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梢斑螟防治措施的探索及治理方向的思考

2018-02-25 07:07于宝生谢敏赵姝妍杨晴司艺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樟子松林场成虫

于宝生?谢敏?赵姝妍?杨晴?司艺

摘 要:樟子松梢斑螟是一种危害樟子松树干的害虫,由于其虫龄不整齐、虫态重叠,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经过三年的综合治理,我们得出的经验是减少樟子松的纯林栽植面积、营造混交林是控制其危害的基础;加快研制信息素来诱杀成虫是控制其危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樟子松梢斑螟;综合治理措施

樟子松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点,在齐齐哈尔市被广泛用于防护林、用材林、行道树、庭园观赏等造林绿化树种。经几十年的引种栽培,全市樟子松林面积已达48.2万亩,在创建生态市、园林城、绿色食品之都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樟子松林面积逐年扩大,近几年一种为害樟子松树干的害虫--樟子松梢斑螟在齐市地区开始蔓延,对樟子松人工林和樟子松嫁接红松林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樟子松梢斑螟是1978年在大兴安岭樟子松原始林区发现的一种钻蛀性害虫,1982年由中科院动物所鉴定为新种,定名为樟子松梢斑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松梢螟属的一种昆虫。2002年在齐市富裕县富裕林场发现该虫为害樟子松人工林,这是在樟子松推广地区为害樟子松人工林的首次记录,经调查,2016年在全市大部分县(市)、区都有发生或分布,并且严重危害樟子松嫁接红松林。该害虫以幼虫在韧皮部和木质部边缘蛀食为害,使被害部位的主干和侧枝大量流脂,严重时树干上挂满大大小小的混有褐色粪便凝固的松脂团(新鲜的凝脂团呈乳白色,后期变成灰白色或黄白色),造成幼树立枯、大树折头或侧枝风折。轻者影响树木生长,重者对樟子松人工林造成渐进式、毁灭性的危害,使林相残缺不全,该虫为害7年生以上的树木,为害隐蔽,不易发现。在树木和林分受害的早期,即使在被害率较高的情况下,从外观上看,林分依然较完好。不像其它病虫危害后在短期内就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在齐市地区的分布及发生危害情况

该虫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都有发生,在黑龙江省已有45个市县区发生,经调查在齐市辖区内的九县(市)、七区都有发生或分布。

经观测发现该害虫在6月初至9月初都可见到成虫,成虫期90多天。由于成虫期不整齐,高峰期不明显,给防治成虫带来困难。幼虫、蛹在树皮内或凝脂团内营隐蔽生活,加上蛀入孔处流出松脂,形成凝脂团,对其幼虫、蛹具有保护作用,化学农药无法与其接触,给防治幼虫和蛹带来困难,在发生期,成虫、卵、幼虫、蛹四种虫态重叠,因此只依靠单一的防治方式和一次性防治不足以遏制其危害。

二、三年来采取综合治理探索的措施

1.层层技术培训,开展普查,掌握发生情况。

针对该害虫难以识别的问题,2016年齐市森防站组织各县(市)、区防治站及林场技术人员举办了培训班,培训对该虫的识别及调查技术。各县区也都通过聘请专家室内讲解和现场调查指导等方式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经过普查,初步掌握了樟子松梢斑螟害虫在全市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2.大力宣传,下发文件,签定责任书。

2016年市林业局把对樟子松梢斑螟的综合治理工作签入了“十三五”目标管理责任书。2017年市森防站把该害虫签入了与辖区内的有林单位签定的联防联治协议。2017年春季市局下发了文件,规定了对樟子松大苗要严格检疫,防止带疫苗木调出,避免疫情的扩散。2017年6月市局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樟子松梢斑螟虫害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在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布了2018年林业有害生物趋势预报。

3.探索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2016年和2017年在甘南、龙江等县开展了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的防治试验(在集虫袋中没观察到诱集的成虫)。

2016年在甘南县、泰来县、青年林场进行了2000亩的施放赤眼蜂生物防治试验(由于至今未发现该虫虫卵,无法调查卵寄生率)。

2016年7月,甘南县在中兴乡利用无人机喷洒绿色微雷进行了300亩防治的成虫试验。(成虫羽化期不整齐,效果一般)

2017年采取天牛一插灵打孔注药防治方法,没有明显防治效果,即使有效果在生产中也无法大面积推广。

2017年5月中旬至6月初在青年林场和富拉尔基区采取了人工清除松脂团的防治方法,消灭害虫的幼虫和蛹,共防治了3700畝,虽然这种防治方法成本高,措施简单,但在当时是我们探索出的比较有效的一种防治措施。2017-2018年在全市推广了这种防治措施(通过防治后调查发现,凝脂团数量确实减少了,降低了虫口密度,但后期仍有新的被害状出现,这种措施也不是一种彻底的治理方法)。

2017年7月到8月份,在北京中捷回方购买信息素,在新江林场、青年林场做了信息素诱捕成虫防治试验。7月份挂的诱捕器,诱捕效果较好,平均每个诱捕器诱到成虫1-6头。问题是不能确定诱到的是松梢螟还是松梢斑螟。

2018年春分别在拜泉县和龙江县开展了清理虫灾木防治试验工作。拜泉县在樟子松梢斑螟轻度发生地块,通过清理虫害木的试验方式,伐除了416亩虫害木,并把清除后的虫害木集中焚烧。龙江县在樟子松梢斑螟重度发生地块清除断头、折干虫灾木400亩,在下个年度才能调查防治效果。

2018年,市森防站在北京中捷四方购入信息素一千套。从5月下旬开始至8月份,在青年林场、昂昂溪区、富拉尔基区、新江林场开展利用信息素诱捕梢斑螟成虫防治试验,但由于夏季雨水较大,诱捕效果不明显。后经专家鉴定,诱到的成虫为赤松梢斑螟。三年来我们开展了人工清除凝脂团、黑光灯诱杀成虫、打孔注药、信息素诱捕、清理虫灾木等多种防治措施的探索,效果都不明显,仍没有探索出成熟的治理方式。

三、结语

1.由于我市樟子松林面积较大,权属不一;樟子松梢斑螟危害重,且营隐蔽性生活,虫态重叠、防治困难,所以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多方配合,落实防治责任。

2.要建立联防联治机制,加强与相邻地区和辖区内的各有林单位的密切配合,建立联防联治机制、疫情信息通报和定期会商制度。防治要集中连片,整体推进。

3.要分类治理、科学施策。通过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人工清理松脂团消灭幼虫和蛹、被害严重的地块实施清理虫灾木的方法、化学农药点涂被害处、营造混交林等多种治理措施,遏制樟子松梢斑螟的蔓延势头。

4.要加强对樟子松大苗的检疫工作,严格禁止带疫苗木调出,避免疫情扩散。

5.经过三年的探索和防治试验,目前仍然还没有摸索出成熟的治理措施,我们认为,减少樟子松树种的纯林栽植面积,营造混交林,增强林木的抗逆性,是控制该害虫危害的基础。加快研制该害虫的性信息素来诱杀成虫,结合其它综合治理措施,是控制该害虫的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樟子松林场成虫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
天牛,就在树上趴着
林场住宅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