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工作情况

2018-02-25 07:07王峰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

王峰

摘 要: 近年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较快发展, 为了适应农民对新型农业机械应用技术培训的需求, 搞好农机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就应该从基层做起,结合实际,不断加强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试验、示范与培训工作。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

近年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连续实施,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机装备总量、农机具科技含量以及农机从业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增加和新的提高,这给农机推广技术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大量的技术含量高、功能多、操作较复杂的农机新产品涌向市场,原有的农机技术推广培训工作已难以适应农民对新型农业机械应用技术培训的需求,农民如何买到适用机械、机具,“如何选,怎么用,用得好”已经成为农机推广工作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搞好农机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就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不断加强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试验、示范力度,才能抓好具体培训工作。

一、我们的主要做法、取得成效有

1.加强培训指导力度,确保主推技术落实到位

铜山区在2013-2014年度实施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推广项目,在项目创建活动中,结合科技入户工程全面推广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玉米机械化统防统治、田间管理技术、玉米机械化收获和秸秆还田等先进实用新技术。为确保该项目的推广应用,我们加大了培训指导力度:一是充分利用春季农闲季节组织专家组成员深入开展技术培训;二是在玉米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及时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三是发放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操作规程、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资料,为农民科学种田提供了依据。三年来全区新增玉米机械1406台,其中新增播种机、收获机、秸秆粉碎还田机分别为397台、374台、635台。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幅提高,示范功能大大增强。

2.把股田制经营和家庭农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方向

铜山区作为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通过采取“政策引导、财政扶持、培训辅导、典型带动”等举措,加大家庭农场的培育力度,引导、鼓励有一定条件、规模的农村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围绕种植规模在300亩左右的主流大户,我们积极开展全程作业机械的合理配置、选型定类、使用指导与培训等具体工作。

跃进村目前是股田制经营,老百姓把土地以入股形式交给村集体,以先峰和利民两个专业农机合作社为依托,统一选种,统一育秧、播种,统一秸秆灭茬、整地,统一机插标准,统一田间技术管理,走的是产业化生产经营之路,2013年一次性投入280多万元购进全程农业机械88台套,其中包括6台插秧机,3条育秧流水线,收割机、植保机、平地机、碎土机、打捆机、灭茬机等,除完成全村2500亩水稻机插外,还签订了数万亩作业合同。目前跃进村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已达到了90%,率先在我区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3.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农机新技术的应用力度

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惠农政策的连续实施,农机农艺的紧密结合,大大增加了农民学习技能的主动性和购买农机的积极性,也加强了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装备水平。农业生产工具发生了变化,农民的素质就有了巨大的提升,农机化快速发展促使农机操作者必须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这就带动了广大农民进一步提高了专业素质。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求授课队伍必须精通所学专业和业务知识,熟悉农机方面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掌握各种农业机械的性能、原理及使用、维修操作方法,能够回答和解决农机手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努力提高授课质量,真正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

4.遵守农机行业工作规范,在培训内容上力求适应农民需求

选择适宜的培训内容,采取有针对性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切实满足农民的学习要求。我们培训的重点是各类先进适用机械、机具的基本原理、操作使用技术、安装调试技术、维修保养技术、常见故障分析排除、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跨区作业市场化运营知识等。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建设农机推广应用展示服务中心

我区推广站旧址因多年疏于管理已经失去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农业机械的基本功能。因此,我们正积极努力建设新的推广应用展示服务中心,结合设施农业项目力争建成一个农机农艺相互融合的标准化示范点,通过对先进适用机械的引进、试验、示范来带动各产业镇的应用普及力度,并以此来推进全区设施蔬菜等产业快速发展。

2.培训工作超前谋划

突出一个“早”字,做到早计划、早宣传、早实施、早培训。提前制订培训方案,利用机手闲暇时间进行培训,做到不耽误农时,不耽误跨区作业创收。

3.创新培训模式

针对农情民情,人性化安排培训时间。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岗位,按照专业化、技能化的要求,采取理论授课与分散技能培训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把培训送到镇、村、田头,引导机手到现场会、观摩会、农机合作社、农机化示范基地现场感受,强化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培训质量。

4.提高师资能力

加强推广人员的能力再培养,适时安排到高级的培训班学习,锻炼提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提高为广大机手农户服务的能力。

三、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工作的领导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职业农民建設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机人才是农村人才的主要代表,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实施者。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认识,把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培训工作落实到实处,建立长效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2.政策扶持,加大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

农机化技术培训是公益性推广,因培训经费得不到保障,常常使正常的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政府政策扶持,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除确保农机推广人员工资福利外,在资金上要满足推广培训的需求,不断改善培训条件,保证教学质量,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培训设施、教学手段和环境的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的几个认识误区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