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区设施蔬菜优质高效茬口安排

2018-02-25 07:07田丽周海波白巧巫维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优质高效设施蔬菜茬口

田丽?周海波?白巧 巫维

摘 要:结合凉山州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通过多年的调查和试验研究结果,简述了海拔1500-2800m的高寒山区设施蔬菜优质高效茬口安排,为指导菜农科学生产提供依据,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关键词:设施蔬菜;优质高效;茬口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8℃;年降雨量1000~1100mm,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无霜期230~30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31h;州内最高海拔5958m,最低海拔305m,海拔落差达5653m,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也各不相同,不仅时空变化大,而且垂直差异十分显著,复杂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类型使得设施蔬菜的发展也因地而异,不同地区设施蔬菜的茬口安排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多年的调查和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出了凉山州海拔1500m-2800m的高寒山区的设施蔬菜优质高效茬口安排,为农户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从根本上扭转了发展设施蔬菜的盲目性,从而使得优越的自然条件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设施蔬菜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一、茬口安排影响因素

1.气候条件。常言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由于海拔在1500-2800m,海拔高差大,气候类型多样,光热条件和温度差别大,低海拔的安宁河谷区域热量高,尤其是冬春光热充足,高海拔的二半山区气候冷凉,环境洁净。在充分挖掘当地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进行茬口的科学安排和定位。

2.人文科技。凉山州设施蔬菜发展起步晚,发展滞后,尤其是高二半山民族聚居区,经济、文化、科技等相对落后,蔬菜生产基本处于原始粗放管理阶段,而设施的搭建和设施蔬菜生产管理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因此,在茬口安排时,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安宁河流域应当高起点、高标准发展,高二半山区则应方便操作、易于管理。

3.市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目的,提早或延长生长时期,着力弹“反季节”调,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二、优质高效茬口安排

1.安宁河谷区越冬一长茬。以西昌、德昌、冕宁等县市为主,年均气温14—18℃,年日照时数2442小时,年降雨量1079mm,无霜期长(270-300天),热量充足(≥10℃活动积温5000℃-6000℃),尤其是冬温高、日照好、春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持续时间长,设施蔬菜发展起步早,推进速度快,是发展冬春早市设施蔬菜的理想区域,以茄果类越冬一长茬为主。但冬季夜晚极端最低气温可达-3℃,尤其是2、3月份的倒春寒,猝不及防,可能对农作物产生毁灭性破坏,因此越冬茬栽培需采用双层膜保温,棚顶开内外天窗来对棚内温度进行调节。整个茬口从7月份开始育苗,8-12月定植,11月产品即可上市,春节期间大量上市,次年6月采收结束,拉秧后整地进行高温闷棚,为下一季生产做准备。此茬口整个采摘周期较周边的米易地区采收期长2个月,亩产果品10000kg,由于光热条件好,果品上色好,大小均匀且端正,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上市价格2-4元/kg,春节期间最高价可达6-8元/kg,亩产值达3万元以上,大大地弥补了春淡市场,也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2.高二半山区越夏一長茬。以越西、昭觉、普格等县为主,海拔1800-2600m,年均气温11-18℃,≥10℃的有效积温2380-6000℃,年降雨800-1133mm,年日照时数1600-2538小时,无霜期为201-310天,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加之无高污染工业企业,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片净土,以茄果类越夏一长茬为主。该区域夏季凉爽,降雨密度大,雨量多,为减少病虫害发生,保障果实品质,采用单层膜避雨设施栽培。茬口从3月份开始育苗,4月定植,6月采摘第一批果,11月底采摘结束,亩产7500-10000kg,亩产值2.5-3万元。由于采用避雨设施,病虫害发生少,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果品的质量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降低了种植成本,也填补我国大部分地区因夏热湿润,病害高发,无法生产蔬菜形成的秋淡市场。

三、茬口安排科学性分析

1.自然条件更加可控。茄果类最适生长温度以番茄和辣椒为例:番茄生长适温10-33℃,低于5℃或高于40℃植株停止生长;辣椒生长适温12-35℃, 5℃以下植株受不同程度冷害,0℃以下停止生长。凉山州年平均气温16℃-18℃,但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茬口期间极端最低温度-3℃,极端最高温度39.6℃,表3可以看出6-9月为凉山州雨季,开天窗双膜大棚及单膜避雨棚有效改善了棚内温度变化幅度及雨水造成的病害,提高了果实品质。更为可控的自然条件使得长茬口的安排显得更为科学合理。

2.效益更高,增收明显。表4是2016年全年长茬与短茬种植情况对比,表中可以看出,长茬口采摘期长达8个月,但在生产成本上仅比短茬口高出500元,而产量比短茬口高50%,收益多8400元,尤其是整个采摘周期长,能够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价格低迷时期可以通过较高的产量平衡收益,在春淡和秋淡两个价格可观的季节又能通过丰富的产品获得较高收益;尤其是高二半山越夏一长茬正值川渝地区高温多湿季节,雨水密度大,病虫害高发,很多菜不能出产,此时我州高二半山区越夏果菜的优良品质得以凸显,增产增收明显。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以及设施蔬菜茬口安排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好种植茬口,充分利用设施栽培环境的可控性能,最大限度的发掘设施的生产潜能,发挥反季节生产优势。总结出了凉山州海拔1500m-2800m的高寒山区的设施蔬菜优质高效茬口安排,为农户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剑, 刘晓伟, 董莉. 辽西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模式研究[C]// 全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与安全高效栽培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2015.

[2] 赵晓宇, 王秀英, 边丽梅. 夏番茄菜豆优质高效生产茬口安排[J]. 吉林蔬菜, 2013(5).

[3] 左伟. 辽北地区设施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J]. 科学种养, 2016(5).

猜你喜欢
优质高效设施蔬菜茬口
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荞麦轮作倒茬对比试验
茬口的熊
玉米‖花生茬口对冬小麦旗叶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加快湖北设施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设施栽培蔬菜连作障碍成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浅析打造优质高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做好办公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