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策略研究

2018-02-25 07:07徐艺敏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策略

徐艺敏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农业得到极大发展。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所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耕地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和整理也成了重要问题,对土地进行开发整理,能够有效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而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生产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危害,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取得良好的土地整理效果。基于此,对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与管理的作用、主要内容、维护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做好农田的水利设计工作,可以对土地实现有效利用。对此,本文主要以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作了如下研究。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农田水利设计;策略

土地开发整理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农业,提高农民经济效益,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实际就是对农田、水电、道路、树林、农村进行综合整治,使基本农田灌溉设施更配套,因此,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需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有效改善农田灌溉和排涝功能,提高粮食生产量,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

1.水利设备不能满足灌溉需求。很多农田水利设备时间过久,设备不先进,长期未经更换导致设备不完整、老化现象。很多灌溉设备已无法使用,也有很多灌溉区存在没有水的情况,严重影响农田灌溉,导致农产品产量降低,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面对这种严峻情况,需解决水资源问题,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土地开发整理中要加强小型水利建设,能够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2.水土资源分配不合理。水资源的供给和土资源的分配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今农业生产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就是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并且每年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都在成倍增加,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西部地区,土地沙化造成了耕地面积的减少,由于西部相当大一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荒地,这就导致西部粮食产量较少。另一方面,对于农药的使用需要进行严格把控,每年因为不重视农药使用而造成许多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违规使用农药又会导致水资源的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用水,其次过度使用农药还会影响农田土壤质量,对农产品质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3.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不足。资金短缺不利于水利建设,很多农田未建立灌溉设备,设备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不能及时进行维修,影响农产品的数量。农田的排水、灌溉设备的维修、土地污染整治都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在土地开发整理中,要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解决这些问题。

4.农民对水利设施不重视。完善的水利设施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对后代来说也是一笔财富,但是农民对水利設施不重视,不能维护好设备,用的时候不爱惜。农田的水利设施会受到影响,而且存在投资高,收益低现象,甚至会导致巨大损失,在建设中增加了难度。

5.水利设备不能满足灌溉需求。很多农田水利设备时间过久,设备不先进,长期未经更换导致设备不完整、老化现象。很多灌溉设备已无法使用,也有很多灌溉区存在没有水的情况,严重影响农田灌溉,导致农产品产量降低,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面对这种严峻情况,需解决水资源问题,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土地开发整理中要加强小型水利建设,能够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二、结合土地开发整理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方法

1.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土地开发项目中水利建设必不可少,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对项目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合理的规划农田水利布局,统筹考虑灌溉、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综合效益。

2.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需要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要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程度,应满足灌溉排涝需要。同时要对必须区的水利建设进行规划、设计、预算。结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科学合理的安排水利建设,使投资的设备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增加农民经济效益。同时要加强管理,确保水利工程案件化完成,同时也要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其发挥长期效益。

3.加大村庄建设用地整理。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屈指可数,因此要提高农村对土地整理的认识程度,更有利于发展土地整理事业,要加大宣传,提高农民的支持和参与力度。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土地整理的意义和重要作用,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减少土地浪费,农民应集中居住,减少耕地占用,有利于实现耕地保护。

4.农田水利设计理念。农田水利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设计方案,对实际土地进行考察研究,根据不同的地质和土壤情况来分配土资源的使用。需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去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对水资源也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计算,明确灌溉水源在不同时间段提供多少水量,在配合实际用水情况来进行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水利设计进行改动。

5.农田水利设计工程要求。农田水利设计工程主要分为灌溉系统的布置,输送水渠道系统设计,渠道防漏设计和排水设计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最大限度的满足自流灌溉,排水,这样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对于灌溉渠道设计需要做到尽量长度简短,数量较少,这样设计是为了避免在水资源运输过程当中出现问题和避免灌排渠同道路。第二,在农田开发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农田大小来进行分配布置,输送水渠道设计同样需要现有的耕地资源来进行修改。不同灌溉的方式有着不一样的特点,需要综合考虑耕地环境,水资源分布情况,土地地形和农作物种类来进行不同的灌溉方式,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灌溉效果。第三,渠道防漏设计是为了防止在输送水资源的过程中出现渗漏问题,所以为渠道建设防水层有利于避免水资源浪费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相关部门需要根据环境因素,地形因素进行防水防渗漏材料的选择和管道布置等问题,设计出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灌溉渠道和水输送系统工程。最后,农田水利工程排水系统设计是为了防涝,防止土壤性质改变,该环节也需要根据不同环境设计不同排水系统,来保证农田水利系统更好的进行工作。

6.农田水利方式选择。选择合适的灌排渠系布置和灌排方式可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例如:平原地区可以让相邻的农田同时进行灌溉,双向控制对农业灌排渠的布置和田间输水排水有着重要影响。渠道的布置需要根据农田大小来进行合理布置,当灌排渠出现问题时,需要及时找到问题并解决,不能因为小的失误造成农业经济损失,选择合适的灌排方式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在农村土地整理工作中,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和管理是确保农村土地资源合理使用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设计工作的重点,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不仅要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还应尽量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减少工程投入的成本,避免水土流失。在设计完成后,需要加强对工程的管理,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让工程的功能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胥欢.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15-16.

[2]王慎俊.基于土地整理项目的农田水利设计问题[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3):17-18.

[3]王凤凤.写字楼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J].建筑知识,2016(2):31-32.

[4]李浩.浅谈土地整理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对策[J].民营科技,2014(7):55-56.

猜你喜欢
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创新题的处理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数据分析中的避错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唱反调”的策略
价格调整 讲策略求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