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2018-02-25 07:07张绍发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

张绍发

摘 要:现代新农村建设,不仅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有效解决了城市负荷太大的问题,农村居民更喜欢留在本地居住,为此,我们更应该积极落实完善基础生活设施,加强饮水安全,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居民的生活体舒适性对政府部门来说有重要意义,农村居民是农村最重要的劳动力,为本地带来很大的经济价值,而加强农村建设,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对农村安全饮水工作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整体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存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作为政府部门,应该积极落实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重视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积极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中,关注居民的饮水健康。在实践中,农村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在新农村建设的管理模式上也有不足,为了让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得到重视,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完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并强化工程设施的管理,保证工程的后期运行,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实现其工程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施工环境差,交通不便

农村地区一般不具备城市那样便利的交通,同时离城区较远,而根据饮水工程的特点,大多数饮水工程都坚守在比较偏远的山区或者水源地,由于地区原因,一些大型的设备和工程车辆无法进入施工地,需要人力或者其他设备代替,无疑增加了施工成本和难度,也增加了施工时间。

2.供水工程管理不善

一些农村地区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对于饮水工程更是觉得山高皇帝远,不按制度、不按法律执行工作的行为广泛存在。同时也不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设施落后,无人监管,整个工程处于无监管、无管控的情况下进行。对饮水工程的水源检测也没有按时开展,水质无法得到保障,居民安全用水管理形同虚设。

3.管理队伍业务能力低下

虽然我国目前对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很重视,为了加强建设,出现了很多私人的、小型的施工队伍,但是没有具体的标准和依据对他们的施工行为进行规范,管理也不到位,加上施工队伍本身能力有效,缺乏一些大型设备和施工技术,监管人员缺失,或者是聘用一些并没有工程管理经验,只是进行简单培训的农村本地人员,他们的技术能力差,不具备服务意识和能力,对饮水安全工程来说,起不到积极作用。

4.建设单位管理力量薄弱

安全饮水工程地处偏远,设立的建设点多,范围大,很多管理人员要管理多个项目,还要几个施工点同时作业,很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漏洞,监理工作不力,是導致饮水工程出现意外和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

1.建设原则与标准

所有工程建设都要根据规定的标准去执行,从施工计划到方案设计,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有利于规范、标准的开展施工。从饮水工程的特殊性来看,要完善饮水工程的建设,必须合理的利用本地资源,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根据时间经验,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应重视一下几个原则:保护水资源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建立和完善饮水工程的管理制度;工程的可行性目标制定,保证长远目标和建设目标的一致性;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投资和政府出资共同完成建设。

2.完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方案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地形条件不同,所以在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上,采取的建设模式也不同。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方式是分区域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是根据水源地的所在布置工程设施,例如集中供水模式、联村供水模式等。首先,集中供水模式主要在地下水集中的地区进行,以一个地区为中心,向四周围扩散,附近几个村落的饮用水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联村供水模式在水源和水质条件都比较好的地区,多个农村工程一起建设,充分采用供水自动控制装置,实现集中管理。

3.建立完善责任制

根据施工标准和施工方案,制定管理责任制,完善项目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工程管理和建设部门,由专人进行管理,对工程分责任管理,统一负责。

4.完善材料和设备的管理

在施工准备阶段的材料采购环节,集中完善采购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的稳步提升。对材料质量做好监测和质量把关,可以增加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任务的稳定性,做好材料检测工作。保证材料质量,禁止使用一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在选购材料时,注重货比三家,选择价优物美的材料,有效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确保建设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联系厂家做好售后服务,及时更换有问题的材料和零部件。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对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年限有要求,因为工程地处偏远,如果施工出现问题,难以维修和更改,或者会付出更加高昂的成本,严格检测材料质量,对饮水安全施工有重大意义。

5.强监督,着力提高政府质量监督效能

材料检测是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监督工作,质量监控是施工实施阶段的管理,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都要参与到建设中,对于质量问题积极整改,并及时纠正施工方案不足支出,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水利行政部门加强对施工各缓解的监控,完善监督机制,分配责任人,做到权责分明,责任划分制度,同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用舆论的压力才监督施工质量,积极鼓励社会各界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参与进来,发现的监督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整改和协调,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在施工中,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或者是一些有经验的地区的成功管理经验,或者聘请一些行业专家,对工程质量进行把控,这样有利于大大加强工程的质量,同时还能将质量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化,在掌控之中。

6.保护水源,对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新要求。饮水安全作为国计民生的大项目,我国通过立法的方式积极保护水源地的安全,同时以法律为依据,对水源地的各种建设活动进行严格控制,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制定管理制度,奖罚措施,针对破坏水资源环境的个人和单位,应给予严厉的处罚,减少和管控不法行为,对于污染问题,责任相关单位必须限时处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使用,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整改和污染治理的单位和个人,相关部门要做出惩罚,督促其完成,严重的情况还应予以停产。

管理地下水的开发,过度开发地下水,容易导致地面沉降,或者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生态。规范严格的对地下水进行划分,规定哪些地方可以开采,哪些不能开采,禁止开采的范围,要用法律手段进行管理和维护,严禁任何单位在此处取水。对安全饮水工程的水质加强监控,及时掌握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质安全。

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后的管理措施

1.安排专项管护资金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耗时长久,修建困难,修建成本高,且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建设完成后应落实管理,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运行。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其进行专项管理,安排专项资金,定期维护。

2.實行有偿用水,科学制定水价

经济管控是最好的管理办法,以水养水,遵守共同承担的原则,才能促进全体居民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首先是合理确定供水水价,这是为了保证饮水工程的运行和管理能顺利进行,我国是按照供水成本计收水费,如果是经济困难的地区无法执行成本水价,那至少应该保证工程的维修和维护费用,可以通过乡村集体经济补贴和政府财政补助的措施,以确保饮用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四、结语

新农村作为我国基础建设,国家经济水平提升,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重视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要。饮用水是关系居民基本生活、生产的最重要资源,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提升管理效能,扩大管理范围,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安全、可靠的饮用水,同时完善环境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农村饮水安全,促进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强,金丽,韩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02).

[2]魏国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问题和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

[3]王兴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J].内蒙古水利,2013(03).

[4]王春丽,郝翰,冯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践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09).

猜你喜欢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
迁安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与思考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后期管理提高水平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保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浅议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