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和发展对策

2018-02-25 07:07张志能章忠珍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对策

张志能?章忠珍

摘 要:发展林下经济,是实现林业以短养长,增加农民收入的有益举措;是山区林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利用林下空间进行套养种植,可实现林农互补、共生和双赢。本文以定南县为例,介绍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林油、林药、林菌、林粮、林禽、林畜、林菜7个主要模式,并借鉴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经验,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问题;发展对策

2018年,江西省和赣州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确定重点发展油茶、竹、森林药材与香精香料、森林食品、苗木花卉、森林景观利用六大林下经济产业。定南县地处江西省南部边陲,是中央苏区县、东江源区县,全县国土面积131333 hm2,有林地面积10900 hm2,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3.01%,丰富的林地资源对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

一、发展林下经济模式

林下经济经营模式多种多样,涵盖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4大经营类型。定南县重点发展油茶、森林药材、森林食品、林菜等6类林下經济产业。

1.林油模式。油料作物属浅根作物,具有固氮根瘤菌,不与林木争肥争水,且又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以林下种植油茶、花生、大豆为主。定南县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利用荒山荒地、疏林地、低效林地、房前屋后空闲地大力发展高产油茶林,同时,积极推进茶油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交通便利、适宜油茶生长的山场建设高产油茶林示范基地。同时,综合考虑当地林地资源条件、现有油茶林分布状况、劳动力情况和发展潜力、栽培积极性及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结合精准扶贫要求,进行整体布局。江西客家农业有限公司、江西知行合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的经营模式,通过林下套种、间作复种等多种模式,完成油茶套作种植面积达到200 hm2。

2.林药模式。药材产业是一项新生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大,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和扶持力度,实现更好的产业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定南县林下种植主要有白芍、牛大力、药菊、灵芝、金线莲、铁皮石斛、罗汉果、草珊瑚、黄栀子等低杆中药材面积130.3 hm2。定南县和润珍贵树种培育有限公司在老城镇中段村种植牛樟10 hm2,种树的目是为了培养寄生于其腐朽内壁的牛樟芝,一公斤的售价高达20多万元。到2020年,定南县将新增1700 hm2中药材种植基地,三年内,中药材总年产量达到0.5万吨,综合产值达到2.1亿元。

3.林菌模式。林菌模式即利用林下荫蔽、湿度较高的环境栽培食用菌,采用人工接种,菌丝体成熟后放在林下培养、出菇,成本低,收益高。定南县主要依托山区森林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和老百姓传统经营习惯,大力发展食用菌培植,其中江西明佳菌业有限公司地历市镇长桥村投资5000万元发展双孢菇种植,形成了农业大循环产业链,年产值达4800万元以上。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有效带动了长桥村、洋田村、金鸡村周边农户增收。

4.林粮模式。林粮间作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林菜、林油间作等,例如最常见的有在林间套种玉米、豆类等小杂粮。豆科作物具有良好的固氮特性,能够促进丰产林的生长,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林地果树生长和提高产品质量都有很好的作用。定南县调整山区种植结构,在林下间套种农作物500 hm2、以短养长的发展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作物种植及果树管护双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5.林禽模式。林禽复合经营模式,是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植物多的特点,在林下放养或建围栏,养殖鸡、鸭、鹅等家禽。定南县岭北镇、龙塘镇均有林下养鸡,多以小户、散养为主,养殖柴鸡逾4万只,每只效益25元左右。

6.林畜模式。利用林下活动范围广、造林密度小等特点,以及充分结合林下杂草多这一资源,实行林下圈养或放养肉牛、肉猪、山羊等牲畜。同时,牲畜的粪便又能为树木生长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料,如此循环发展,有助于形成高效的生物生产链。如岿美镇养殖林下野猪120头,占地100 hm2,每头野猪效益3200元。

7.林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蔬菜种植。定南县近几年重点建设好历市镇(蕉坑、太公、赤岭)、岭北镇(大坝、迳脑)两个70hm2蔬菜基地,在老城镇乐德村、岿美山镇三亨村、岿美山镇羊陂村、老城镇河田村等老基地的有条件的镇适度发展,扩大种植规模。

二、存在的问题

1.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目前,林下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传统的林药、林下特种养殖等经营模式,种养规模小、散、碎,多处于自发状态,大户发展少,一般在50亩以下,种植品种缺乏统一规划,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优势,不利于统购统销,起不到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2.不适宜机械化经营,种植成本高。由于天然的地理条件,山地、坡地居多,不适宜机械化耕作和采摘,大大地增加了劳动力成本,效能较低。

3.科技普及率低,缺乏技术支持。各个农户在发展林下经济时,只是凭借以往的种、养经验,没有及时的学习科学知识,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形成不了品牌优势,致使经济效益低下,难以适应市场需要。

4.缺少龙头企业,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由于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进行统一调配,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平台,农户市场信息不灵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在产品经营中,大多数只能坐等外地经销商上门收购或者零散销售,效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三、发展对策

1.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投入。主要是加大对林业的资金、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加强林区的道路、水电等硬件建设,重视引进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

2.加强部门沟通与合作,注重规划引导。没有合作,单凭林业一家之力,要说发展好林下经济,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规划,要想发展好林下经济,也只能是瞎子摸象。因此,必须将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循环经济、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各部门精诚合作、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才能确保发展。

3.强化协调服务,合力推动发展。要积极培育市场营销组织搞好市场服务,通过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经营者适应市场的能力。加强市场研究,使农户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

4.培养龙头企业, 打造品牌产品。鼓励、引导与林下经济产业相关的企业快速发展,建立相关行业组织,协调、指导林下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特别是要组织、培养、发展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名牌产品,从而带动林下经济发展。引进一些既不破坏森林植被,又产生高附加值的品种,以促进林下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5.完善林权改革,妥善解决矛盾。要进一步理顺各种产权关系,妥善解决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各种矛盾,建立并完善林业开发与保护的制度和规划,切实保护林地资源,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对策
吉林省林地清收背景下林下经济推广的研究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