂成就宋代瓷器的崇高地位,由此,可知宋瓷的源头了。

三、邢窑文化品牌建设的可行性

1.邢窑文化品牌建设的优势

从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上来说,邢窑在陶瓷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邢窑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分布于内丘、临城的古窑场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邢窑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毋庸置疑,与此相对应,邢窑文化并没有建立起与之相应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品牌。由于地域的优势,邢台建设邢窑文化品牌,没有任何异议。

邢窑的研究,从1980年开始,当时临城县成立“恢复邢窑技术小组”,标志着邢窑研究的正式开始。1982年开始,内丘县开始发现并挖掘邢窑遗址,历时三十多年的研究和挖掘,使邢窑的文献相对充实,客观上也对邢窑进行了宣传,这些都是邢窑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础。

另外,邢窑文化具有唯一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独特的地域特色、原料、交通、地貌等条件造就了邢窑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邢窑文化品牌具有独特性。

2.邢窑文化品牌建设的不利因素

国内同质化因素的影响,邢窑作为区域文化的代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与之基本类似的窑口也有存在,他们之间,存在相互竞争和削弱影响力的问题。如与邢窑相距百余里的邯郸磁州窑,相距四百余里的保定曲阳的定窑,都有存在同质化的问题,当地也在树品牌扩影响,势必会分散我们对邢窑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当地人民群众对邢窑文化的认知度不足。从文化维度上来说,邢窑文化在邢台当地的认知广度和深度也存在较大不足,当地青年学生很大一部分不知道邢窑在什么地方,邢窑瓷器的形状、颜色也无从知晓,对邢窑文化的研究宣传严重不足,对邢窑文化的深度认知,仅局限于研究人员。

从经济维度上来说,邢窑文化还没有明显的转化为生产力。近些年来,政府也在加大投入力度,邢窑文化的经济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如邢窑博物馆的建设等。邢窑文化的影响力不止这些,如与商品生产相结合,运用邢窑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商品生产和销售,也是邢窑文化释放其经济能力的途径,反过来也能很好地促进邢窑文化品牌的建设和发展。

四、邢窑文化品牌建设的方法途径

1.提高区域内群众对邢窑文化的认知度

邢窑文化是邢台市区内的传统文化遗存,因此对邢台市区域内的意义不言而喻,也直接关系到区域内的经济文化水平的高度。对邢窑文化的意义内涵、历史地位、艺术价值、品牌定位的认同和理解,首先要在邢台市进行,而后才可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如在本地建设有邢窑特色的文化游园、城市雕塑等,由内部推广到外部推广。

2.拓展邢窑文化的宣传渠道

当下是网络时代,宣传平台已不局限于传统媒体,微信、QQ、App平台、自媒体等传播渠道已占据了人们绝大部分的信息通道,邢窑文化的宣传也要借助这些新兴平台,除电视、报纸等传统的宣传渠道外,要在这些网络媒体上投入宣传资源,再如举办相应艺术展览等,也是不错的宣传方法。

3.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应对本区域文化品牌建设,给予足够的关注,应有专门的机构对城市文化品牌进行跟踪评估,通过评估总结出不足,找出路子。

4.确立稳定统一的邢窑文化标志

一个文化品牌就是一种文化高度凝练的符号,而标志正是这种符号化的具体化体现,标志是可视的,可记忆的。设计符合邢窑文化特点的标志,从字体、色彩、图形等都要标准化,固定而统一的形象更易被认知和传播。

当下,我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空前提高民族自信心也进一步增强,加强民族文化的认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已被列为国家战略,也是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依托,邢窑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建设邢窑文化品牌,是顺天应人,也是大势所趋。

猜你喜欢
瓷器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清三代 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谁远谁近?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