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思考

2018-02-25 07:07王艳红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工厂化水域渔业

王艳红

摘 要:近年来,随着渔业高速发展,高投入、高产出(主要为产量)。一方面,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的排泄物,残饵等经长年累积,底质产生了如硫化物、氨氮、甲烷等有毒有害因子,严重污染了养殖水体,水中溶氧、PH 值波动大,破坏了养殖水体生态平衡,失去正常自然调节功能,致使大规模暴发传染性疫病,藻类和水生动物死亡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导致鱼虾蟹类缺氧甚至中毒翻塘,给养殖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水产品品质下降明显、渔业产值增加难。另一方面,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面积、无序的在江河、水库等水域超负荷地开展网箱养鱼、围网养殖等行为,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天然水域,造成水质污染,破坏自然水域生态系统;再者,在污染环境下养殖出来的水产品部分指标超标,制约了出口创汇,同时,严重危害消费者利益,市场前景堪忧。因此发展绿色水产养殖是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市场需求,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是实现渔业提质增效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是国家政策导向,是渔业快速发展必然产物,势在必行。

关键词: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一、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优势

1.生态优势

开展生态健康的养殖模式,是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习性,维护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保障养殖品种的健康生长,减少或不用药,节约投入成本,保障水产品的健康生态。另一方面采取生态养殖模式,保证了养殖水质的良好,减少了养殖污染废水的排放量,有效维护了养殖区域及周边的生态环境。

2.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作为生态养殖模式的稻田养鱼、稻田养蟹、养虾,立体种养等养殖类型方兴未艾,所生产的水产品和稻米深受消费者欢迎,供不应求,价格好,产值高,竞争优势明显。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稻蟹养殖,所产的稻米通过有机产品认证,销售单价为 50 元/kg,是市场上优质大米(平均 8元/kg,)单价的 6.3 倍,所养殖的生态大闸蟹最低为 600 元 10 只(雄蟹 3.4 两,雌蟹 2.3 两),最高的达 2500 元 10 只(雄蟹 5.3 两,雌蟹 4 两),是普通大闸蟹的 2-10 倍。某养殖合作社,开展稻田养殖,所生产的稻鱼米,5kg 装,售价 66 元,合 13.2 元/kg,是市场优质大米售价的 1.7 倍。全国各地开展稻田养鱼、荷田养鱼所产的稻香鱼、荷花鱼等售价大都在 20-40 元/kg,是市场价(平均 14 元/kg)的 2.2 倍到 5.7 倍。某地开展的罗氏沼虾生态立体种养殖技术示范,虾的售价平均 150 元/kg,是普通养殖模式产品价格的 1.1 倍。以上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大大提高了渔业企业竞争优势,激活了企业发展动力,提质增效明显,解决了渔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为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效的路子。

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工厂化循环水可用于成鱼养殖和苗种培育。成鱼养殖适合特种、高端鱼类,可以利用循环水养殖的封闭性、环境可控等优势,引进高端优良品种,进行南鱼北养。苗种培育,可以在工厂化环境中开展各种鱼类的人工繁育,开展虾苗淡化,更可以进行反季节培育,避免因为气候原因造成的无苗可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生产的产品素以高端、优质、安全为特色,作为水产养殖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选目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与传统流水养殖相比,节水90%,节电69%,废水废气排放量减少90%以上,养殖密度每立方水体增加20公斤,高效稳定,节能环保,可实现水产养殖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含量高,人才素质高,信息含量大,标准化作业,代表了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方向。加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代表水产养殖业结构性改革进入实质阶段。

三、利用废弃和环境恶劣场地,合理扩展养殖空间

在确保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盐碱地、修路架桥所挖的低洼地带、矿区作业留下的塌陷坑洼以及砖窑挖土形成的坑塘,只要满足渔业生产条件、没有安全生产隐患都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引水养殖,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对湿地沼泽尤其富营养化水域可结合政府综合治理开发,合理规划,适度放养水生动物,通过处于不同营养级的的养殖种类建立起科学的生物群落,促进水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通,如滤食性水生动物对水域中的浮游生物有下行效应的作用,可促进水域中物质循环畅通,不仅充分利用天然水域资源,还能利用鱼虾蟹等活体改善水质,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北方一些相对缺水地区在闲置地采用集装箱养鱼,也不失一种合理扩展养殖空间的方法,有利于增加北方地区渔产品总量供给,增加渔业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一些废弃船体船坞改造后也可考虑引进水体从事水产养殖。

四、多渠道合理利用各类水体,循环利用好补给受限水体

水体的供给是渔业生产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旺盛,水资源越来越需要节约使用和高效利用,除了江河湖泊外,许多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若能经过合理规划和进一步有效治理如沉淀、过滤、中和、增氧、稀释等综合治理使其符合渔业生产用水标准,亦可用来养殖水产品。另一方面对于水源质量恶化或者水源补给有限的养殖水域,尤其北方相对缺水地区,可以考慮种植水草并设法使水体循环流动起来,形成水草-循环水相对封闭的独立自然净化系统,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养殖水体,从而达到持续循环高效利用的目的。

五、促进水产养殖信息化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促进水产养殖产业链生产、管理以及服务等环节改造、优化、升级,使互联网为水产养殖智能化提供支撑,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生产和经营方式变革,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在生产领域,可以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采集养殖水体的水温、溶氧、pH等水质数据以及养殖生物数据,以供养殖生产者根据采集信息进行生产管理和决策。对于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对采集的渔业渔情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为行政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在养殖服务领域,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养殖生产资料的购买、渔产品的销售、远程技术培训以及保险金融服务等,实现养殖服务领域信息化和现代化。

六、结语

新时期,加快渔业转型升级、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刻不容缓。为降低经济损失,养殖生产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等化学类药物来防治病害,不但破坏水域生态环境,而且容易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进而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并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寻找新类型、不易产生耐药性并具有广谱抗性的替代物质来防治水生动物病害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抗菌肽能特异性地杀灭病原微生物,不易产生耐药性,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中的应用前景越加广阔。以上内容就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进行了分析思考。

参考文献:

[1]骆桂兰,陈军,王会聪,王煜恒.水产养殖过程中计算机视觉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38(12):91-92.

[2]李鑫.环保压力下淡水养殖应对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4):23.

[3]刘杰贞.浅谈我国陆上水产养殖工程化装备现状及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4):24-25.

[4]蒋丹.唐山水产养殖病害防控检疫工作现状及展望[J].江西水产科技,2017(06):44-45.

[5]朱丽萍.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J].南方农机,2017,48(24):194.

猜你喜欢
工厂化水域渔业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钢结构工厂化预制质量控制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工厂化生产的钢结构桥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
G0-7“工厂化”井组钻井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